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淤法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3

活血化淤法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分析

江丽华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肿瘤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中采用活血化瘀法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1组进行化疗,试验2组联合活血化瘀法,比较疗效。结果:从病情控制方面来看,试验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低于试验1组,且疾病控制率高于试验1组;从预后方面来看,试验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效果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提高;所有数据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的同时,配合活血化瘀法进行干预,可控制病情,提高预后。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化疗;非小细胞癌;治疗效果

肺癌是当前恶性肿瘤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在肺癌众多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是高发类型,近几年伴随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下,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多,而老年人作为肺癌高发群体,导致肺癌发生率持续增高。当前临床中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手术是最佳治疗手段,但是如果患者确诊时间较晚,已经错过手术最佳治疗时机,这时则需要采取化疗方式治疗,以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限。但是化疗治疗因为药物的特殊性,在治疗期间,可能会产生较为显著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能会影响疗效,预后效果较差。这些年在临床研究持续探讨下发现,非小细胞肺癌从中医学方面入手进行治疗干预可以发挥出一定的优势,中医学认为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积”“咳嗽”范畴,所以在治疗上采取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通过中药汤方内治,可以巩固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程度。对此,下文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化疗联合活血化瘀法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象,搜集资料分组见表1。

表1患者资料

组别

n(例)

男女比例

年龄(岁)

病程(月)

TNM分期

III期

IV期

试验1组

40

22:18

46.84±1.33

15.84±1.52

31(77.50)

9(22.50)

试验2组

40

23:17

46.91±1.42

15.96±1.41

29(72.50)

11(27.50)

X2/t

0.0508

0.2276

0.3661

0.2667

0.2667

P

0.8216

0.8206

0.7153

0.6055

0.6055

1.2方法

试验1组进行化疗治疗,主要选择紫杉醇和顺铂方案,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紫杉醇剂量135mg/m2,接着给予顺铂60mg/m2静脉滴注,以21天作为一个治疗疗程,持续治疗两个疗程。

试验2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法,需要给予患者益气活血化瘀汤方治疗,汤方组成有:黄芪30g、党参30g、白花蛇舌草30g、薏苡仁30g、茯苓25g、莪术15g、炒白术25g、醋三棱15g、浙贝母15g、北沙参12g、陈皮10g、麦冬9g、甘草9g、桃仁10g、法半夏10g、当归10g,诸多药物加入水进行煎煮,熬制300ml汤汁,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服用2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病情控制情况,主要按照以下情况进行判定:当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非淋巴病灶均显示正常,且恶性淋巴短轴减小值计算发现未超过10mm,这类情况可认为是完全缓解;若是患者经检查发现,和最初相比,病灶最小直径得到缩小,且程度超过30%,这类情况可认为是部分缓解;若是患者病灶同最初相比,直径综合增加超过20%,这类情况判定是疾病进展;如果都没有满足上述的情况,则认为是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总例数×100%。

评估统计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患者免疫功能。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分析,X2、t检验,并用(n/%)(±s)表示,P<0.05,则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病情控制效果

    疾病控制率比较见表2。

表2比较两组病情控制率(n/%)

组别

n(例)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疾病稳定

病情进展

疾病控制率

试验1组

40

6(15.00)

17(42.50)

7(17.50)

10(25.00)

30(75.00)

试验2组

40

8(20.00)

20(50.00)

9(22.50)

3(7.50)

37(92.50)

X2

4.5006

P

0.0338

2.2临床症状评分评估比较

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见表3。

表3比较患者症状积分±s)

阶段

阶段

咳嗽咯痰

神疲乏力

胸痛咯血

形体消瘦

治疗前

试验1组

2.21±0.34

2.61±0.24

2.97±0.31

2.41±0.28

试验2组

2.16±0.38

2.63±0.25

2.95±0.33

2.45±0.25

t

0.6202

0.3650

0.2794

0.6740

P

0.5370

0.7161

0.7807

0.5023

治疗后

试验1组

1.74±0.17

1.13±0.14

1.34±0.25

1.70±0.18

试验2组

1.48±0.15

0.89±0.09

1.07±0.16

1.11±0.15

t

7.2531

9.1201

5.7532

15.925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P<0.05。

表4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n(例)

骨髓抑制

胃肠道损伤

脱发

总发生率

试验1组

40

2(5.00)

3(7.50)

5(12.50)

10(25.00)

试验2组

40

1(2.50)

1(2.50)

1(2.50)

3(7.50)

X2

3.9139

P

0.0478

2.4免疫功能指标统计

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见表5。

表5比较患者免疫功能指标±s)

