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东莞中堂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东莞中堂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顾能静 罗丽萍 刘胤彤 刘梦缘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东莞中堂镇的龙舟制作技艺已有100多年历史,并于2008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堂龙舟文化由于时间、空间以及现实发展等问题的限制,导致其传承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中堂龙舟制作技艺这门非遗技艺同时也面临着失传的风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对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致力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整合现有资料并结合现状,研究东莞中堂龙舟的传承和发展策略,意在发扬中国优秀非遗文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堂龙舟;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

1.东莞中堂龙舟文化的价值

端午赛龙舟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节日衍生而来的传统民俗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历史层面,东莞中堂龙舟制作技艺于2008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这项活动不仅是我国一项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更是体育精神的载体,是各民族友好往来的桥梁。

中堂龙舟制作技艺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第五批非遗代表人霍沃标所传承的制作工艺已有百年历史。东莞市中堂镇斗朗村是岭南知名的造船名村,且霍沃培造船厂是国家非遗项目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基地,是中堂镇历史最悠久并仍在制作龙舟的四间船厂之一。中堂龙舟制作技艺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大龙头”,民间流传的“一夜成舟”故事则是中堂龙舟红极一时最好的佐证。然而,当今时代非遗文化逐渐淡出大众生活,由于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这门技艺也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怎么让优秀文化传承是我们现时代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目前,研究中堂龙舟文化的群体还在少数,拥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空间,针对新一代提出传承和发展龙舟文化策略的更是少之又少。

本课题致力于从传承发展非遗的角度,研究中堂龙舟的传承和发展策略,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好的了解和喜爱中堂龙舟文化,以此推动东莞中堂龙舟文化的传播,带动当地的文化产业经济,标好中堂龙舟文化符号。

2东莞中堂龙舟文化发展现状

2.1有利的地理条件

中堂镇位于东莞的西北部分,在东江下游,河流冲击的平原地区,均为平缓稍高的水田。中堂镇地表水资源为多,河流经过整个镇区。

2.2特色的人文条件

东莞市每年都会开展龙舟活动,由各个村镇组建龙舟巡演队伍。龙舟竞渡有自己的规则和方式,按照不同分组展示表演,在游轮期间自由进行短途竞渡,展示出各组独特的风格特色。

2.3当地政府发展现状

东莞中堂镇斗朗社区已建立龙舟技艺制作保护区,对龙舟制作技艺完成了普查,技艺的流程由政府进行了整理拍摄并且存档,传承保护了东莞中堂龙舟这项非遗制作技艺,同时对中堂龙舟非遗技艺传承人形成了生活上的保障以及完善了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制度。

2.4中堂龙舟活动现状

中堂龙舟制作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遗,龙舟制作在每年旧历四月初八开始,东莞中堂也是我们国家最大的龙舟生产基地。

龙舟文化节现如今是中堂龙舟活动中最大型的龙舟活动,龙舟文化节是由百年以前的“龙舟景”民俗活动发展和演变而来的一项庆祝活动,至今已经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这项节日活动目前已发展到全国,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情。

2.5中堂龙舟技艺现状         

目前龙舟的制作与传统的龙舟制作相比,只在材料工具上有创新和进步,制作的大部分过程还是遵循传统由工人手工完成,龙舟的结构制作需人工不断的调整和修改,同时很多制作龙舟的工具在市面上购买不到。

2.6中堂龙舟文化思想现状

以前女性是无法触摸龙舟最前端的龙头,也无法参与划龙舟这项活动。现在已经没有性别的局限。

3东莞中堂龙舟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传统文化影响力下降

现如今,新一代青年人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足,这是中堂龙舟传承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年轻人思想观念开放,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当代年轻人接受的信息面越来越广,信息的迭代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以及参与度都大不如前,使文化带来的影响力也在减弱,这导致许多年轻人对端午龙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划龙舟这项活动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更是只存在于书本上和网络上的活动。

