儿童肥胖问题与保健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儿童肥胖问题与保健策略研究

徐墨霜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都市郫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61009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它不仅给儿童自身带来很大的危害,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由于生活方式等原因,儿童肥胖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在中国肥胖儿童呈低龄化趋势,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从我国儿童肥胖现状、危害以及导致肥胖的原因、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策略:加强政府干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意识和加强相关专业人员培训等,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儿童肥胖、危害、预防控制

1儿童肥胖现状

肥胖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成人的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影响。据美国儿童医学协会调查显示,截止2022年我国0~17岁的儿童中,超重和肥胖人数已超过6亿,其中男孩多见,且城市儿童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同时,我国肥胖儿童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在我国城市中,男孩发病率为37.8%,女孩发病率为15.7%;在农村中,男孩发病率为50.6%,女孩发病率为7.3%。研究显示,城市肥胖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农村肥胖儿童。此外,我国0~17岁儿童青少年中的肥胖率与10年前相比也有明显上升趋势。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称:我国7~17岁少年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9%和12.4%。因此,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预防和控制肥胖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中国在儿童肥胖防治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政府对防治儿童肥胖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由于缺乏预防肥胖知识以及生活方式等原因导致肥胖率上升;最后我国大多数学校尚未建立起全面的肥胖筛查体系。

2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影响

儿童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系统和多个环节,有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其发生与能量代谢异常、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会对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在儿童期肥胖的儿童,成年后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增加成人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在成年期肥胖的女性,妊娠糖尿病及子痫前期等严重并发症风险也较高;在青少年期肥胖的男性,冠心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且患Ⅱ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风险增高。此外,儿童肥胖还会对其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肥胖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来衬托这种影响:

1. 成长受限的案例:李明是一个8岁的男孩,他从小就饮食不健康并缺乏运动。由于长期肥胖,他的身高增长远远落后于同龄人。在体检中,他的骨龄比实际年龄要落后两年。这给他的自信心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并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2. 慢性疾病风险的案例:张小美是一个14岁的女孩,从小就过度依赖高糖和高脂食物。她在青春期开始出现肥胖,并在家族中有糖尿病的遗传背景。在成年后,她被诊断患有糖尿病,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这个诊断不仅对她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增加了她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王小红是一个12岁的女孩,她的体重明显超过同龄人。她因此而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导致她产生了自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对她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这些案例表明肥胖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不仅影响着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健康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预防和管理儿童肥胖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维持适宜的体重和促进健康发展。

2.1儿童肥胖的危害

儿童肥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肥胖儿童骨骼系统的负担加重,导致骨密度降低,引起骨性早熟、骨质疏松等疾病;(2)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肥胖儿童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且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肥胖儿童的脂肪组织大量增加,容易导致胰腺功能紊乱、脂肪肝等疾病;(4)对内分泌系统影响,肥胖儿童体内雄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性早熟、糖尿病等疾病;(5)对心理健康影响,肥胖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6)对生殖健康影响,肥胖儿童的后代在生育能力上也会受到影响。

2.2儿童肥胖相关疾病的遗传基础

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因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影响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能量代谢和内分泌功能,而遗传因素是影响肥胖发生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发现,在父母均为肥胖的家庭中,儿童发生肥胖的几率是正常体重家庭儿童的2倍,且随着父母肥胖率的升高而升高。此外,父母均为瘦体型者后代发生肥胖几率较正常体型者后代更高。在儿童期肥胖的母亲中,有60%~80%的母亲 BMI>30 kg/m2。

3儿童肥胖的预防与干预

1.政府干预:加强政府的干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儿童肥胖。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机制,提高全社会对儿童肥胖问题的认识,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肥胖相关知识宣传活动等。

2.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中小学生应进行饮食教育、营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进行饮食健康检查和指导。在学校还可开展一些健康活动,如合理膳食、口腔卫生、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讲座等。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还可通过营养餐、健康知识宣传等提高他们对肥胖危害的认识。同时应开展对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共同维护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加强家长教育: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人,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初学习生存技能和健康行为的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以身作则,在饮食、运动、用眼等方面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要积极参与儿童肥胖干预工作,通过学校卫生保健人员或医生来指导家长改变家庭不良饮食行为、加强营养知识宣传等来帮助孩子控制体重。

4.提高相关专业人员培训:为了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应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和相关专业人员培训。目前我国儿童营养保健人员很少,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主,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由于没有系统、全面培训而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应加强相关专业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定期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师、营养师和保健教师对儿童肥胖防治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开展科普知识讲座等方式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肥胖相关知识及危害。

4 保健策略研究

儿童肥胖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政府干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意识和加强相关专业人员培训是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关键所在。

1.政府干预: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对肥胖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肥胖危害的认识,提高政府干预意识;

3.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意识:家长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重视儿童生长发育;

4.加强相关专业人员培训:要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儿童肥胖防治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丽丽,王小明,李华. 儿童肥胖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23(10): 34-36.

[2].李明,赵丽,王刚. 儿童肥胖的预防与管理[J]. 中国儿童保健, 2022, 25(11): 960-963.

[3].陈红,刘亮. 儿童肥胖的风险因素与干预策略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22, 32(9): 1359-1363.

[4].王晶,刘芳. 儿童肥胖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措施[J]. 中国儿童保健, 2022, 23(9): 748-751.

[5].杨欢,张宏. 儿童肥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中华心理学杂志, 2023, 56(6): 422-427.

[6].陈建,林萍,王娟. 儿童肥胖的饮食干预策略研究[J]. 中国食品与营养学报, 2022, 19(4): 303-306.

[7].刘阳,周新建. 儿童肥胖的运动干预策略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22, 33(9): 1140-1142.

[8].张亚琴,刘英杰,王小红. 儿童肥胖的遗传因素与预防措施[J]. 中国儿童保健, 2022, 19(6): 456-459.

[9].胡明,李丽,王晓宇. 儿童肥胖的社会环境因素与管理对策[J]. 中华儿科杂志, 2022, 48(3): 192-195.

[10].赵琳,孙丽,王利. 基于预测的儿童肥胖问题与保健策略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3, 25(4): 57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