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新形势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王彤王棋刘世雄贾曜维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将更多地呈现在人们的眼中,可随之而来的施工作业、脚手架搭拆、高处作业、吊顶作业、外墙作业、石材面砖作业、安全管理,是人们就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建筑安全施工等方面的诸多思考。相关施工部门必须贯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政策方针,全面预防高处作业坠落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处作业面临的风险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处作业;风险分析;安全管理

1项目概况

该项目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3#教学实训楼项目,本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到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从高处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从高处坠落对人造成物体打击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坑、洞、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

2高处作业的安全风险类型分析

2.1高处坠落风险

高处坠落是国内建筑施工最常发生的高处作业安全风险。通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引发该风险。一是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较多,且工作量较密集,施工人员需要时常移动所在位置,有时施工设备较多也会引发高处坠落事故。二是施工人员在处理工作时没有关注自身所处位置的危险性,将重心都放在建筑操作上,这也非常容易引发高处坠落。高处坠落的发生率较高,这种安全风险一旦发生轻则造成施工人员小伤,严重时会危及施工人员性命。

2.2触电事故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会有许多电缆电线,且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会引发触电事故。再加上在施工现场也涉及到了大量水分,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接地和隔断处理,引发触电事故的概率非常高。而触电事故和施工现场管理密切相关,为了降低触电事故发生率,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线路规划,避免施工混乱。

2.3吊物坠落风险

该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起重设备上。起重设备需吊起的物体重量非常重,如果起重机质量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就可能导致物体在半空中突然坠落。而在起重机运行时,周围都会有工作人员进行指挥,物体坠落后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即便现场工作人员没有受到伤害,也会对现场其余施工设施造成破坏。

3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3.1树立高处作业安全意识

为推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顺利进行,应强化安全管理力度,树立安全意识,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1)建筑企业应提高对高处作业的关注程度,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专项安全培训工作,要求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及时学习并掌握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2)在开展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施工人员是重要的施工执行者。因此,施工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施工技能,还要强化个人防护意识,提高作业安全性。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应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设备,并安排管理人员做好现场检查工作,确保所有防护措施落实到位。(3)在建筑工程中,需要采购专业的防护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装备等,合理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为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4)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安全演习等形式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并提高其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3.2建立并完善高处作业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监管制度,将监督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并明确高处作业监管责任,以提高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水平。(1)对建筑工程中高处作业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各项高处作业所使用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等,从多方面出发,对监督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优化,进一步提高高处作业的施工安全水平。(2)建立专业的监督与管理队伍,结合高处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安全风险预防管理方案,加强对各类风险问题的控制与管理,减少安全隐患问题。(3)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针对安全风险问题较为严重的项目,制定专属的安全管理方案,及时明确高处作业职责范围,并将对应的责任落实到位,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等情况,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效益。

3.3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1)在进行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证安全生产作业。(2)在高空工作的特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按相关要求对证件进行复审。严禁有突发性疾病或严重长期患病的人员在高空作业。(3)高空作业工人必须正确穿戴工作服,严禁赤膊裸身,要穿软底鞋,禁止穿拖鞋、硬底鞋和有钉鞋的鞋。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并遵循防范伤害的原则和自身安全保护意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4)攀爬和悬挂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考察,考试合格后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以及操证后方可上岗,还要定期加强安全教育工作。(5)在高空作业中,所有施工物料必须平稳堆放,严禁将施工材料放置在临边或者洞口区域,同时施工材料堆放不得阻碍安全通道。施工中还要及时清理通道板、走道以及登高用具等。现场拆除的物体、施工材料以及固体废弃物均需要及时安排专人运走,不得随意丢弃在施工现场。在工地上所有有可能发生坠落的材料,都应先行拆除,以免坠落伤人。(6)在施工中,如发现在高处操作的安全设备存在缺陷或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和解决。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危险,要立马停止并进行整改。未经允许,任何人都不能擅自移动和拆除安全防护设施及标志。因施工原因而不得不拆除或移位的安全防护设施,应先征得施工主管的同意,然后再进行拆解,完成后立即进行恢复。(7)正在建设的主体建筑中,外脚手架必须与主体结构同步,外部脚手架的高度必须超过工作平面1.2m。在进行装修时,要加强对外部脚手架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清除,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3.4消除物的不安全措施

在高空作业过程中,要重点把关防护设施材质强度、设备磨损情况等,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1)做好材料进场验收工作。例如,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中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工具式防护装置等,均应符合有关的规定和要求。企业可以统一购买,严格把关质量,再发放至各个施工项目,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2)做好安全生产设施的检查。施工单位在施工场地施工时,必须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技术措施或特殊施工方案,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另外,还要对验收合格的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保证设备状态良好,避免设备出现问题而导致安全事故。(3)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吊篮,并严格按照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要求进行报废,严禁采用有问题的设备。(4)施工升降机等容易掉下的装置,应由专业施工人员仔细检查,达到使用标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同时,要注意设备的使用寿命,不要超过使用期限,防止设备失效造成的坠落。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的高处作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一种不容回避的风险问题,因此必须根据高处作业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平面和立面安全防护措施及洞口与临边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提高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以促进建筑施工工作的平稳进行。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JGJ80-201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张玉清.论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及安全防护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9,(5):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