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关于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的探讨

孟莉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水务局沛县河道管理所 江苏徐州 221600

摘要:水行政执法能力的提升对于维护水事秩序、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节水减排以及提高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水法规宣传教育,完善水行政执法体系,创新水行政执法手段等,可以提高公众对水法规的认识,增强守法意识,明确水行政执法职责,加强执法队伍培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执法与司法衔接,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升水行政执法效率。

关键词:水行政执法能力;水事秩序;水资源

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良好质量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至关重要。水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重要内容,是维护水事秩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支撑。本文将探讨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水法规宣传教育、完善水行政执法体系以及创新水行政执法手段的措施。

一、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的重要性

1.1 维护水事秩序

水事秩序是水事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而水行政执法是维护水事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水行政执法,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水事违法行为,保护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2 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行政执法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监管部门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促进节水减排

水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节水减排问题成为当前全球性的议题。水行政执法能力的提升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污水排放的控制、促进节水减排的实施、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对水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 提高水环境质量

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可以加强对水环境的监管和治理,打击水污染行为,改善水体的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水法规宣传教育

2.1 开展多元化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法规的认识

开展多元化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在本地主流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可以通过微信向公众推送公益广告,开展水知识有奖答题活动;可以利用居民小区电梯横媒体制作公益宣传广告;还可以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水法规的解读,加深公众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同时,利用宣传海报和宣传片等可视化手段,通过鲜明生动的图片和短片,普及水法规知识。此外,组织开展水资源保护主题活动,如世界水日、节水宣传周等活动,让公众亲身体验水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节水行动。

2.2 增强公众对水法规的遵守意识

在宣传水法规时,我们可以介绍一些正面案例,展示遵守水法规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如生态改善、水资源保护等;同时,也要曝光一些违反水法规的负面案例,以警示公众遵守水法规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正反两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自觉遵守水法规,使之成为社会共识和行为规范。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水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好地提高公众对水法规的认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共建美好家园。

2.3 建立长效宣传机制,确保水法规宣传工作的持续性和广泛性

建立水法规宣传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水法规宣传的定期活动和宣传渠道,如定期发布水法规宣传资料、建立水法规宣传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从而确保水法规宣传工作的持续性和广泛性,让水法规更加深入人心,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三、完善水行政执法体系

3.1 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及《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颁布的水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面对日益活跃的水事违法行为,为确保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执法工作全面有法可依,还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立法监管,明确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为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要细化修订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水污染的预防、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内容,为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等。

3.2 明确水行政执法职责

为了确保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机构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中央级水行政执法机构主要负责制定政策、监督指导全国水行政执法工作,省级机构负责制定本省水行政执法制度和办法,并对市、县两级机构进行监督和指导。市、县两级机构则根据上级部署,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水行政执法工作。此外,水行政执法机构还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通过建立协作机制,及时共享信息,共同研究解决水事秩序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问题。

3.3 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培训

提升水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加强执法培训和教育。第一,定期组织水法律法规的培训,积极学习新颁布和修改的法律法规知识,系统全面地了解水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增强执法队伍的水法律意识。第二,要提升执法技巧的训练,包括现场检查、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等方面的技能,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第三,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方式,让执法人员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执法效果。

3.4 提升水行政执法效率

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对于提高水行政执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执法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可以建立水行政执法信息化系统,实现执法数据的共享和管理,提升执法工作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四、创新水行政执法手段

4.1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和巡查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水资源监测,提高了执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4.2 加强水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

为了确保水行政执法结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加强水行政执法与司法机关之间的衔接和协作至关重要。建立定期沟通和协商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执法和司法的衔接效果。

4.3 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在水行政执法中,存在着各种纠纷和争议。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减少执法纠纷的发生,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显得尤为必要。例如,通过引入调解和仲裁等手段,可以为纠纷双方提供更多的解决途径,提高执法效率和公信力。

4.4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水行政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可以实现执法效果和效率。不同执法部门可以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工作组、制定联合执法协议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力量互补。联合执法还可以提高执法的威慑力,有效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

结束语: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是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环境质量的关键。通过加强水法规宣传教育、完善水行政执法体系以及创新水行政执法手段,可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明确执法职责,加强执法队伍培训,提高执法效率,从而实现水行政执法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苏启满. 安徽省水行政执法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水利发展研究,2020,20(12):55-59.

[2]潘利业,李淼,乔根平. 利用单兵系统提升水行政执法巡查能力的实践和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2020,20(08):11-14+43.

[3]苏小悦. 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