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6
/ 2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

马建桥

410121197002013514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优化和完善,但是建筑行业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而其中影响最大、也是最复杂的就是造价成本问题,造价成本不但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效益和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造价成本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BIM技术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们的重视。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以保证项目工程在建设中可以持续地获得经济效益。由于清单计价方式在国内的快速推广,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正在朝着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对项目成本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IM技术能够将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再到投入运营,乃至最后生命周期结束中的各个环节的所有信息进行集成,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共享功能的数据库。

1BIM技术概述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BIM技术已得到推广与应用,在造价管理方面应用BIM技术,对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均可以三维数字化的形式充分展现,因此,可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保证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内容保持相同,同时,确保各部门、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BIM技术的应用特征主要有两点,分别为可行性以及必然性,BIM技术的应用有效突破传统成本控制方式的弊端,保证建筑工程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可为造价管控提供可靠依据。另外,通过应用BIM技术,可创建完善的数据信息体系,充分展示出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成本预算、概算、结算等,保证造价管理的精准化。

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精细化管理流程

在管理过程中,将BIM模型作为核心,通过不断添加的子项目,分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造价信息,实现对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同时,工程项目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也可以录入BIM数据库中,为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可以使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利用前期积累的量、价等信息,从而有效地避免重复、无效地计量和计价,使各个阶段的成本决策更加精确。BIM模型作为桥梁,将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BIM模型的复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将各阶段的精确信息进行集成,避免由于各阶段的分散数据和重复建模而造成的无效交流。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具体手段

3.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工作十分重要,在此阶段相关人员需立足项目本身来制定最优的设计方案,后续施工中严格执行此方案。从项目实施的经验分析,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源头上的控制,只有在确定设计方案时考虑工程造价的要求,才能降低造价,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设计阶段相关人员也需合理利用BIM技术,通过BIM建模来优化设计细节,得到最具经济性、技术性、实用性的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需根据所掌握的工程信息,再参考行业内的施工要求等,利用BIM自动设计,最后根据模型模拟得到的设计方案,判断该方案是否符合经济性、技术性要求,各个部分的设计是否考虑了工程造价的因素,评估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如得到的设计方案存在这些问题,设计人员可直接修改个别参数,而BIM下的设计修改中只要修改了其中的一个部分,与之相关的有关部分将自动变化,修改简单且高效,能优化设计,避免后续出现工程变更。

3.2招投标阶段

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利用BIM的自动算量功能,可以使工程量计算速度加快,并能更准确地编制出工程量清单,再利用BIM数据库对已完成的同类项目进行验证。

为确保投标报价的准确性,施工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BIM数据库获得最新的报价信息,并对其单价组成进行分析。BIM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工程造价和投标报价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投标人的风险。同时,投标人也可使用BIM软件,对工程量清单进行重新审核,从而全面加速投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为报价分析预留出足够的时间。通过BIM数据库和BIM云,可以对投标报价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和战略选择,以获得最大市场竞争力[5]。同时,还可以通过BIM模型对招标项目进行快速地评审,从而使投标人能够根据BIM模型进行合理的报价。

3.3施工阶段

在项目施工阶段,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是承包方按合同约定将工程进度表提交给监理方,由承包人按工程进度对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算。同时,承包人在接到项目进度报告后,也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再计算,以判断它能否准确地反馈项目的进度。针对工程量的统计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统计结果的精度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以BIM模型参数化特点为基础,将BIM的空间、成本、工期等信息综合起来,将BIM模型在任何时候或任何地点进行分解,并对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分析。

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涉及大量的人力、机械、各种变更、签证、索赔等信息在管理过程中,若能够充分利用BIM技术,则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可视化展现,各参与方可以将材料的入库、出库、消耗等信息、人工材料机械单价、设计变更参数等信息都可以输入到BIM模型中心,在BIM模型依托下呈现。

3.3竣工阶段

在竣工阶段,利用BIM中心数据库,可实现对大量工期、构件等信息的查询。在结算的过程中,审核人员可以从数据库当中直接获取所需的信息。利用BIM技术对项目结算数据进行审核,可以使项目在实施中获得更多的数据,从而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的准备时间,在推进项目进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项目质量。

基于BIM的三维布尔计算功能,能够在完成结算时,直接使用工程的三维模型,对图纸进行更改。例如,项目中某一柱子的尺寸从400×400像素变成500×500像素,只要将建筑属性设置为500×500像素,通过BIM软件就可以对其实现布尔运算,以此对其他建筑的工程量进行关联计算。第88页图3为基于BIM技术的竣工阶段造价管理流程图。

结语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可以带来诸多便利,提高各个环节的管理质量。未来,为了更好地应用BIM技术,相关部门必须关注不同阶段:在设计阶段的应用,强调科学化、规范化。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追求严谨、透明。在施工阶段的应用,重视科学性、有效性。借助BIM技术应用,能够对建筑工程相关成本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对有可能造成成本增加的部分进行管理;借助BIM构建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精细化造价管理,让工程开展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成本管控。另外,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深入钻研BIM技术的应用规律以及发展趋势,从技术性视角改革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尝试新型管理办法、管理制度,注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合理应用,学会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相关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亚男.PPP模式下市政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辨识及工程项目的SWOT分析法实践[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22,15(2):20-26.

[2]苑玉锋,阚金祚,田理宽,等.南美洲国家与中国公路工程造价比较:以玻利维亚公路工程项目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1(18):32-35.

[3]郭杏娣.基于水利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研究[J].陕西水利,2021(6):216-217+220.

[4]张日芬,邓军,林培添.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精细化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21(4):203-205.

[5]李祺.装配式建筑造价指标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以天津市在建工程项目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6):168-16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