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网络运营管理的特点及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地铁网络运营管理的特点及策略研究

李舒玲

  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浙江31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地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地铁作为一个相对复杂且紧密联系的系统,一旦发生应急事件,往往呈现链式或网状结构发展,从而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开展评价研究。文章就地铁网络运营管理的特点及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特点;实施方案

引言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和人为事件等因素会造成某些车站失效、线路停运等中断事件的发生。因此,分析地铁网络的脆弱性,有助于合理制定车站分类管理方案和应急措施,缩小级联失效的影响范围,为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提升地铁网络运营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1地铁网络运营管理的特点

首先,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地铁运营管理过程当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网络运营管理则可以为地铁运营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更多的便捷与保障,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其次,地铁网络运营管理不仅可以作用于运营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多的便捷,乘客可以通过网站平台更好地了解地铁的运营线路、地铁车辆的抵达时间进而便捷人们的出行。最后,随着城市化的加剧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交通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让现阶段地铁在运营管理过程当中客流组织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同时客流量的不断激增也很容易会带来安全问题,而网络运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则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客流疏导、政策宣传提供更多的助力,进而有效减轻管理压力。

2地铁网络运营管理的落实路径

2.1网络设施配置

(1)疏散小区。指位于城市疏散区域内,基于城市人口分布数据和交通路网划分形成的局部疏散需求区域,由若干居民小区组成。(2)地铁疏散前端站点和换乘站点。指地铁疏散网络中的入站站点和换乘站点。(3)地铁疏散终端站点。指疏散人员地下转移的终点,待疏散人群在此进行最后的末端转移到达疏散安置区。(4)疏散安置区。指位于城市边缘的安全地带,是人防疏散的最终目的地。

2.2线网无线调度模块

线网无线调度模块将有线与无线集群互联,满足线网调度台用户与车载台集群用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获取对应的服务数据。主要有TCC信息调度使用,网页收藏夹中设置固定监控的网站,建立专用保密的用户名,突发事件时,使用专用用户名在网站发布正面引导信息。建立线网运营广域网,在SQL中添加运营生产报表,获取铁路各类会议数据信息。在需要信息发布时,通过该系统,向公司各部门、中心及领导发布相关运营信息。信息发布过程中按照发布对象进行组别分类,主要按照事件需要通知的对象分类。设定专业的调度命令,监控各线的调度命令,应急需要时发布TCC调度命令。TCC调度命令有最高权限,调度命令只针对各区域指挥室,各指挥室按照TCC命令执行,需要时将命令转发至区域指挥室的相关车站或部门。

2.3信息传递能力分析

(1)内部初报信息的及时性。事发初期能够及时发出信息,是保障事件响应迅速的前提。(2)信息续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好信息续报,便于各部门人员掌握现场最新情况,研究处置方案。(3)向政府及主管部门报送信息。严格按照政府单位紧急信息报送规定程序时限上报,明确报送范围、报送程序、时限要求和主要内容,要切实提升报送质量。(4)乘客界面及时发布事件信息。及时根据故障影响范围、时间,向相关区域的乘客发布延误及迂回换乘信息,满足乘客的知情权。

2.4优化设施设备的监控维修系统

设施设备是地铁运营的重要基础,在地铁运营期间所涉及的设施设备种类较多的,且大多数设施设备较为精密,一旦设施设备出现故障则很容易会带来安全问题,对地铁运营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乘客的心态,让乘客产生恐惧心理,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建立和优化设施设备的监控维修系统。一方面,将监控系统连接设置设备,实时读取设施设备的运行数据,在此基础之上,可以结合不同设施设备的使用性能、运行标准以及产品说明书确定安全阈值,一旦监测数值超过了安全阈值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并将信息发送到相应工作人员手中,由相应工作人员落实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维修系统建设,为维修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参考和清晰借鉴,维修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读取数据库中的信息,了解不同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判断哪些设施设备的运行参数存在问题,明确维修管理的重点与核心,在维修管理工作落实后,维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完成登记,明确设施设备的维修时间、发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手段,为后续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和数据借鉴,在遇到同类型的设施设备问题时相应工作人员则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及时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设施设备维修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设施设备出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系统关键词输入的方式自动匹配相应工作人员,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解决,并通过历史记录搜索来完成追责工作。

2.5各专业协调配合能力

突发事件通常涉及多个跨专业部门联动配合,主要问题表现为现场指挥人员应急指挥能力不足,各现场抢险人员协调配合意识不强等。突发事件指挥是一个复杂管理系统,在应急抢险过程中,政府单位、公安、医疗、消防、社会救援力量等大量人员赶赴现场,这些机构和救援人员多来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部门,如果缺乏科学、完备的指挥规则设计,极易导致应急指挥部体系运作的混乱无序。因此,必须借鉴国内行业经验,建立面向现场指挥的沟通与信息管理制度,推进联合应急处置,探索解决联合指挥、内部协调、协作分工、信息管理等问题。

2.6加强与其他交通形式的合作

在地铁运营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另外一点内容则是一般情况下地铁运营路线是较为固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乘客在乘坐地铁之后往往需要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才可以到达目的地,如地铁转公交、地铁转火车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铁服务质量,有效解决乘客的换乘问题则需要加强与其他交通形式机构的合作与沟通。除此之外,在地铁运营过程当中如果出现运营问题,导致地铁无法正常运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交通形式帮助乘客用最短的时间抵达目的地。因此在地铁网络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与出租车平台、公交车平台等交通平台相连接,在此基础之上加强系统建设,乘客可以在系统平台输入出行目的地,然后由系统平台自动匹配相应的出行线路,乘客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选择时间最短、成本最小或换乘最少的线路,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

结语

开展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构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审视自身在应急处置各环节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和提高措施,全面提高救援处置和保障能力。今后应更加完善计算,通过对计算样本数量方法的不断完善,协调运营指挥的优化,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网络化运营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实现基于GIS技术的地铁线网运营系统的优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侯秀芳,冯晨,左超,等.2022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况[J].都市快轨交通,2023,36(1):9-13.

[2]邓旭东,王雪,徐文平,等.城市地铁网络脆弱性对比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3):152-156.

[3]邓勇亮,李启明,陆莹,等.城市地铁网络系统的物理脆弱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10):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