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重身体”的小祝福与大智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保重身体”的小祝福与大智慧

徐峰

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   上海市静安区200040

近日一个20多岁女孩在疯狂减重30斤之后,体检时发现自己得了中度脂肪肝,她百思不得其解,减肥之后不是应该更健康了么?怎么还会得脂肪肝呢?通过她的自述,发现她通过不吃早饭和晚饭,午饭只吃水煮菜的方式进行减重,这样她不光减重还减了健康。

《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到:“吾闻之,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则思危,远则思近,欲立功必先吾身,欲保重必先自守。”从古至今,老百姓都习惯用“保重身体”、“珍重身体”或“爱惜身体”等话语来表达叫别人保重身体的意思。“小小祝福”其实蕴含着中国人的“大智慧”。

什么是“保重”

我们可以把保重理解为保持体重。其中包含了保持体重的相对稳定,即体重增减的波动小;保持体重处于正常的范围,即避免肥胖和瘦弱。

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突然短时间内的体重大幅增加或者大幅减轻,都是身体的一种示警表现,可能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是刻意的增重或者减重,也应避免短时间内体重变化过大,以免身体无法及时调节,来不及适应,对心肺、关节等造成负担。

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人的体重是不是相对正常的呢?通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也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缩写为BMI)我们自己也可以快速筛查。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排除一些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的。“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当大于等于25千克每平方米时,为超重;在中国,这一标准为23.9千克每平方米;当大于等于30千克每平方米时,为肥胖;在中国,这一标准为28千克每平方米(数据来源WHO2015)。体重大却不一定就是肥胖,因此,我们判断是否肥胖,还需要结合另外一项指标——“体脂率”来综合判断。体脂率是要比BMI更科学更有参考价值的评判肥胖的标准。正常男性的体脂率是15%-18%,正常女性的体脂率是20%-25%。

所以我们的保重就应该是保持体重指数(BMI)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体脂率也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即可。

为什么要保重

    维持正常的体重指数和体脂率,意味着身体各个组成成分相对均衡,体态也相对匀称。体重指数和体脂率过大意味着肥胖,肥胖就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心肺功能、代谢问题、关节负担增大等,影响身体健康;而体重指数和体脂率过低则有可能营养不良、免疫能力降低、内分泌失调致使月经不调脱发等问题。

应该如何“保重”

健康的饮食和合理的运动,是保重的两大法宝。

(一) 健康的饮食应包含良好的饮食习惯、丰富的营养摄入以及控制摄入热量的总量。

三餐规律,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一定要吃早餐,睡前不宜进食,也可少食多餐。三餐规律饮食可以让基础代谢维持在正常水平,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占每日消耗能量总和的60%-70%,可见维持以及提高基础代谢对控制体重和体脂至关重要。同时,建议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建议至少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2000ml。

营养物质的摄入需要丰富、多样化。人们每日摄入的食物需包含6大营养要素:碳水化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其中前三种能够产生能量,提供身体每日所需的消耗。当我们长时间摄入过多食物导致产生的能量大于机体基础代谢、体力活动以及食物热效应三者联合的能量消耗时,多余的能量即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从而造成肥胖。因此,我们要在保证营养的物质的多样性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摄入总热量。

建议的饮食配比是一份主食,主要提供碳水如米饭面条等;两份蔬菜,主要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一份肉蛋类,主要提供蛋白质以及脂类。这样的饮食,就能够满足所有的营养物质的摄入,才会有益于健康。如果你正在减肥,你可以适当减少碳水的量,但不可以不吃碳水,也可以将米饭用玉米等杂粮进行替代,并控制摄入总量;蔬菜和肉蛋均可正常吃,肉类选择可选择高蛋白的肉类,牛羊鱼虾等。我们也可以调整一下摄入食物的顺序,建议以蔬菜类食物、肉类优质蛋白、主食这样的顺序进食。这样的饮食顺序不会使进食期的胰岛素瞬间大量分泌,从而使血糖波动相对平稳,机体会因为不断产生的饱腹感而控制适度摄入主食,不会导致吃多吃撑的现象。

(二) 健康运动,科学燃脂。健康运动包括充分的热身运动,适当的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长,以及运动之后充足的放松休息。

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以:1.提高肌肉温度,增加血液循环,活动关节,减少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2.改善肌肉收缩效率,促进新陈代谢,不易抽筋;3.改善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锻炼效果,优化协调能力;4.调整预热心肺系统,增加血氧供给效率,预防心肺损伤及猝死的发生。热身运动依据年龄、个体差异、季节温度的不同而进行调整。一般热身运动8-10分钟,若是冬天气温低可以延长至15-20分钟,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热身后的心率应达到最大运动心率的60%或者比静息心率高50%即可,最大运动心率为220减去减龄。

强度、频率和时长是运动处方的核心要素。

强度:通常推荐成年人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40%~59%HRR;对于有规律运动习惯、体适能状态较好者可选用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如60%~89%HRR;对于无规律运动习惯的初始运动者可选用较低的运动强度,如30%~39%HRR,30%HRR可以作为有效起始强度。

频率: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有氧运动频率不少于3天/周;抗阻运动中,同一肌群的力量耐力训练频率为隔天一次为最佳,2-3天/周;柔韧性运动最好每天都进行。

时长:每天用于提高心肺耐力的有氧运动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不包括准备、整理活动);肌肉力量运动处方和柔韧运动处方中,则需要规定完成每个动作的组数、每组的重复次数、每组练习所需要的时间、共需要完成几组、两组的时间间隔等。有氧运动的时间是指一天中进行运动的总时间。推荐的运动时间可以是连续完成的,也可以是分数次累计完成的。

整理放松运动可以使身体由剧烈运动状态逐步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加快消除疲劳,提高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体力恢复,预防出现不良生理反应。运动之后充足的休息也有助于体能的恢复以及肌肉的生长。休息不足亦会导致机体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降低,影响生活和工作效率,从而无法形成一个运动的良性循环,不利于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