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心衰的终结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中医护理,心衰的终结者

高珊

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中药调理

心力衰竭在中医中被归类为浮肿和喘症的范畴。中医调理心力衰竭时,主要目标是扶正祛邪、温阳利水、化气行水。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调理心力衰竭的药物及其作用:

苓桂术甘汤:该方剂由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组成。它有温阳利水的作用,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此外,它还有益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金匮肾气丸:这是一种补肾壮阳的药物。它由肉桂、干姜、熟地黄等多种药材组成。该方剂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输出量,并改善患者的气促和乏力症状。

五苓散:它由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和白术等药物组成。这个方剂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以减轻水肿以及心脏负担,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

在服用中药调理心力衰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专业医生指导:必须在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因为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对症施治,避免盲目增加药量。

注意剂量和频率: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遵循剂量和服药频率。不要自行增加药量或更改用药方案。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中药调理心力衰竭通常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饮食调理、针灸等。遵循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属于针灸疗法的一种。在针刺疗法中,通常可以选择心俞穴或者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刺激。这些穴位的刺激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整心脏功能的作用,并且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心供血不足的情况。

心俞穴位于背部,位置在胸脊椎第七节棘突下方的旁开1.5寸的凹陷处。通过对这一穴位的针刺刺激,可以起到疏通心脏经络,调整心脏功能的作用。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负责泵血供应给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如果心脏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针刺心俞穴位可以改善心供血不足的情况,进而有效缓解这些症状。

足三里是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前缘下3寸的穴位。针刺足三里穴位可以刺激胃经和脾经,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供血量。这对于改善心脏供血不足、提高心脏功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足三里穴位还具有调节气血、强壮体魄的作用,能够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针刺疗法在临床上已经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心脏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针刺疗法刺激穴位能够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调节心脏的功能,提高心脏的供血量,从而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通过持续的针刺刺激,可以有效缓解心慌、气短等症状,并且还能够增强心脏的功能,提高心脏的健康状态。 但是针刺疗法也不适用于所有人群,有些疾病或情况下不适合进行针刺治疗。因此,在选择针刺疗法进行心脏疾病的治疗时,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艾灸

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烧灸艾条对特定的穴位施加热刺激,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改善健康的目的。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护理中,艾灸可以作为辅助疗法,有潜在的益处。

艾灸可以用于疏通局部经络。根据中医理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功能紧密相关。心衰患者通常伴随着气血不畅、水液潴留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部分源自经络的不畅通。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有助于减轻水肿、消除气滞等症状,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艾灸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可以改善体质。中医注重平衡和整体性,相信体内的阴阳、气血平衡对于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的艾灸疗法,可以帮助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的稳定性,有助于心衰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挑战。这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还可以帮助预防疾病的恶化。

最重要的是,艾灸可以作为一种舒缓和放松的疗法,有助于减轻心衰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饮食调理

中医食疗在心衰(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适合心衰患者的膳食方案,可以帮助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助于疾病管理。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医食疗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的详细信息:

低钠饮食:心衰患者通常伴随着水液潴留,尤其是在四肢和肺部。高钠饮食会加重水肿,增加心脏负担。中医食疗建议心衰患者采用低钠饮食,限制食用高钠食物,如咸菜、腌制食品和咸味零食。取而代之,应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谷物和低钠的蛋白质来源,如鸡胸肉或鱼。

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因此食疗方案应根据每位心衰患者的体质和症状特点进行定制。一些心衰患者可能伴随气虚、阳虚等特定的中医诊断,这些因素会影响饮食的选择。中医医师可以为每位患者制定适合其个体情况的膳食计划,以改善体质和症状。

中草药饮食:中医草药有悠久的历史,被用于治疗各种健康问题。在心衰患者的饮食中,可以考虑一些有益的中草药,如黄芪、山楂、山药等。这些草药可以被加入汤、煮粥、或制成草药饮品,有助于调理体质,提高心衰患者的免疫力。

少量多餐:中医饮食强调均衡和适量。心衰患者可能会感到食欲不振或容易疲劳,因此建议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以减轻胃部负担,帮助维持能量和营养的平衡。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某些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浓茶等可能加重心悸等症状。中医建议心衰患者避免食用这些刺激性食物,以维护心脏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