3.2龙舟文化活动形式需与时俱进

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划龙舟这个传统文化正在逐渐“丢失”,像是从前端午节家家划龙舟这种司空见惯的盛景也逐渐变少。近几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堂镇为了龙舟的传承和发展也策划了一些活动和比赛,但根据团队的调研所知,这些活动并没有落实到家家户户中堂居民的身上,而只是落实在了“专业龙舟手”上,这就导致了活动人群产生了断层。大众还是难以感受到端午划龙舟的传统氛围,难以提升他们对传统龙舟非遗技艺的认知和传承龙舟非遗技艺的想法。规划活动和比赛固然重要,但是精准落实到需要的群体和策划有效的活动也是关键。

3.3龙舟文化的宣传不够到位

近年来,龙舟举办的大多比赛和活动反响不大,官方对中堂龙舟的宣传方面还不到位。

据网络资料,中堂镇重视非遗文化,让中堂龙舟文化的宣传走进校园。但根据团队的实际调研情况,很多学校只是进行知识宣讲,而且龙舟宣讲人宣讲时间有限。有一些学校虽然走进了龙舟厂进行实践学习,但是只进行表面参观,没有实质体验制作过程。走进校园进行宣传,重点应在于体验,一味停留在龙舟知识理论上的宣传未免过于枯燥,也缺乏实际意义。

3.4龙舟技艺面临传承问题

3.4.1龙舟技艺传承可能后继无人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自古以来就从事龙舟制作,霍氏家族非遗技艺已有100多年。从前霍氏家族秉持着子承父业,家庭式手把手传承方式,但现如今已没有家庭和性别的限制,可年轻一代却不再接“桨”,东莞中堂龙舟制作技艺传承可能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

3.4.2 制作技艺复杂学习周期长

对于中堂龙舟制作技艺这种古老手工技艺,即使科技发展到现在,中堂龙舟的制作从木到舟,依然选择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中堂制作龙舟工序复杂,一件完整的龙舟制作工期大概在五六天,即使运用现代技术也需要三四天时间。由于中堂龙舟的制作复杂、过程艰苦,运用现代工艺替代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年轻人很难沉住气,耐心的学习这项复杂的手工技艺。

3.4.3龙舟市场需求不大

每年由于固定的比赛周期和节日庆典会批量产生龙舟订单需求,其余时间绝大多数工厂都是停工状态,订单空窗期会导致工人得到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也是大多数年轻人不选择学习和传承这项技艺的原因之一。实地考察发现,工厂工人的确年纪较大,大多数无需承担生活压力。因此市场需求不大也是面临传承问题的原因。

4中堂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4.1举办多样化中堂龙舟文化活动

4.1.1 丰富民俗活动表演

目前关于龙舟的民俗活动表演有龙舟歌舞表演、赐福金猪、龙舟竞渡、龙舟巡游等,可是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略乏实质仪式感,给人以自娱自乐的感觉。民俗活动应该更大程度展现东莞中堂龙舟之乡独特的文化特征。

为此,建议在活动项目中增加人们喜闻乐见的龙舟下水仪式表演,包括安装龙头、抬龙入水、旺船、巫师祭祀、龙舟点睛等完整仪式,并请主持人介绍这些仪式意义。此外,还可以排练一场龙舟情景喜剧表演,用一艘小龙舟载着演员,他们穿着具有龙舟特色的彩色服装,以江面河流为舞台,剧情以幽默、喜悦、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中堂的龙舟文化。

4.1.2 策划举办集市式的龙舟主题活动

中堂龙舟比赛的形式为竞渡比赛,场外观众只能观看比赛,在场外加油助威,龙舟文化热度也仅限于比赛举办期间。建议比赛之余,端午节假期时期可以在比赛周边广场举办集市式小型活动,活动场地可以搭建小型舞台邀请民俗队伍表演,也可以设立与龙舟相关文化创意小游戏,准备一些奖励机制,同时活动场地设多个销售点,售卖龙舟粽子、特色龙舟饭、特色龙舟饼、龙舟手工玩具、龙舟纪念品、加油助威物品等。既丰富了龙舟景的周边产品,也能使民众乐在其中,感受端午假期龙舟比赛的热闹与氛围,为比赛预热也能让人们加深对龙舟文化的印象和认可。另外还可以开设龙舟制作体验区与龙舟小艇浅水体验区,让观众亲身体验龙舟制作,以及感受划龙舟的刺激与喜悦,使其变成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的龙舟文化活动。

