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质文物的残损因素及保护措施研究——以刘湘陵园墓台照壁清洗和加固保护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石质文物的残损因素及保护措施研究——以刘湘陵园墓台照壁清洗和加固保护为例

刘弋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石质文物通过石刻、雕塑等方式记录了较多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但是,石质文物会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风化、损坏等情况,导致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受到破坏。我国一直以来对文物保护工作极为重视,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文物保护措施来进行文物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将以刘湘陵园墓台照壁清洗和加固保护为例来对石质文物的残损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石质文物的保护措施进行说明。

关键词:石质文物;残损因素;保护措施

引言

刘湘墓园坐落在成都市南郊,东与武侯祠紧邻,陵园占地面积 86000m2。该墓园坐北朝南,现存主要建筑有石桥、牌坊、神道、旌忠门、碑亭、存馨阁、东西配堂、荐馨堂、墓台等建筑,整齐地分布南北长达 400 m的中轴线上。墓园建筑风格仿清陵格局设计,造型古朴美观,气势宏伟端庄。墓台为平台式,坐北朝南,平面呈形。刘湘陵墓在荐馨堂后,东西长 38.14m,南北宽19.3m,占地 800m2。墓台南侧中心设十一级踏步,中嵌双龙丹陛石。北侧为红砂岩照壁,照壁由须弥座、墙体和墙顶三部分组成,墙体素面,总高 4.62m。墙体向上收分,厚度约 1.5m。墓台采用青砖砌筑挡土墙,上部以条石垒砌栏板。东西栏板中部靠后位置以须弥座分隔。墓台方整石地墁,刘湘棺椁位于照壁正前方 2.7m处。后期在墓台内对称栽种植物,台阶下置一对石狮。20世纪80 年代重建刘湘棺椁置于地平以上,位置墓台中心靠北位置(照壁前,环绕墓台周边广植柏树。1953 年,陵园被辟为公园。1981 4 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刘湘陵园墓台照壁残损现状分析

墓台照壁表面主要存在苔藓植物病害、其他植物病害、泛盐、动物病害、表面粉化、表层片状剥落、空鼓、大气粉尘污染和浅表性裂隙等病害。其中,墓台照壁顶部东侧存在一个 20×22.5cm 的矩形洞口,洞内长有一棵树,由现场测量可知树由地面长出, 一直延伸到墓台照壁顶部,树顶端有修剪痕迹;墓台照壁顶部两块砂岩之间,由于粘接材料出现剥离,导致相邻砂岩连接处出现缝隙,缝隙内有植物生长。

2、刘湘陵园墓台照壁残损因素分析

2.1石材本体材质的影响

通过对墓台照壁进行实验检测发现,墓台照壁的材质为钙质长石石英砂岩,主要是由碎屑粒和胶结物所组成,碎屑主要为石英和长石两种成分,胶结物为方解石。胶结物质在长期风化作用下流失,导致这个石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钙质长石石英砂岩中含有长石类矿物,该矿物为强膨胀性矿物结构,会因吸水而出现膨胀,失水而出现收缩的情况,在长期膨胀收缩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崩解破裂的现象。同时胶结物和岩石颗粒物都会因为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并随着岩石的自然沉积过程形成岩石纹理,从而出现裂隙或者空鼓等情况。

2.2自然因素的影响

(1)水的影响。刘湘陵园墓台照壁属于户外保存,雨水会长期对墓台照壁进行冲刷,同时,雨水还会渗透到墓台照壁岩石的内部,直接对墓台照壁岩石的含水率产生影响。墓台照壁在长期雨水的影响下会受到破坏。同时,由于墓台照壁顶部存在一个一直延伸到墓台照壁底部的矩形洞口,导致雨水会沿着洞口进入到墓台照壁的内部,并于墓台照壁底部向外渗出,进一步加剧了雨水对墓台照壁的破坏。最后,岩石内部存在一些会与水发生水合作用的物质,与水产生水花现象,导致墓台照壁的岩石从内部发生膨胀,使岩石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降低了岩石的抗风化能力。

(2)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刘湘陵园位于成都平原,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为16℃,最高气温为36.7℃,最低气温为-6.5℃,且昼夜温差较大。同时该地区的平均湿度为80%。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下导致岩石的风化不仅受到岩石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保护状态的影响,还会受到有害气体、尘埃、酸雨以及可溶盐等的影响。同时温度、湿度的变化会导致岩石的物理学结构受到影响。较高的湿度会增强菌类、苔藓和藻类的生长,导致岩石表面材质松散,很容易出现表层破碎剥落的现象。

