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助推铁路物资采购管理升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用“互联网+”助推铁路物资采购管理升级

王涛

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2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人民的出行安全具有密切关联,同时也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整体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互联网+”逐步深入的背景之下,城市轨道交通单位在实际物资采购管理中,也面临着重重考验。所以,各个单位应该立足于时代发展需求,挣脱传统的产业链的束缚,完善单位内部发展,彻底打开铁路物资采购管理的新格局。

关键词:互联网+;物资采购;管理升级;现状分析;相关应用

引言

根据数据研究发现,我国诸多文件与政策予以出台,在城市轨道交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互联网+使得物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是当前新形势背景之下,城市轨道交通单位在发展中面临的新型挑战。更甚者,直接关系到整体单位的安全以及相应的经济效益。

一、现行采购权限划分的缺陷和不足

(一)不利于采购的科学决策

目前,随着现代化发展的高标准要求,铁路物资采购行业所采购的物品繁多且种类复杂,其中,铁路单位的采购成本有五分之一集中在物资品种上,故而对物资采购方式,采购数量,性价比成本,质量等等也在传统采购模式的影响下不够科学有效,从而产生大量的库存积压,一定程度上很能保证生产需要,因此,可以总结出,如果一味的采用传统的铁路物资采购模式,会愈发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采购的科学决策与采购管理制度智能化高效的要求,给采购管理制度带来了极大的缺陷。

(二)不利于公平竞争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下存在的采购权限划分的缺陷之一,便是阻碍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在铁路采购权限二级划分框架的影响下,其旗下的商务平台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得其数字资源信息传播较为滞后和凌乱,且渠道单一,更甚者会提高成本的投入,加大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各个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去封锁生产信息和市场行情等等,让他们之间各自为政,难以建立起沟通的纽带,就会导致信息传播不及时,让采购活动显得盲目、追风和冲动,这对于资源优化配置是大大不利的,共甚者还会严重阻碍采购管理的升级和优化[1]

(三)信息发布不及时和渠道单一

在各大单位采购商务平台和铁路局采购平台中,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根据现有的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现行的采购权限划分的缺陷之一,便是信息发布不及时和渠道单一,这就会间接使得相关采购单位在并不知情、不了解的情况下,错过平台招标信息,或者未能及时进行报名和竞价,此外,信息发布的公示时间只有七个工作日,在供应商察觉到招标信息时,会在极大概率上错过报名投标和竞价的营销机遇,这对于采购行业的发展是大为不利的,更甚者,还会严重损害到供需双方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各大采购平台的数字网络、信息、讯息,没有进行切实有效的统筹结合和协调统一的情况下,其一,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采购模式变得不透明,不公平,其二,会严重损害供需双方的切身利益,影响公平竞价的市场规则。

二、“互联网+”助推铁路物资采购的升级

便捷、高效、透明是“互联网”存在的显著特征,采用“互联网+”助推铁路物资采购管理升级,是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的,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采购权限的划分和等级壁垒,真正意义上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公平竞争,又可以将相关信息渠道拓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透明,促进铁路物资供需环境的纵深发展,进而促进铁路物资采购的升级和优化。

(一)铁路物资采购信息发布,互联网平台整合采购信息流

对铁路公司采购商务平台或者采购招标网平台的相关采购和招标信息,以互联网的方式将这些信息进行及时的归集、分析、发布和传播,发挥好互联网便捷,高效,透明的特征,及时的把信息灵活的公布到各大采购商务平台和招标平台上,让采购单位可以及时的进行数据库比对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采购决策,这样的举措之下,无形之中淡化和弱化了传统采购权限二级划分,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和分化了传统采购权限,间接发挥了批量采购的优势,相关采购人员可以按照物资采购的目录判断采购的品种、数量以及方式,解放了采购的自主权,让采购双方能够挣脱桎梏,能够灵活的去应对市场的购模式和采购规则的变化,真正意义上实现规模效益和二级权限区隔的淡化,进而有效的促进各大市场经济体制和采购模式的升级、优化以及进步[2]

(二)开展标准化采购流程

采购升级,从接收到采购计划信息之时,对每一个采购环节,都要通过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规定下,都要进行严苛的规范的标准的采购流程,让各个采购商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洽谈和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应对自如的与供应商商议、谈判,并为他们提供舒适的提供服务[3]。因此,在互联网铁路采购商务这个大平台上,供应商和采购商可以通过对比货品质量,货品价格,服务质量等等来确立双方合作关系,这样的标准化的采购流程的影响之下,不但能够提供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采购透明科学,有效解决了采购制度漏洞遗留下来的影响,实现了双方的经济效益和铁路采购管理的升级。

(三)有效改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让铁路物资采购,逐步趋于透明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更甚者,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综合技术监测和信息的互通互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让采购行业的供应链体系真正意义上实现供需双方之间的利益互通和信息交互,这样的举措之下,使得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真正实现互惠互利,各个供应商可以通过采购商所反馈的物品材料信息,物资用户信息,材料供求情况,物品物资质量需求,交货期等等,进行及时的资源补给,采购商也可以通过供应商所提供的相关招标信息,用户资料等等,及时的调整各个产业链,让铁路物资的溯源管理得到质的提升,同时,使得铁路物资的质量管控潜移默化的达到较为理想的市场效果,实现采购市场资源的优化以及相关采购成本的节省或节约,发展互惠互利的采购市场经济监督和管理体系,打开供需双方双赢的新格局、新局面[4]

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互联网+”模式已经深入到铁路物资管理的各方各面,且在各大铁路物资采购平台,都能够看到互联网的身影,话说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市场效益,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采购信息发布渠道单一、或者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或者互联网平台统筹监管力度不足、或者不公平竞争和错误的资源配置等等,所以说应该在落实互联网助推铁路物资管理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铁路物资采购商务平台;并借助此平台,让采购信息分类汇总、统一管理和及时发布,让各个采购单位可以根据,大平台上所展示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比对和参考,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决策,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物资采购和物资库存,统筹安排管理采购模式和采购方式,进而将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强,真正意义上实现市场监督管理,规范互联网市场交易,确保采购物资的品质和质量,进而最大化的实现市场经济效益和供需双方的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陈国栋.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20):66-67.

[2]麻宪本.基于电商平台对铁路非专业用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8(12):42-47.

[3]王翔宇.铁路物资采购平台建设[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7(04):37-38.

[4]刘胜兵.铁路建设物资采购管理分析与思考[J].铁路采购与物流,2022(0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