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内容体系融合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关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内容体系融合的思考

杨飞飞

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  430021

摘要:目前,会计成本管理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企业的转型升级,促使会计成本管理更受重视,以便增强企业竞争力,具备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能力,顺利达成经济目标。但是,企业的会计成本管理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发展时间短、认识程度不足、管理模式陈旧等因素直接相关,限制了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不利于企业发展。所以,优化会计成本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融合

引言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稳定经营,增加经济效益,获取经济利润。因此,有效控制成本的运行成本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能够实现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高质量、高效率的成本会计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企业资金流通顺畅,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营质量与效率;反之,企业开展各项活动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发生资金短缺的现象,导致企业发生运营风险,甚至关系到企业自身存亡。因此,要特别重视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途径提高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

1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1实际成本

优化企业成本结构是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功能作用之一,将企业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真实地呈现出来,能够为企业后续经营发展与制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只有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才能保障会计核算信息有使用价值。因此,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循实际成本原则,将真实发生的经济资源消耗作为核算的基础,确保会计核算数据与真实情况一致,避免由于会计信息错误影响到管理工作与各项决策的制定。

1.2分期核算

企业生产运营状态具有持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各项成本数据是通过各会计期间不断产生的。应该对一段时间内的成本进行核算,通过分析核算的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成本结构,实现对管理策略的调整。在制定各项决策时缺乏定期成本信息资料作为参考,容易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生产经营风险升高。因此,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阶段性划分,以分期的方式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有利于对一段时间内的存货成本与销售货物成本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科学的确定。

1.3合法性

在企业开展成本会计管理工作,要求根据法律法规与相关要求将费用纳入成本中,达不到规定标准与要求的费用不能计入到成本核算中。资本性支出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不可以被计入到成本费用中。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购买的无形资产以及对外投资这些都不可以计入到成本中。此外,由于外部原因而发生的营业外损失费用也不能计入到成本中,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捐赠支出及盘亏损失等这些都不能计入到成本中。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前先要明确核算的具体范围与内容,不能随意计入成本费用,影响成本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2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融合策略

2.1加深对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理解

对于企业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来说,两者之间存在同样的起源,虽然以往相互独立、互不干预,但都由传统会计发展演变而来,另外在目标上相同,尽管属于不同的学科,基础理论也各有侧重,不过目标都是推动企业发展,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具备良好的融合条件。目前来看最大的阻碍便是企业对两者的理解,只有理解足够深入才能保证融合顺畅,由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并不是简单的合并,所以要明确各自的优缺点,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实现协调统一。对于企业成本会计来说,目标是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能够对生产经营、经济活动中的成本投入进行分析,主要由传统会计发展而来,通过将成本核算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即可为企业反映市场经济变化与资产价值变化。管理会计也是由传统会计系统分离、衍生而来,主要为企业进行最佳的决策,能够改善经营管理手段、控制经济活动,必要的情况下会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切实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往企业对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理解并不充分,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界限模糊的问题,在融合过程中因两种会计各有优势无法进行取舍,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互相关联、密不可分,企业应对两者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将重复交叉的部分剔除,最后加以整合即可形成新的会计体系。

2.2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养

会计部门负责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是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机构,因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一是财务管理人员分批培训,推广和应用新会计准则,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原则规范全面提升。二是将业绩考核与薪资待遇相挂钩,使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化,在明确的物质、精神激励作用下,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更多优秀工作者的出现。三是建立专业的培训平台,帮助会计人员及时获取新技术、新方法,使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自身的工作能力;而定期开展的技术交流会,是财务工作者了解新成果,获取专业性技术指导的专业渠道,是会计人员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四是普遍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使每一位会计人员都具备抵抗诱惑、遵守原则的观念和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创新,不断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具备更高的技术能力。五是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培训重点,确保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职业操守,在定期性的职业培训中,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起廉洁自律的职业观念,维护会计信息的准确和真实,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资源。

2.3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规范性

成本核算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对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大的影响。在实践工作中企业要遵循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明确成本核算的具体范围,保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要明确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联,按照成本核算原则,准确归集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保证成本核算工作与实际情况相符,确保能够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明确具体的范围,保证核算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在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后,不可随意进行变更,避免对核算数据的精准性造成影响。规范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与精准性,有利于提升成本管理效率,企业应用成本管理软件,实现自动化成本管理过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成本管理流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组建专门的成本管理团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制定成本管理指标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

结语

近些年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想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增强内部运作能力。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成本会计主要围绕成本预算规划开展相关工作,保障企业的成本与经济效益平衡,管理会计则要肩负起财务核算工作,对经济活动中的财务资金进行分析。但是,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内容重复等问题,浪费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源,因此两者之间的融合势在必行,应借助优势互补补齐各自短板。

参考文献

[1]焦文燕.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探究[J].现代商业,2021(13):154-156.

[2]王宏.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4):86-88.

[3]汤优花.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内容体系的融合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