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王思武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  山东烟台  264003

摘要:村振兴背景下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识不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不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 问题研究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政治效益

一是加强集体经济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二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根本保证。村集体经济好了,基层组织才能有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群众才会有更高的获得感,党组织才能得到农民真心实意的拥护,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会稳固。三是农村集体经济架构重塑是实现中国富强这一伟大目标的有力抓手。

(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

一是产业兴旺的引擎动力。适度规模产业的基础,可以吸引青年返乡参与经营,带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二是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村居民物质生活的根本,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的农民收入,缩短在村村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进而吸引更多的村民返乡发展,提升整体经济水平,提供富裕的物质基础。三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三)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社会效益

一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保障。二是生态宜居的保障力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生态导向,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保证资源节约,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升,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提质增效、节能增收,并保证环境的综合治理,实现生态宜居。三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引擎。

二、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识不强

一是政府部门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视不够。二是村委会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视不够。三是村民集体经济发展意识淡薄。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劳动力和人才不足。三是创收方法不多。很多地方集体经济收入有限,主要收入来源很少。有些村是入不敷出,负债累累,全靠上级财政和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出现了大量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同时,农村集体经济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困境,不能合理选择产业结构,就会使集体经济发展很难有高层次的定位,进而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缺乏“造血”功能。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不力

一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二是缺乏监督机制。三是政策落实有待增强。虽然国家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政策难以落地,有些上级项目或资金投入无法与村集体实力对接,导致政策悬空。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正确认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一是要充分认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极端重要性,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摆上重要战略地位。二是转变发展思想,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化、信息化发展。三是改革决策机制,由决策主导转向需求主导。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经营性收入来源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二是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做优农产品加工业、做活农村服务业,通过内循环的融合渗透,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使农业“工业化”“市场化”。三是探索开展村集体统一经营试点。地方政府及相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提高农村群众的市场观念,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公益性组织以及村民自治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当中去,进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新型合作经济,鼓励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等,通过项目开发、入股或者参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村与村合作、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把农民劳动合作与社会资本、技术、管理合作结合起来,把土地、山林资源优势与商品开发结合起来,盘活农村资产。

(三)激发人才活力,解决由谁来发展的问题

一是建强队伍,夯实壮大集体经济的组织基础。二是加强培训,提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管理水平。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落脚点,村干部、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者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村级经济组织的发展。因此,要定期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仅要加大在经济知识、组织运营、财务规则、资产管理等方面培训,也要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采取集中示范培训、普遍轮训、相互观摩等方式,重视实地学习交流考察。采用富裕党员帮贫困党员、富裕户带贫困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发展氛围。

三是合理分配经营收益,调动大家积极性。通过摸清村集体家底,把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人,把村民变股民,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这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应当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有序推进本辖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让集体组织的发展壮大真正聚农惠农。农村集体经济的收益最重要的是如何运作进行分配,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保证公平公正。建立合法的法人结构,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村社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推动村民积极参与管理,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并享受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收益。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报酬挂钩机制,要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的参与人员真正参与到经营管理中去,充分发挥村干部的指导、引导、监督作用,共同努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

(四)做好服务保障,为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基层政府、党组织在集体经济建设中的引领力、号召力。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对集体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建设用地复垦、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进行扶持。在技术、资金、信息以及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细化扶持政策。三是建章立制严防腐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腐败问题也比较突出,需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防止腐败。建立严格的民主监督制度、资产管理监督制度、财务监督制度、监事会监督制度、纪检监察制度等,进行农村内部监督,监控村干部和村民的经营管理工作,严厉打击腐败行为的当事人,减少腐败行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