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材料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2

钢铁材料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对策分析

都文超

身份证130423198904064018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成就。在建筑、机械以及其他许多相关领域中,都会使用到钢铁材料,并且随着近些年各项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以及市场对钢铁材料需求量的不断上涨,钢铁材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钢铁交工作为此项产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了满足庞大市场所造成的钢铁材料的需求缺口,钢铁材料加工企业需要结合实际加强高效生产作业,积极制定现场质量管理措施,并使其在实际中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在探索和实践中需求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优化措施,进一步提高钢铁材料加工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对钢铁材料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相关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借此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铁材料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引言

钢铁材料加工制造现场的质量管理,是一种完整的钢制品的加工后的全面体现,它对企业的产品从出厂到废弃的整个流程都实施了严密的监控,从而保证了企业在原材料供应充足、产能高和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减少废品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中国,由于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重要。本论文从准时化和精益生产两个方面入手,对现有的焊接材料加工企业的内部管理、焊缝优化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现有的钢加工车间的内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根据公司的具体状况提出了一些比较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的钢铁工业提升自身的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

1钢铁材料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问题

1.1缺乏现代化管理的理念

目前,国内的钢材深加工企业在制造过程中缺乏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和最优控制的关注。在钢材生产过程中,往往忽视对钢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钢材的生产符合现代生产的需要,必须建立一种完善的产品品质管理系统,以保证钢材的加工品质。钢材制造企业应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出发点,面向钢材原料的加工生产模式发生了改变。目前,由于质检机构未深入到钢材的加工生产现场,对其进行的质量控制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钢材企业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控制。

1.2质量管理执行不到位

在国内的钢铁材料加工生产中,尽管许多钢铁企业对材料的加工质量进行了重视,对材料加工、生产的质量进行了最优的管理,然而,因为在钢铁材料加工的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质量管理能力都比较低,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导致直接的管理结果并不理想。另外,许多钢铁原料加工制造公司都是小型的,在对钢铁材料加工制造现场的质量管理方面的投资不足,导致了对加工生产现场的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高。一般来讲,对于这样的情形,即便是在处理生产方面有所改善,也因为缺少了一些实施的力量,无法让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好的发展。

1.3质量信息无法有效传达

在钢铁材料加工制造公司中,材料加工生产的现场质量控制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一个企业的加工生产部门的生产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产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情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钢铁材料的制造过程中也加入了科技的力量,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了钢铁生产的信息化水平。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无法将信息化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导致了先进的信息科技和陈旧的理念之间产生了冲突,从而影响了材料加工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

2钢铁材料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2.1树立科学质量管理的理念

对钢材的加工和制造场所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在执行钢铁材料加工生产现场的管理措施时,可以了解到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与管理状况,同时也可以检查企业的加工生产物料的品质。许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以扩张为衡量公司成长的尺度,往往导致许多公司过度扩张,导致公司面临着生存危机。所以,面对目前国内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钢铁材料加工制造企业一定要加强对加工生产的质量管理的关注,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观念,不能一味地以为扩大生产规模就是发展企业,要注意到市场上的各种变化,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科学地制订符合自己公司的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规范,使加工生产的理念与企业的实际加工生产的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相一致。

2.2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要强化对钢铁材料加工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有关的质量管理机构要增强对产品的质量管理的认识,通过对加工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过程进行评估,使企业的整体加工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避免发生质量问题。所以,要在企业的内部健全和用这个管理体系来评估自己的质量,首先要与企业各个运作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签署质量标准管理目标责任书,这样才能保证在加工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规范性,使其在加工和生产中的钢铁材料等产品的管理品质得到提升。企业各协作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物料的处理和制造品质的好坏。因此,在企业中提高有关的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公司可以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训练和教育,使其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有关的生产管理的法制意识。尤其要加强对加工和制造工作的员工的岗前技能训练,使其具备一定的加工和制造技能,才能胜任加工和生产操作。

2.3深入完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大多数的钢铁材料加工制造企业都实行了信息化操作,同时,由于国内的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许多信息科技在钢铁材料的加工和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许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针对目前涌现出来的先进的工业制造信息化工艺模型,可以为钢铁材料的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指导,使其向优化、集成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若不实施信息化,将使现有的钢铁材料加工制造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在竞争中存活下来。因此,对钢材的加工和制造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种趋势。所以,在钢铁材料加工制造企业中,一定要充分关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在企业内的钢铁材料加工生产现场的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方法进行优化,既可以改善公司的加工生产的质量管理,又可以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结语

总之,钢铁材料加工制造企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提升其品质,改善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是提升其品质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强化对钢铁材料的加工生产的质量控制,使其管理和加工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竞争力,推动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鹏飞.钢铁材料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对策分析[J].冶金与材料,2017,(5):59-60.

[2]杨磊,朱晓杰.机械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的策略研究[J].科学信息化,2016(1).

[3]王莉,陈泓,徐功伟.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策略[J].科学与信息化,2018(9):185,187.

[4]李宏亮.机械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优化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