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体验感知和情感评价研究

/ 2

旅游演艺体验感知和情感评价研究

——基于《印象武隆》的网络文本分析

旅游演艺体验感知和情感评价研究——基于《印象武隆》的网络文本分析

袁可莹

中国海洋大学  266100

摘要

本文选取《印象武隆》实景演出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八爪鱼采集器抓取了来自马蜂窝、携程两大网站的评论来进行分析。借助ROST CM 6.0软件分析高频词、网络语义等。结果表明:旅游者在演艺内容方面的体验感知最深刻,而对观众服务、其他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感知最低。

关键词:旅游演艺;体验感知;情感评价;网络文本分析

1 引言

2022年以来,《“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促进了旅游演艺市场的发展现阶段,旅游演艺成为赋能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径。旅游者对旅游演艺的评价也影响着旅游演艺的口碑和游客的重游率,分析旅游者对旅游演艺的情感评价可以帮助旅游演艺推陈出新,取得长足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抓取在线平台的网络评论,以《印象武隆》为案例,分析旅游者的体验感知,对于促进当地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

2研究设计

2.1案例选取

本研究选取“印象武隆”实景歌会为案例,“印象武隆”在重庆市武隆县桃园大峡谷剧场举办的实景演出这场演出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为代表的印象“铁三角”打造演出时间将近70分钟,有200为演员真人献唱,演出内容围绕濒临消失的“号子”

2.2数据来源

通过八爪鱼采集器抓取了从2015年10月19日到2023年5月29日将近七年半的来自马蜂窝、携程两大网站的游客评论采集爬虫,共1368条,去重后,获得有效数据有1248,占比91.23%,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1 网络文本数据来源统计

网站来源

携程

马蜂窝

合计

动词

309

109

418

名词

1836

306

2142

形容词

542

230

772

2.3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网络文本分析法,将经过筛选去重过后的1248评论另存为txt文本格式然后进行分词,选取ROST CM6.0中的功能性分析,分词后的文本通过功能性分析中的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语义分析,可以得到评论中高频词分析的结果。而通过情感分析,可以得出情感分析结果,以及积极、中性、消极三者的情感统计。

3数据分析

3.1高频词和语义网络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频数排前30的高频词进行分析,频数的高低往往反映了游客的印象,频数高,即印象越深刻。统计结果如下。

bfe711142c2cb95d439168bf6ddebba

图1旅游演艺体验感知和情感评价热词词云图

5eea6d01f8cf8495cef4e7038ac98ea

2高频词语义网络图

3.2体验感知类属分析

根据高频词统计表,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感知分类,可分为演艺内容演艺形式配套服务和感知评价四个主类目。将四个主类目进行细分,可以得到地域特征、主题思想、文化内涵、舞台灯光等11类目。以下是分类表格:

2旅游演艺体验感知和情感评价研究高频词分类表

主类目

次类目

高频词以及频数统计

演艺内容

地域特征

重庆(48)山谷(42)武隆(33)

主题思想

演出(297)表演(126)当地(42)

文化内涵

号子(90)纤夫(63)川江(69)

演艺形式

舞台灯光

实景(57)灯光(75)效果(75)

表演形式

舞台(96)晚上(48)文化(72)

场景效果

震撼(156)精彩(90)

配套服务

演员表演

演员(105)景色(33)

观众服务

游客(36)观众(36)

其他服务

背景(36)座位(36)

感知评价

性价比评价

值得(123)观看(48)体验(48)

总体评价

印象(147)好玩(36)有趣(33)

3.3 情感评价分析

研究通过情感词汇分析,发现积极情感占比比较高,约占83.1%,如“值得”、“好看”等褒义评价词汇,中性情感次之,占9.15%,消极情感占比最少。以下是利用ROSTCM 6.0进行情感分析得到的结果。

3情感高频词占比分析饼状图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印象武隆》实景演出的体验感知和情感评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印象武隆》实景演出的整体体验较为满意。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剧情较为单薄舞台设计较为简单等。

4.2 对策

丰富剧情,讲好故事科技加持技术升级。延长产业链,拓宽营收渠道。发展“沉浸式”提升互动和体验。

参考文献

[1]ELLIOTT S. Irrational Economics and Regional Cultural Life[J]. 2019.

[2]袁浩镛. 旅游新业态下演艺文化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8(12): 80-81.

[3]杨成, 李广宏. 基于SWOT分析的桂林旅游演艺发展策略研究[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9(01): 19-22.

[4]李广宏, 葛君. 民族地区旅游演艺创新发展[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34(04): 63-66.

[5]薛凡玥. 旅游演艺的创新探索——以“浸没剧《成都偷心》”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32): 235-238.

[6]马涧椋.把实景演出打造成文旅深融合排头兵[N].中国旅游报,2019-06-28(3).

[7]徐祖莺.沉浸式旅游演艺游客体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