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新生儿黄疸那些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聊聊新生儿黄疸那些事

龙丹莉

四川省人民医院金牛分院 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儿科

对于新生儿来说,出现黄疸是很常见的,一些年轻妈妈,对黄疸了解较少,发现宝宝有相关症状时,就非常担心。那么,关于新生儿黄疸,你了解多少呢?

一、新生儿为什么会出现黄疸

子宫内的胎儿不会呼吸,机体所需的营养及氧气均由胎盘、脐带供给,为低氧状态,在该环境下需要更多红细胞,因此,婴儿红细胞较多。而红细胞生命周期短,婴儿出生便开始用肺部呼吸,此时吸入大量氧气,身体自然就不再需要更多红细胞吸氧了,红细胞就被破坏,导致婴儿体内胆红素量增加,但婴儿肝脏功能机制还没有发育完全,肝细胞代谢胆红素能力有限,容易形成代谢不过来,导致大量的胆红素没有被转化掉,最终产生新生儿黄疸。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儿肝功能逐渐发育完善,蓄积于体内的胆红素会被逐渐转化后排出体外,黄疸就消失了。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多会出现皮肤发黄、巩膜黄色、小便发黄等症状。通过肉眼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与正常新生儿皮肤颜色相比,黄疸新生儿皮肤颜色要更黄一些。黄疸有轻重之分,具体判断为,轻度黄疸的新生儿仅仅表现为面部黄色,中度黄疸的新生儿表现为躯干黄染,重度黄疸新生儿则表现为四肢、手足心都为黄染现象。此外,新生儿黄疸还会出现其他不良症状,比如情绪不好、瘙痒,甚至身体发热,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化验查血可以查出血液中有胆红素,部分患儿甚至会出现惊厥。

黄疸分为生理性、病理性,生理性黄疸主要是指出生三天内出现的,五天内达到黄疸高峰,十天内会逐渐消退,通常情况下,两周左右就完全消退,这就是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不伴随其他临床症状,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持续不消退则是病理性黄疸,引发病理性黄疸具有很多因素,比如溶血性、胆道阻塞等情况。治疗上通常用光照或者换血方式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该方法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运用较多,其工作原理基于蓝光可以转换胆红素,从而降低其在新生儿体内的浓度。此疗法通常使用蓝光照射仪,对新生儿进行连续24-48小时的照射,直到胆红素浓度下降至安全范围。然而,蓝光照射虽然效果显著,但可能伤害新生儿的眼睛和睾丸。为此,照射过程中必须使用黑布或其他遮挡物品进行保护,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2.换血疗法

对于一些症状严重的新生儿,特别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采用换血疗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换血手段,可迅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含量。但是,换血疗法并非轻易就可以进行的,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换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家长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是否进行此疗法。

3.病因治疗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于每一种病因,都有特定的治疗方法。(1)乙肝病毒感染:这是引起新生儿肝细胞性黄疸的重要因素。针对此种病因,通常会选择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来对抗病毒,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和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2)胆道闭锁:这是新生儿黄疸的另一种常见病因。胆道闭锁使胆道发育异常,导致胆汁不能流入肠道而在肝内积存,进而引起黄疸。对于这种情况,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以恢复胆汁的正常流通。(3)溶血性黄疸:这种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血红蛋白过快分解,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治疗时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来抑制溶血过程,当病情加重,可能需要考虑换血治疗来迅速降低血中的胆红素浓度。

4.西药疗法

(1)酶诱导剂:如使用苯巴比妥等药物,诱导生成肝脏中的药物代谢酶,从而加速胆红素的代谢。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从而缓解黄疸症状。(2)肠道吸收功能调节药物:肠道对胆红素的再吸收是新生儿黄疸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使用如活性炭和益生菌等药物,可以有效调节肠壁吸收功能,减少胆红素的再吸收。(3)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能够与胆红素结合,降低其在血液中的游离状态。使用白蛋白能有效减少胆红素对新生儿大脑的毒性,预防核黄疸的发生。(4)免疫球蛋白:当黄疸的原因为溶血性时,免疫球蛋白可以抑制母体抗体对胎儿红细胞的攻击,从而降低胆红素的产生。

预防新生儿黄疸的策略

1.合理喂养。母乳含有特殊的乳糖成分,能够加强新生儿肠道的蠕动活动,进一步促使胆红素的有效排出。因此,建议新生儿尽快与母亲进行肌肤间的亲密接触,尽早开奶。为了确保胆红素得到有效排泄,维持一种规律性的喂养是相当关键的。通常情况下,每隔两到三小时进行一次喂养能够显著地加强新生儿肠道的蠕动活动,这对于胆红素的排出是极其有益的。

2.适量液体补充。要保证新生儿获得足量的液体摄入,因为水分可以帮助其稀释体内的胆红素浓度,进而加速胆红素的排泄。多数情况下,规律性的母乳喂养就能达到这个目的。

3.合理调节外部环境。过度包裹婴儿是需要避免的,高体温和过度的出汗都会导致胆红素再吸收,因此,在温度适中的环境中,尽量减少过多的包裹或覆盖物。

4.留意观察。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症状的观察和监控,早发现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皮肤和眼睛的黄染状况。可以作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总体来说,新生儿黄疸比较常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应及早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另外,生活中应做好预防护理工作,让新生儿尽快适应“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