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南小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问题及对策

王玥明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康分公司  陕西省安康市 725000

摘要:在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土地整治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南小河沟流域是黄土高塬沟壑区的一个典型小流域,其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改善该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南小河沟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经过长期的土地整治工作,南小河沟流域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本次通过剖析该区的土地整治现状,并采用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和PLUS模型结合,提出了优化方案,为全国相似地区的土地整治项目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问题、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

引言:主要研究南小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问题及对策。介绍了我国城乡不平衡发展的现状和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土地整治作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同时,本文以南小河沟流域为例,对该区进行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和生态治理的实践探索,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通过采用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MOP与PLUS模型结合的方法,为该地区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优化方案,为全国相似地区的土地整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南小河沟流域土地整治现状及存在的生态问题

在南小河沟流域的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地污染、水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南小河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退化是南小河沟流域面临的一大生态问题。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和滥用,造成土地风蚀、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危害了土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力的稳定。

生物多样性损失是南小河沟流域另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导致该地区的物种数量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也受到了威胁。[1]

土地污染同样是南小河沟流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工业和农业活动中的污染物排放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质量和生态健康,影响着人类居住和生命安全。

水资源短缺也是南小河沟流域的一个棘手问题。水污染、过度开发、不合理的使用都导致了当地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作物种植等生产活动。

为了解决南小河沟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包括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耕地质量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南小河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改善,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土地整治对策探讨

南小河流域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土地综合整治中,必须制定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2]

南小河流域存在着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问题。土地整治应重点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设防风固沙林带和建筑物,修建水沟和排水沟,修复山区植被等措施,以减缓水土流失速度,保持土壤的肥沃和稳定;该地区存在着农药和化肥过度使用的问题。农药和化肥对土地和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应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模式,并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自然抗病能力;南小河流域还存在着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整治应着重调整和优化农田灌溉方式,逐步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减少农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也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优化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和治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水生态的平衡;南小河流域还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土地整治应注重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通过建设生态保护区、恢复湿地、保护森林等措施,提供良好的生境和栖息条件,保护和增加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南小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制定多方面的对策来解决生态问题。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为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采用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优化土地整治方案

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Multi-Objective Dynamic Programming,MODP)是一种多目标规划方法,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它是将动态规划(DP)和多目标规划(MOP)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多个目标指标的权衡和优化,实现最优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方案。

生态问题及对策:

南小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势复杂,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土地资源利用面临很大的压力。在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生态问题:

-土地退化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南小河流域的土地退化问题比较严重。在土地综合整治中,需要采用各种措施进行堆肥改良、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以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

-水资源利用问题。南小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在土地综合整治中,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科学调度水源,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南小河流域拥有着众多独特的生物资源,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土地综合整治中,需要充分保护和恢复生物资源,同时采取适当的生态补偿措施。

针对以上生态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综合对策: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注重土壤改良、植被种植和维护、雨水收集和利用等措施,保障土地的持续生产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科学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合理调度水资源,确保供水和灌溉的需求,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减少水污染和浪费。[3]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采取适当的生态补偿措施,激励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在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应用:

在南小河流域的土地综合整治中,可以采用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MODP)来优化土地整治方案。该模型考虑多个目标指标的权衡和优化,可以有效地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的最优化。

具体来说,可以将MODP应用于以下方面: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通过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和管理。

-生态效益评估。通过建立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评价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的生态效益。

-资源利用的协调与优化。通过协调不同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制定最优方案。通过对多个目标指标进行权衡和优化,制定最优的土地综合整治方案。

总之,采用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优化土地综合整治方案,可以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最优的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

2.利用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优化南小河沟流域土地整治

南小河流域的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着多重生态问题,包括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农业生产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加强生态系统修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湿地保护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承载力,还可以改善水土流失问题,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是统筹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鼓励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三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采取多种途径治理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工作,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是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制定符合南小河流域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土地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是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土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公众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总之,南小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生态系统修复、统筹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等工作,实现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南小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是重点工作之一,其目的在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通过运用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对南小河沟流域进行科学规划,制定高效的土地整治方案。同时,结合土地整治后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实现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科学、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结合。南小河流域土地整治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合理规划和环保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静.土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问题[J].中国土地,2018(04):19-21.

[2]陈瑜琦,郭旭东,吕春艳.我国国土资源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探讨[J].国土资源情报,2017(08):10-14.

[3]蔡华杰. 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