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智能制造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发展

陈映杰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连州供电局  广东清远  513400

摘要: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智能化生产中,物流和供应链的作用越来越大,它涉及到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供应链是企业运行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要加强供应链管理改革,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助力。

关键词:智能制造;物流;供应链管理;应用发展;

引言

随着制造业在智能化时代的迅速发展,其供应链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供应链对技术要求更高,可视化和流动性更强。具有信息集成、协作和延伸的特征。在信息化的今天,供应链已进入了一个与互联网和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供应链构建已成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实现长期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

1.智能制造的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互融合,逐步产生了先进制造、数字化生产、精益制造等概念。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再工业化”的进程,试图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种新的竞争优势。承接产业和资金的转移,扩大国际贸易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制造”的理念便应运而生。

2.现代物流的概念

现代物流与传统的物流有着巨大的区别,以往的物流仅仅是单纯地运输商品,而现代物流则是利用一种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监督和管理企业的各种生产活动;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从而增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和合作的能力,降低了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提高了企业的物流管理效率,实现了企业的最大效益。

3.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很强适应性的理念。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会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对流通中的物品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而经营的对象包括了供应商、分销商等不同的经营主体。在供应链管理的辅助下,不仅可以对每个主体进行有效的管理,还可以不断地优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

4.智能制造在物流中应用发展

4.1供应链可视化

在供应链管理中,对企业间的协作、信息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部分中,我们将从数据整合,信息透明性,以及决策辅助三个层面来探讨面向智能制造的供应链可视化技术。通过构建全面准确的供应链信息平台,企业能够更好的协调供应商、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协作,提升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和柔性。

4.2智能仓储

为了使物流和供应链发挥最大的作用,智慧仓库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部分将探讨智能化生产中的智慧仓库技术,其中包括自动化仓库系统,无人驾驶飞机和机器人在仓库中的应用。通过对仓库进行自动化、智能化,企业能够提升仓库运作的效率与精度,从而达到最优的库存管理与订单处理。

4.3虚拟仿真

虚拟仿真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这一部分将介绍虚拟模拟技术在产品设计,过程计划,和流水线规划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

4.4远程操作

虚拟现实技术的另一重要应用是实现智能制造的远程作业。这一部分讨论了如何将虚拟实境技术用于远距离操作与维修,其中包括远距离设备监视、远距离操作与远距离故障诊断。利用虚拟实境技术,操作者能够实现对装置的遥控,从而提高了作业的安全与效率。

5.智能制造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发展

5.1企业个性化智能战略平台

就各企业而言,在智能制造的环境下,构建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企业间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一套适用范围广的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通过数据收集、物流流动效率分析、供应链成本优化等方式,建立基于智慧物流供应链的企业个性化、智能化策略平台。因此,要求所有的企业都去盲目地去做一个相同的物流供应链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在将来,智能化供应链只能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固定模式;个性化、智能化的策略平台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一种重要的竞争优势。为适应智能化物流供应链的发展,企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企业,应该在制定个性化的智能化策略时,制定出科学的组织策略,采购策略,库存策略,生产战略,交货战略,成本战略,营销策略、售后策略等,并在技术层面上对智慧物流供应链建设展开准确的判断,以确保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战略目标可以顺利实现。

5.2供应商选择的评估方法

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时,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质量,技术,供应数量。在这三个因素中,要保证供货商有足够的时间提供产品,并且价格合理,以此来维系稳定的供货关系,以达到互相合作、加深合作关系为目标。应该指出,只有对供货商进行综合化、整体化的评估,才能保证所选择的供应商是最恰当和最合理的。所以,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时,除了要考虑供应商的质量、技术水平、供货数量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到供应商的原料来源、物流、研发等因素。供给生态学、过去合作等。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各因素进行了具体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较好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将采购部门、成本管理部门、技术部门三位一体,组成一个专业的评价小组,对供应商进行深入的考核。

5.3实现物流信息的有效对接

供应链体系牵扯到的方面很多,所以一定要将信息的有效衔接进行全方位的提高,否则,信息滞后会造成物流配送资源的损耗。所以,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物流管理过程的优化就必须注重信息的衔接,加强上下游各参与方在数据和业务上的有效衔接;在进行线下交互的时候,要做到线上的信息和联系的同步。通过有效的信息对接,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管理过程运营的整体成本。对于同一个供应链商,物流企业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对接服务,例如进行物流服务商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并要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及终端客户之间的信息对接。从而加强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流程的不断优化,从而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5.4商业交易业务流程应用

在注册了供应链管理系统用户后,企业可以提供金融信息、业务范围、企业资格;地址、企业名称等另外,为了实现对各类商品的条形码标识,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了条形码标识的自动录入,从而实现了对条形码标识的自动录入。特别是很多合作方在商品交易的流程中,以商品展示,库存管理,运输为主;数据的编辑,控制和其他工作.在该系统的资料库中,为了便于使用者了解有关的资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订单,许可证号,生产日期等的查询关键字;在商品规范,企业名字等方面,为各方提供高效、紧密的协作,推动地区及国际性的协作,达到交换资讯的目的。当公司把商品上载后,就可以把需要的东西用关键字找出来,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了一个资讯服务平台;保证对产品资料的及时更新。

6.结束语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以企业为中心的传统供应链将逐步完成自身价值导向的转变,从实现企业的价值转向实现消费者的价值。企业要实现传统供应链向智能供应链的转变,就要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进而融入到企业的内部物流中去。企业通过对这些参数值进行监控和差异化管理,便可实现内部物流数据的精益化、精准化、有效化和增值化,从而推进企业智能供应链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余文泰,张得志.基于智能制造的生产车间物流配送优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6):6-11.

[2]廖伍代,马永远,梁晓松等.基于大数据的服装智能制造系统生产调度优化初探[J].科学技术创新,2019(01):89-90.

[3]陈志祥.新经济环境下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新问题和新趋势[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2):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