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影像诊断中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医院影像诊断中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夏燕萍

如皋市中医院  放射科 江苏省如皋市 226500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影像诊断中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03至2023.03,选取接受医院影像诊断的患者,共有86例。按照诊断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由43人。参照组:常规诊断,即应用体格检查、实验室诊断方式。试验组:应用医学影像技术。对各组的诊断准确性、满意度等进行评价。结果:(1)诊断率可见,试验组确诊41例,参照组确诊34例,诊断准确率各为95.34%、79.06%,试验组诊断准确性比参照组更高,P<0.05。(2)诊断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3.02%(40/43),参照组总满意度为76.74%(33/43),试验组满意度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医院影像诊断中,应用医学影像技术,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并且还可促进患者满意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院影像诊断;疾病诊断;满意程度

临床治疗过程中,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均有显著的作用,二者具有专业独立性、互补性的特征[1]。现阶段,医学诊断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使得诸多医学诊断技术于临床获得广泛应用。各项医学诊断技术的实施,能够极大程度上规避传统疾病诊断、检查的弊端,在促进疾病诊断准确性提高方面优势显著。现阶段,临床应用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具有多样化特征,并且不同的影像诊断技术有特异性的诊断特点,能够满足诸多疾病临床诊断的需要[2]。本研究评析医院影像诊断中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录入有86例医院影像诊断的患者,时间为2022.03至2023.03。以诊断方式不同将患者划分至不同的组别,每组均为43人。参照组:男、女各为22名、21名。年龄:23~65(43.10±4.43)岁。试验组:男、女各为23名、20名。年龄:22~66(43.08±4.38)岁。两组基础资料无统计价值,P>0.05。所有患者均同意此次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诊断。予以患者相应的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按照各项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的诊断。

试验组:运用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联合X线摄影、CT扫描技术等。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在明确可疑病变部位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拍摄、扫描等。针对所获取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图像信息,并计算有关数据。

1.3观察指标

对各组的诊断率进行评价。评价各组的诊断满意程度。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评分大于80分为满意,低于80分,大于60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通过X2检验、t检验。P<0.05,价值存在。

2结果

2.1诊断率

诊断率显示,试验组漏诊1例,误诊1例,漏诊率、误诊率均为2.32%,总检出率为95.34%(41/43),参照组漏诊4例,误诊5例,总检出34例,检出率为79.06%(34/43),试验组诊断率比参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诊断率[n(%)]

组别

例数(n)

漏诊例数

误诊例数

总检出率

试验组

43

1(2.32%)

1(2.32%)

41(95.34%)

参照组

43

4(9.30%)

5(11.62%)

34(79.06%)

X2

5.1079

P

0.0238

2.2诊断满意程度

试验组满意28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3.02%(40/43),参照组对应指标为20例、13例、10例,总满意度为76.74%(33/43),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诊断满意程度[n(%)]

组别

例数(n)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试验组

43

28(65.11%)

12(27.90%)

3(6.97%)

40(93.02%)

参照组

43

20(46.51%)

13(30.23%)

10(23.25%)

33(76.74%)

X2

4.4405

P

0.0350

3讨论

就CT诊断技术而言,在心脑血管、中枢系统、骨折等疾病诊断的应用优势明显,不仅能够参照诊断检出率的提升,而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CT具体应用期间,主要是应用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的原理。借助于X线束扫描机体某部位的形式,能够获得被检位置的断面、立体图像等。根据CT诊断的结果,临床能够获取机体的完整三维信息。在此情况下,相关诊断人员能够明显患者器官、结构的具体情况,从而掌握病变状态。对于X线诊断技术而言,典型优势即为穿透性较强。该技术诊断期间,其能够提供临床提供清晰的骨骼位置、形态、病变等信息,最终形成诊断影像。应用穿透性较强的射线,可使人体被穿透,从而掌握内部组织的情况。在X射线穿透人体过程中,对含钙成分吸收较弱。若遇到遮挡的情况,则底片上不会曝光[3-4]。通过洗片能够发现此部位为白色。由此可见,借助于X线诊断技术,利于了解所检查部位的基本形态情况。X线片在骨科、内科常规检查中应用较为广泛,并且有助于提高骨折、肺部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但是针对一些中枢神经、腹腔内器官病变等,应用X线片技术的诊断意义不明确。除上述诊断技术外,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此种诊断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应用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举例说明,高频超声、超声造影等诸多技术的衍生,使得更多疾病获得明确诊断。此外,三维超声、四维超声的应用,使得疾病的诊断范围扩大

[5-6]。无论何种超声诊断技术,其应用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均存在良好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漏诊、误诊各为1例,确诊41例,诊断准确率为95.34%(41/43);参照组漏诊、误诊各为4例、5例,诊断准确率为79.06%(34/43),试验组总检出率比参照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在提高疾病检出率方面作用显著。与传统诊断相比,X射线的成像技术有一定的优势。虽然其整体的成像较为简单,并且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但是基于近些年医学成像的不断发展,各种更为成熟、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在临床大量应用,证实能够提高诊断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诊断满意程度方面,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可见,试验组比例为28:12:5,参照组比例为20:13:10,两组总满意度为93.02%(40/43)、76.74%(33/43),试验组数值比参照组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治疗准确性,并且诊断效能较传统诊断更为优异,临床价值确切。同时,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病变信息,从而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

总而言之,医院影像诊断中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耿敬亭.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2):94-95.

[2]周雯,徐德敏,张辉等.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2):106-107.

[3]石磊.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3):190-191.

[4]王丹丹.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1):96-97.

[5]刘琦.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读片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6):73-76.

[6]李明毅.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影像技术,2020,32(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