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1

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

张珍

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  重庆市  404500

显微镜的出现,被称为人类20世纪的伟大发明物之一,也是因为显微镜的出现,使得人类对于世界的整体认知更加深入了解。 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人类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型”动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显微镜还可以帮助医生治疗疾病,所以也广泛应用于医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

一、显微镜的临床作用

1、对于血液的检查

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直接清楚地观察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分布情况,及时准确地对血细胞分析仪所计数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计数结果给以复核和纠正,从而得到真实可靠的结果。同时能够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以鉴别诊断各类贫血;能够观察白细胞的形态变化,以诊断白血病及各种严重感染和血液寄生虫;能够纠正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的误差;能够观察血小板是否有凝集和血小板体积的大小,以判断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及血小板的功能。显微镜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最直接、最有效值、最具有诊断价值、技术含量最高的诊断手段,是血常规检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环,我们要重视显微镜检查。

2、对于微生物的检查

显微镜在微生物室中的作用就相当于士兵在打仗时的兵器,微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它们的个体形态和细胞结构。因此,在微生物学的各项检测中,显微镜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很多病原体的确认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的,尽管某些病原体的生化特征、免疫学特征能够反映一定的信息,但还是需要在形态上对其进行最后的确认。

二、显微镜对不同体液的检查

1、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

妇科分泌物显微镜下检查是指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可分为阴道清洁度检查、滴虫检查、真菌检查等。

(1)阴道清洁度,根据涂片中杂菌和白细胞的多少来分度。取阴道后穹窿处分泌物涂片,干燥后染色或直接用涂片镜检。I度:无杂菌及白细胞,有大量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视野非常清洁;Ⅱ度:少量白细胞及杂菌,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中等量,多见于经产妇,亦属正常阴道液;Ⅲ度:有较多杂菌及白细胞,少许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是炎症型;Ⅳ度:无上皮细胞及阴道杆菌,只见大量白细胞及杂菌。

(2)滴虫检查

低倍镜观察发现有比白细胞大2倍左右的活动小体,再用高倍镜观察,根据结果是否发现滴虫进行诊断。

(3)真菌检查

先用低倍镜观察,若发现有菌丝样物,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以“未找到真菌”或“找到真菌”报告结果。

2、尿液显微镜检查

(1)红细胞

当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达到或者超过1毫升时可呈肉眼血尿,尿经离心沉淀镜检时红细胞大于3个/高倍视野,颜色正常称为镜下血尿。引起血尿最常见的原因,如肾或尿路结石、结核、肿瘤,各型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出血等。

(2)白细胞:

是人体内负责保卫工作的细胞之一,可对外来的细菌进行包围和消灭。正常人尿液中可以有少量白细胞,离心后尿沉渣中每个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肾小球肾炎时尿中白细胞可以略有增加。大量增多则见于泌尿系统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3)管型

一是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移植的排斥反应等;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疾病和肾单位有出血,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白细胞管型见于肾实质感染类疾病。二是颗粒管型。粗颗粒型可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或某些肾小管损伤;细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三是透明管型。生理情况可偶见,也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等。

3、在便常规的应用

粪便显微镜检查是医生将患者的粪便进行处理后,借助显微镜检查粪便中有无病理成分,如各种细胞增多、寄生虫虫卵、异常细菌、真菌、原虫等。粪便显微镜检查是粪便的常规检测方法,具有无创、特异性强等特点。显微镜可用于辅助诊断各种消化道系统疾病,如肠炎、痢疾、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并进行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此外还可用于诊断消化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