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张程明

身份证号码:422228197009231438 湖北省武汉市 430040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以及社会持续向前,将理想信念的教育规范化并形成系统,已成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措施。系统是特定环境中“真实的个体”的行为互动的结果。系统的形成其核心就是“人性化系统”与“系统化人”的辩证融合的实践流程。要使理想信念教育能够持续并有序地运行,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科学且完整的制度框架,其次是要使这个框架从外部的标准性转变为人的主观意识。新的历史阶段的思维和文化的重大改变、国家管理的现代化的不断深化,以及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尝试,都给我们推动这个过程带来了崭新的可能和挑战。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引言

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是其常规化的根本和保证,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优秀传统。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守共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并在思维和行为上紧密联合的必需条件;同时,它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1深刻认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意义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深化的过程。自党的成立之日起,理想信念的培养便被视为极其重大的政策推广任务,尤其自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看重此项任务,发布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令,中共中央也采取了许多有力的举措。我们的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强调在坚守理想信念的前提下,不断地推动习近平同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的研究、教导及推广。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年发布的《党员干部培训管理工作规定》,清晰指出,对党员干部进行的政治教育和培训,其核心任务是坚守理想、加深对国家的认同、提升其执政实力。同时,这项规定也把革命的理想信仰教育与党的纪律、法律的教授置于首位,视其为德行优先、能力至上的核心环节,使之变得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学习和培训的必备课程。十八大以来,持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6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都在努力将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由“关键少数人”扩展到全体党员,由集中式的教育转变为定期的培训,并且由党内扩展到党外。一连串的“组合拳”,紧密围绕着我们的党和国家的核心任务来推动,大大推动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教育活动的深入发展,同样也取得了极其突出的教育成果。确切的说,积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日常化和系统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们党对于理想信念教育规律的深入理解的进一步增强。同时,这也是指导每位中共党员提升党性觉悟,以及更深入地增强党的关键认知和实践成就的必要的日常行为。

2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导机制建设

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我们需要构建一套有效的指导体系。这包括设立“三全育人”的体系,以便学校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家庭也需要通过设立家风和家规的联动体系,以此来引导家庭成员的思维和行为,并配合适当的激励和指导体系,以此提高公众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系统化的积极参与。学校需要构建一个由党委主导的责任体系,并设立一个专门负责“三全育人”的领导团队,其主要职责是在高级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决策,同时也需要确保相关的教育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我们需要构建并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科书、课堂以及思维中的“三进”机制,优化思想政治课程结构,遵循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针对性,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强调思想的指导作用和持久影响力。此外,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的学生教育系统,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打造一个融合了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这个系统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在提升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平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素质拓展教育。

2.2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内容的系统化

教育制度的科学与系统化是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基础。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的理念融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依赖于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内容结构来促使其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我们应该在理解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历史规律,并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的理想信念。为了让理想信念的教育内涵更加丰富且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这样,我们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新的历史阶段中显现出更大的生存力和活跃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教学模式,同时也需将民族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教学模式融为一体,以此来满足公众对于全方位成长的需求。

2.3创新教育方法,提升实效性

对于理想信念的教育手段,我们需要有所创新,并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持续更新,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我们需要重视网络教育。网络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推动人们的思维向前,另一方面也可能妨碍他们的思考。对于理想信念的教育,我们不应只局限于思政课程,同时也需要积极运用网络平台,占据这个领域,并采取学生喜爱的方法进行教导。大学可以通过构建多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来推广理想信念的主题,从而突破传统课堂教育的限制。其次,我们需积极推广社区实践。这些实践和课程教学构成了理想信仰教育的完整性。这是由于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理论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我们可以采取“三下乡”的乡村实习、学生的志愿服务、红色文化的参与等方法来进行这些社区实践,从而让教学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

2.4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的主体意识自觉化

我们需要增加和扩展宣传的路径,并借助多种方法让公众了解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制度和规则。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媒介教育的系统,并最大限度地运用TV、互联网等手段来进行以在线演说和论坛讲座为主的大规模的理想信念教育推广活动。我们应尽全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详尽地传达给广大群众,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新的观点,以此唤起全体国民对于新时代的信念与理解,将他们的信任与尊崇转变成实际的行动指南,从而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驱动力。

2.5发挥宣传媒介扩散效应,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性传播

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媒体的结合力量来推广我党的优秀政策。在显眼的地方悬挂宣扬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横幅,设立宣传展板,并通过学校的广播系统播放党在不同时期引领人民的英勇斗争、奋力拼搏的故事,同时通过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时事宣传文化标语等,使得广大的干部员工和群众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党的教育和文化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逐渐增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以创建一个全面且多元化的优质教育环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平台、手机报纸、广播电视影音资料等,进行党的历史知识的朗读、心得感悟的分享以及家庭清廉故事的讲解。确保推广的内容更为丰富,创作的作品更贴近实际,以便使理想信念的教育深入人心。

结束语

简而言之,为了确保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活力和勇往直前,我们需要集结各方力量和资源,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覃翠生,庄严.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1(1)

[2]李建伟.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J].神州,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