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观察

陈峰古永玲常盟盟商新闻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目的:分析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VC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RR 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24h室性早搏总数,观察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变化,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69.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RMSSD分别为(128.2±13.9)ms、(105.6±11.7)ms、(34.7±4.8)ms,明显高于对照组[(112.5±12.6)ms、(90.2±10.4)ms、(27.7±4.3)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室性早搏总数为(3408.6±504.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4306.7±514.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评分分别为(0.8±0.3)分、(0.6±0.2)分、(1.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0.9)分、(1.3±0.4)分、(2.7±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10.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PVC可获得确切的疗效,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24h室性早搏总数,减轻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参芪定悸汤;胺碘酮;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率变异性;

室性早搏(PV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多发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PVC能使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大,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若治疗不及时则易致患者死亡[1]。目前,临床上对PVC主要采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美西律等药物治疗,但其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病死率[2,3]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VC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男28例,女30例;年龄21~85岁(47.8±4.8)岁;病程1~15年(7.3±2.6)年;合并疾病:冠心病22例,心肌病11例,高血压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甲亢性心脏病6例。 对照组男29例,女29例;年龄20~86岁(48.7±5.1)岁;病程2~16年(7.8±2.8)年;合并疾病:冠心病24例,心肌病10例,高血压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甲亢性心脏病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疾病等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口服,每次200mg,第一周每日3次,第二周每日2次,第三、第四周每日1次。观察组给予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盐酸胺碘酮片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参芪定悸汤方药组成为:黄芪、党参、麦冬、茯神、丹参各30g,五味子10 g,远志、川芎各12 g,酸枣仁15 g,水煎400mL,早晚各服200 mL,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3.1心率变异性及24h室性早搏总数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RR 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患者的24h室性早搏总数。

1.3.2 中医症状评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5]对患者的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症状进行评分:无症状体征(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四个等级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 安全性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有无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n(%)]

组别

例数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58

13(22.4)

23(39.7)

20(34.5)

2(3.4)

56(96.6)

对照组

58

8(13.8)

17(29.3)

15(25.9)

18(31.0)

40(69.0)

x2

15.467

P

0.000

2.2两组心率变异性比较情况

   两组治疗前SDNN、SDANN、RM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RMSS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变异性对比情况(x±s,ms)

组别

SDNN

SDANN

RMSSD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8

90.4±11.3

128.2±13.9

76.1±9.4

105.6±11.7

21.4±4.5

34.7±4.8

对照组

58

90.1±10.7

112.5±12.6

77.6±9.5

90.2±10.4

21.5±4.3

27.7±4.3

t

0.146

6.373

0.854

7.492

0.122

8.272

P

0.884

0.000

0.395

0.000

0.903

0.000

2.3两组24h室性早搏总数比较情况

   两组治疗前24h室性早搏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24h室性早搏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24h室性早搏总数对比情况(x±s,次)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8

8145.5±1014.6

3408.6±504.7

对照组

58

8207.8±1004.7

4306.7±514.9

t

0.332

9.486

P

0.740

0.000

3    讨论

PVC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发生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和心肌细胞损伤后自律性增强相关[7,8]。PVC的临床表现轻者为心悸、晕厥、胸闷等,重者可出现间断或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甚至直接死亡等。PVC病因多样,而心肌缺血、缺氧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9]。临床治疗上,西医多采用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美托洛尔等,但长期使用可能有增加病情恶化的风险[10,11]

自拟参芪定悸汤组方为:黄芪、党参、麦冬、茯神、丹参、五味子、远志、川芎、酸枣仁,其中君药黄芪、党参具有补气养心的功效,臣药丹参、川芎有活血养血的功效,佐药茯神、远志、酸枣仁能泄心火而宁心神,使药能益气生津,收敛固涩,宁心补肾,引诸药入心经从而使阴血足,心脉得以充盈,阳气恢复而通血脉,气血充沛,血脉通畅使悸定。诸药合用具有补中益气,养心活血,安神定悸之功。

综上所述,自拟参芪定悸汤联合胺碘酮治疗PVC可获得确切的疗效,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24h室性早搏总数,减轻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宋洋.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167+169.

[2]刘瑞清.稳心颗粒治疗血液透析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1434-1436.

[3]邵淑琳,余璐.稳心颗粒联合西药对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04):737-742.

[4]王雲,沈琳,马子霖,等.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7):2939-2942.

[5]陈志娟,耿乃志.桂枝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机制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1):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