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下的老旧小区宜居环境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下的老旧小区宜居环境提升研究

肖月平

湖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 43000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中取得了很大进步,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后,越来越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城市化进程使人们享受到现代城市带来的便利,生活幸福感整体提升。推行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老旧小区是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理论上其占据着较好的地理位置,但是建造结构欠缺合理性,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渐长的物质文化及精神需求,故而改造老旧小区及提升宜居环境和建造水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为民、更新惠民的理念,把解除危旧楼房和简易楼的安全隐患作为着手点,整体推进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死守安全底线,最大限度地优化居住条件,尽早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交通运输条件,提升环境品质,构建完整社区,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创造出更多的便利条件。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宜居环境;提升

1老旧小区改造的意义

当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宜居住的环境包括小区的综合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形态、公共治安等方面,经过改造后的小区应达到居住条件舒适、环境优美、出行方便的理想状态,同时为老人、儿童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居民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为居民带来归属感、轻松感和安全感,让生活更加和谐。本文以金塘老旧小区改造为例,该小区改造工程完善了社区的基本功能,提高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使小区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了建设宜居小区的目的。

2提升社区宜居环境的后期维护工作水平的措施

2.1推动建立市场化改造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当地政府及社区管理部门应积极学习,并引进国内外的以民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管理模式,及时与国有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妥善应用社会资本进行全面的设计、融资及运营管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地方政策、法律法规,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加大对内部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通过多元管控措施对区级、街道及社区边界进行统一管理,利用内部的资源优势带动附近附属弱势资源社区的全面发展,建立资源互补的社区管理模式,达到全局改造的实施效果。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管理人员应深入基层内部合理应用多元管控方式,督促基层人民群众、社会组织机构及各方社会资本参与,在居民主观能动性被全面带动后,积极学习并引进国内外新老小区的改造模式,促使整个社区的活力急剧提升,继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社区管理机制。例如,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方式,派设专门人员对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家政、便民等专业服务,形成集结物业改造、运营模式管理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最后,当地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支持并鼓励市、区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到社区部门进行投融资建设,投入适当建设资金对社区配套用房、自行车棚、锅炉房等闲置资源进行开发与综合利用[8],在确保社区内部基础设施配置齐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专业平台+平台管理”多种运营模式,确保社区改造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2海绵化改造技术的应用

海绵化改造技术在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目的是减少场地外排雨水总量,实现雨水的净化和错峰排放,从而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和室外环境质量。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是海绵化改造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可以减少城市的用水需求,并降低排水系统的压力。例如,阳光锦园小区引入了雨水收集系统,对屋顶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根据实际数据统计,每年收集到的雨水量达到1000m3,可以满足小区绿化和公共洗手间的非饮用水的用量需求。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是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措施。其中,透水铺装材料能够增强地表的渗透能力,减少雨水径流的产生;绿色屋顶则通过植被覆盖和保水层的设置吸收雨水并逐渐释放,减少雨水的快速排放。以阳光锦园小区改造项目为例,通过采用透水砖和绿色屋顶的方式减少了40%的地表径流量,有效改善了小区的排水状况。构建雨水花园和湿地系统也是海绵化改造的重要手段。雨水花园通过植物和土壤的净化作用,能够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湿地系统则能够储存和处理雨水,减少雨水的排放量。例如,在阳光锦园小区改造项目中,修建了一个面积为200m2的雨水花园和一个1000m2的人工湿地,每年能够处理500m3的雨水,其中的污染物去除率达到80%以上。

2.3规范业主委员会的履职行为

(1)大力推动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具备一定条件的小区,街道社区要积极指导,并按照法律规定组建社区业主委员会;不具备此类条件的小区,可以先由物业委员会进行管理,将物业的要求,经由物业委员会及物业公司向相关职能单位进行反馈沟通,减少投诉的发生。(2)强化对业委会换届工作的引导,保证业委会产生的过程与法规相符、与现实情况相符,并遵循相应的程序。(3)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使他们能够履行职责。强化业主大会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正确反映业主诉求、需求,引导业主遵守约定,配合业主履行合同,解决业主矛盾。(4)强化对物业管理的监督和制约。通过一套完善的的规章制度指导物业管理工作,主动地接受监管,避免在物业管理工作中出现违规违法现象。

2.4立足城市治理,推动社会性城市更新

聚焦影响居民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居民、属地政府、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更新改造,通过社区闲置空间宜居环境提升,建立健全适老化、无障碍改造规范标准。客观评估老旧社区老年居民的改造需求,进而在环境提升改造方案设计、过程化监督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等诸多方面进行指导。建造适老化及无障碍设施,客观评估小区当前的适老化及无障碍设施环境水平,有针对性地升级改造部分设施。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的改造除整改基础类外,按照现行规范要求整改楼栋出入口、走廊等居住建筑公共局部,也要逐渐过渡到绿地、道路等室外公共空间及停车场(库)、公厕等配套设施。要规范化地布置无障碍标志标识,针对无障碍设施及其标志标识均要推行定期维修制度。参照老旧社区改造总目标,对特困老年人与残疾人家居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结合他们的主观需求配备家庭助老呼救等智能化系统。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推进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注重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为加强适老化改造设计,可以在各类小区内部商业机构、医疗机构及银行金融机构等其他公共设施附近区域安设老年人专用休憩区域及服务平台。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将绿色低碳融入空间利用、能耗、节水、选材等各方面,加大老旧社区照明条件的改造力度,借此方式辅助改善广大居民的居住环境条件,提升配套设施的完善性,如利用LED照明灯替换传统灯具,不仅能取得节能环保的良好效果,还能协助国家部门尽早实现“双碳”目标。关于消防设施的改造问题,力争使老旧社区实现“旧貌换新颜”,为小区加装充电桩,督导居民停好电动车,并通过扫描充电;适度拓宽通行道路,有效疏通消防通道,使室内外消防栓、住宅逃生窗、电气线路等基础类消防设施实现整体改造,并在楼道醒目处新增灭火器材箱,小区门禁旁建设微型消防站等。

3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探索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应用节能、节水、通风和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可以实现小区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负担、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各组织、单位、群体应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广泛应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琛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74(12):147-149.

[2]吴琤珞,单炜.宜居视角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以湖州市华丰南区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79(4):54-56.

[3]黄庭晚,张大玉.从“困境”到“再生”首都功能核心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综合整治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21,49(6):134-138.

[4]冯静.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旧型住宅小区的景观改造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79(2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