4.2 创办独具特色的地标性品牌,增加中堂龙舟文化影响力

东莞中堂构筑了龙舟文化发展的新坐标,引领了龙舟时代的潮流。但是,中堂龙舟要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好龙舟技艺、文化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创立中堂龙舟地标性品牌把中堂龙舟品牌化,具象化,成为新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东莞民俗专家张铁文说:“东莞龙舟文化资源需要深入挖掘,不断强化龙舟品牌。建设龙舟文化为东莞腾飞开拓了金光大道,以龙舟文化带动地方发展,会更有作为。”实际上,人们对龙舟文化的资源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地标性品牌的涵盖可涉及:龙舟特色地标性建筑、服装、文创周边、特色饮食方面等。使之向着科技化、社会化、产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才是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4.3 利用新媒体平台记录宣传中堂龙舟文化故事

新媒体的出现得益于当今的信息时代,新媒体对于文化信息的传播力度和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有优化整合的作用。对于中堂龙舟文化的发展而言,传播方式因时而变,在新媒体时代是尤为重要的。

 目前在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视频上均有中堂镇融媒体中心对于中堂龙舟进行视频、推文运营传播,但频率较少,其中宣传龙舟文化的自媒体账号也不多,可查询的视频资料非常有限。建议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的同时在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素材进行整合发表。在多个网络平台发起摄影比赛、晒图等线上文化活动,鼓励民众参与,树立好我们的龙舟名片。

4.4 地方政府完善和建立科学合理的措施

2019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中堂镇开展龙舟文化活动发展规划(2019—2021)实施方案》正在积极实施中,其中方案主要提出两个重点方向:培养了一批稳定的传承骨干以及长远规划助力龙舟文化传承。在此方案的推行下,中堂龙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在以上基础方案下,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和宏观背景,建议在政策层面增加以下几点:一、放宽文化活动举办门槛,私营企业、个人在不违背文化原则的前提下可同文化部门商讨合作策划龙舟文化活动;二、给予龙舟制作技艺传承者、技艺学徒和相关文化就业者优良的待遇补贴,鼓励高校毕业生加入传承队伍,保护非遗技艺传承长久,更好的创新发展中堂龙舟文化事业至文化产业。三、规范龙舟比赛训练所需河流流域,据2021年数据可得全东莞市内可供龙舟比赛训练的河流流域较少,很多比赛队伍甚至是临阵磨枪,如果日常训练可以得到流域水利局直接支持,在规定流域能有固定的时间训练,规范化管理保证龙舟比赛的严谨,也为队伍训练提供便利。四、保证每次走入校园活动的有效性,减少形式主义,多给学校学生对于制作技艺尝试、提问的机会,让校园宣讲活动有趣有效。

科学合理的政策不仅能帮助规范管理文化发展方向,为中堂龙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方针政策,也能使中堂龙舟发展道路走得更远更宽广。

5总结

文化日益成为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东莞中堂镇龙舟制作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为数不多还有龙舟制作工厂的镇区,中堂龙舟非遗制作现如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中堂龙舟非遗制作无疑不是我们国家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传承和发展保护中国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应尽义务和责任。

本文从非遗视域下研究东莞中堂龙舟的传承与发展,开篇以中堂龙舟的价值来介绍,引入东莞中堂龙舟的发展现状,之后通过东莞中堂龙舟的现状提出东莞中堂龙舟在传承和发展中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以此论文来分析总结东莞中堂龙舟发展和传承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希望东莞中堂龙舟文化在将来能够成为东莞的“招牌”,能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邵学成. 浅谈中堂龙舟景的传承与发展[C]//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年12月(上)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神州民俗》杂志社,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