(3)可溶盐的影响。通过对墓台照壁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多个区域有白色盐析的现象。同时对岩石进行检测发现墓台照壁白色区域的可溶盐含量较高。由于墓台照壁内部存在大量的填土,在雨水作用下,雨水会顺着墓台照壁下边的缝隙渗出,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在雨水作用下迁移到了墓台照壁岩石表面,形成盐析。盐析的过程会对岩石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岩石表面出现粉化、酥解以及剥离等病害。

(4)生物作用的影响。生物作用对岩石的影响是两方面的。首先生物风化作用会形成绿色、黑色的污染物,直接墓台照壁的外观。其次,苔藓植物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大量的无机酸和有机酸,会对墓台照壁岩石内部的胶结物产生侵蚀,导致岩石的结构受到破坏,加速了岩石的分解。

(5)人为因素。由于刘湘陵园位于开放式公园内,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会用手接触墓台照壁,会对墓台照壁产生破坏。同时,人类工业生产会造成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岩石的风化和溶蚀加重,对岩石产生破坏。

3、墓台照壁保护措施

3.1苔藓、植物和动物病害治理

首先是苔藓治理,以10%~15%噻唑啉酮、10%~15%丙二醇笨脂、70%~80%乙醇的配比来进行苔藓清理试剂的配置,然后对墓台照壁表面苔藓滋生的区域喷洒试剂,并根据滋生严重程度进行1~2次喷洒,用量为0.5~1.0L/m2。然后对试剂喷洒区域进行防水养护,待苔藓植物彻底死亡后,通过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来对苔藓植物的残骸进行清理。其次是植物治理。对墓台照壁表面的小树和杂草等植物进行直接连根拔除处理。拔除过程中,需要尽量防止对墓台照壁造成损坏。墓台照壁动物病害治理主要采取物理方法进行,先通过牙科工具将石构建上的动物虫卵进行清除,然后用牙刷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对石构件表面的爬行动物的痕迹或者动物巢穴直接用毛刷进行清理。

3.2空鼓灌浆处理

对墓台照壁表面存在的空鼓病害采用灌浆法进行保护处理。首先通过毛刷、牙科工具等进行空鼓表面和内部的清理工作,通过洗耳球或者低压空气对空鼓进行进一步清洗。然后以硅酸乙酯类岩石增强剂、200目新鲜砂岩石粉和碱式钡盐按照1:1.2:0.05的比例配制灌浆材料。将配制好的灌浆材料来对空鼓的边缘缝隙进行修补,并预埋空鼓灌浆的灌江口和出浆口。然后将灌浆材料灌入到空鼓内部。对于全封闭的空鼓需要在空鼓上下方进行钻孔,来进行灌浆处理。灌浆结束后需要进行1d的防水养护。

ed4d0c9f9df7f615dc281ee8f90dc2e

3.3粘接加固处理

对表面剥离的墓台照壁岩石进行粘接加固修复处理。首先通过软质牙科工具对粘接位置的岩石表面进行清理,并通过压缩空气将表面清流干酒。然后以水硬性石灰和80目以下的新鲜砂岩石粉来进行粘接材料的配置。然后将配制好的粘接材料通过牙科工具均匀地涂抹在剥离石块的表面。涂抹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粘接对其他区域的污染,然后将剥离的岩石粘接回原位置,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粘接更加牢固。粘接完成后需要对粘接区域边缘进行修补,勾缝过程中需要比修补面低1mm。粘接完成后需要进行2d的防水处理。

3.4脱盐保护

刘湘陵园墓台照壁脱盐处理采用了湿敷法进行脱盐处理。将宣纸和去离子水搅拌成纸浆,然后在墓台照壁岩石表面铺设一层棉纱布,来将纸浆与岩石进行隔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纸浆黏附在岩石表面。然后在棉纱布上贴敷厚度为2cm的纸浆,并通过塑料薄膜外敷在纸浆上。每间隔24h,揭取少量的纸浆。并将纸浆按1:10的比例浸泡水中,然后对滤液进行导电率检测,导电率不再增加表示脱盐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刘湘陵园墓台照壁清洗保护工程来对石质文物的损坏因素和保护措施进行了说明。可见石质文物的损坏因素多方面的。在进行文物保护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文物实际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清洗保护措施来进行文物的保护,使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杜之岩,高妻洋成,王金华. 环境控制方法在日本石质文物保护的应用研究[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8(5):42-48.

[2] 杜平. 正定隆兴寺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227(8):34-37.

[3] 乔旭亮. 浅谈石质文物保护材料在石窟寺保护中的应用[J]. 科技与创新,2021(20):148-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