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安全管理与监督体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海洋石油安全管理与监督体制

刘海东 闫卫强

中国石油海洋公司井控与QHSE监督管理中心 300450

摘要:海洋石油勘探与开采属于我国安全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因为石油资源有限,因此,势必要增强海洋石油安全管理和监督,确保我国海洋石油开采的健康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海洋石油,分析了安全管理和监督体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监督体制

前言:在海洋石油的开采作业之中,涉及到众多的安全问题,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是现如今海洋石油开采行业之中需高度关注的问题。海洋石油开采行业之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作业设备较为特殊,为了确保石油开采的问题,势必要进行海洋石油安全和监督体制的完善性,保障石油开采作业的安全,推动海洋石油开采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海洋石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海洋油气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毅力和责任心要求极高。为保证交货的品质及作业效率,必须派出专门技术人员,在准备阶段进行海洋原油的运输,并预先制订出特定的作业计划。在陆地和海洋工程中,应认真进行设备开发和连接控制。在完成工程后,对设备进行试车、数据记录,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在这样的大型工程中,陆上建设是海上安全建设的先决条件。从陆地建造的角度看,海上油气设施与生产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以管线相连。同时,还要从事各种专门的工作,如:设施建设、机械工程等。在陆地建造过程中,安全风险依然很高,而且非常艰难。在建造过程中,很多工作都是封闭的,包括辐射和物理的压力、吊装、搬运等,都有很多不安全的地方。在工地上,各种交叉作业、立体作业、大型吊车等混合作业,增加了作业的难度,也给作业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我国海洋石油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的增速均出现了放缓,而石油市场每年都将迎来大量的石油需求。从世界各地公布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里,石油依然是各国的主要能源来源,而全球对原油的需求约占全球能源总需求的一半。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石油技术的不断研发,海洋石油的贡献逐渐超过了陆上原油。在这种形势下,石油公司必须进行持续的创新与变革,以满足石油市场的需求。当前,我国油田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油田现场安全管理,强化监管,确保海上油田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

3海洋石油安全管理制度

3.1选择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安全风险分析是预测预防事故的科学手段,是健康安全环保体系化管理的基础,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必由之路。安全分析方法(简称分析方法)是对系统的风险与危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每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原理、目标、应用条件、适用的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各具优缺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安全管理也不断的进步,安全风险分析引入生产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安全风险分析所考虑的因素包含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他人因素等,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而个人往往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针对作业过程将风险分析的步骤分为8个部分,即:提出问题、掌握现状、发掘问题点、找出关键问题、构想解决对策、拟定具体对策、决定重点事项、策划实施计划,把每两个步骤综合起来,汇集成四个阶段,把实践的结果加以反省检讨,验证问题的解决程度。

3.2开展警示教育

认真落实中国海油关于安全生产重要工作要求,持续巩固“六个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采取专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现场安全监督的能力水平,同时推进全员安全素质提升、行为安全观察、HSE评级审核等一系列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结合目前海洋石油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严峻形势,必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提升员工在一线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让员工真正认识到由于个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在公司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引起的安全事故,给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通过血的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及时消除现场的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

4我国海洋石油安全监管的机制

4.1作业方负责监管

海洋石油作业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油气田总体开发方面的设计即ODP阶段、设施建造阶段、设施安装阶段、设施维修阶段及废弃阶段。中海油公司对以上全生命生产周期实行负责制。我国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作业公司建立完善的QHSE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体系,并要求作业公司对制定的QHSE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不断更新完善。同时要求海洋石油作业公司保障海洋设备设施上的作业人员的安全,包括设备维修、保养及相关承包商人员的安全。海洋石油生产的法律、法规也要求设备维修、保养及相关承包商人员严格执行作业公司的管理规定和自觉作业我要安全,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遵守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4.2第三方审核

我国海洋石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对相应的设备设施事项第三方检验检测制定。我国法律所讲的第三方就是指按照我国法律要求取得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我国第三方机构:DNV、BV、AB及CCS等。审核内容包括:油气田生产设备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生产设备设施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等。通过我国海洋石油历年安全生产经验证实了第三方对关键生产设备的审核、认证对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障作业。第三方认证审核除了对海洋石油作业的重大设备设施实行审核认证外,对承包商人员作业能力、承包商资质已经带入平台作业的工具实行了审核和检查,对各项工作形成审核记录,做到谁审核谁负责,使得责任落实到人的监管机制。

4.3政府监管

我国海洋石油的政府监督机构是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依据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实行海洋石油作业的全面管理。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管理的工作包括海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修订,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海上石油作业公司和承包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海上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生产情况,关键设备的资质情况以及工程建设的“三同时”执行情况等等。

4.5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针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海洋石油企业需在作业开展之前,按照企业条件和作业现状等具体情况,针对所有安全隐患进行详细排查,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上报相关部门审批以后在进行备案。海洋石油作业单位需结合自身条件与作业场所编制满足实际与可预防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我国安全总局对此事项给予高度重视,因此,相对应的颁发了国务院第16号令,即《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增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逐渐成为石油企业一项长期的任务。

结束语:

概而言之,海洋石油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阶段,全球石油的消耗量非常大,因此,为了确保环境和节省资源,海洋石油开采企业需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体制,相关监管部门与审批部门需严格遵照标准实现企业的有效监督,从而保障海洋石油开采作业的安全开展,推动海洋石油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浅谈海洋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09):82-84.

[2]苟治铭,赵明,胡星.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安全风险的评估方法[J].化工管理,2023,(14):56-58.

[3]姚爽.海洋石油作业承包商全过程管理探索与实践[J].石化技术,2023,30(04):221-223.

[4]胡星,赵明,苟治铭.海洋石油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23,(11):147-149.

[5]王栋森,陈刚,石伟杰,孙经继.渤海油田钻完井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实践[J].化工管理,2023,(10):97-100.

[6]张向阳.海洋石油生产平台速效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23,(09):94-97.

[7]高志锦.浅谈海洋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