阶段

阶段

CD3+

CD4+

CD4+/CD8+

治疗前

试验1组

60.36±2.87

34.22±2.45

1.01±0.15

试验2组

60.42±3.41

34.16±2.52

1.05±0.14

t

0.0851

0.1080

1.2330

P

0.9324

0.9143

0.2213

治疗后

试验1组

63.47±3.11

35.46±3.07

1.33±0.22

试验2组

65.28±3.04

36.84±2.42

1.61±0.14

t

2.6322

2.2327

6.7910

P

0.0102

0.0284

0.0000

2.5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5。

表5对比生活质量评分±s)

项目

试验1组(n=40)

试验2组(n=40)

t

P

躯体疼痛

50.87±2.94

53.76±3.76

3.8295

0.0003

情感职能

50.86±2.58

53.82±3.84

4.0466

0.0001

精神健康

50.94±2.51

53.89±3.56

4.2833

0.0001

生理职能

50.78±2.41

53.54±3.51

4.0998

0.0001

社会功能

50.63±2.13

53.46±3.21

4.6461

0.0000

活力

50.25±2.08

53.08±3.09

4.8052

0.0000

总体质量

50.14±2.04

54.01±3.08

6.6253

0.0000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疾病发生可能和吸烟、空气污染和致癌物有着较大关系,早期阶段肺癌患者并不会出现典型特异性症状,所以难以及时发现疾病,许多患者在发现疾病后,病情已经进入到中晚期阶段,这时因为病灶累及范围较大,肿瘤细胞侵入的深度较大,或者是已经出现远处转移,这还是已经难以进行手术治疗。有临床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效果相对较差,患者远期生存率大约只有5%,尽管通过靶向治疗或者是敏阿姨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但是在化疗过程中,受到化疗药物的影响,十分容易引发许多不良反应,进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近几年临床研究人员探讨发现,中医对症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干预中可以起到较大的功效,从中医学理论上分析,肺癌主要是因为日常饮食失调,造成机体难以精微中焦水谷,营卫之气化生受,并在年龄持续增加下,导致患者脏腑功能受到削弱,这时难以形成充足气化生,所以导致体质出现异常,在加上气虚无力,患者气血运行受到阻碍,脉络发生血瘀淤滞。同时中医学还认为,情志失调、肝郁化火均是诱发疾病的影响因素,所以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采取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严格遵循益气活血化瘀的原则,可以实现培本固元,发挥出活血化瘀的作用,以控制病情症状。在本次运用的活血化瘀方中,黄芪可以起到益气健脾和解毒消脓的作用,党参可以发挥出补中益气和健脾益肺的作用,鱼腥草和白花蛇舌草能够清热解毒和排脓;醋三棱与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陈皮、半夏与浙贝母具有清肺化痰的作用,沙参、生地黄与麦冬具有清心安神与养阴润肺的作用,茯苓、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对患者机体正气进行保护,并且可以调节脾胃,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的作用,甘草可以调和诸多药物,进而发挥出益气健脾和培本固元的治疗效果,并发挥出活血化瘀的功效,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活血化瘀法,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经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茂多糖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减少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通过对 DNA损伤的修复,发挥其本身的抗肿瘤作用,减少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同时,黄茂多糖还能上调体内的免疫相关蛋白质和白细胞,进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党参多糖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的功能,鱼腥草素可以增加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因此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还可以起到抗炎的作用,其中的多糖可以帮助我们去除身体中的自由基,帮助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起到防癌和抗癌的作用。薏苡仁中含有的硒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有利于癌症患者疾病的治疗,茯苓中的英多糖具有抗癌的作用,羚甲获灵糖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炒白术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提高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功能,醋三棱可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发生,其中含有的多糖可以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可以通过各种活性物质来达到抗癌的目的,另外,麦冬成分中包含的谷留醇、沿阶草昔等可以有助于血清胆固醇水平缓慢降低,以防治血栓形成。在本次结果中,试验2组各项疗效明显高于试验1组,这也表示在单独化疗的基础上,加以活血化瘀法进行干预,能够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病情症状。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临床上单纯使用活血药,需要辨证施治,但与益气药物联用,既可消除其毒副作用,又可增强其抗肿瘤效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益气活血中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但益气活血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活血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改善免疫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朝锋.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9,32(4):277-282.

[2]王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应用注射用黄芪多糖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9,4(17):144-146.

[3]臧焕平,谢强,钟爱虹,朱金秀,林恒,乐雨银.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9(5):591-596

[4]方园圆.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22,57(07):488-489.

[5]刘锋,王侃,周威.益气抗癌活血方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06):1242-1246.

[6]罗琼.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8,7(02):43+47.

[7]魏玉娜,王颖,曾明.平消胶囊(片)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J].中成药,2017,39(10):2216-2221.

[8]苏志新.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化疗治疗气滞血瘀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06):122-123.

[9]马智勇,陈惠玲,王黎.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加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6(06):52-53.

[10]马志敏,巨晓,降文豪,郭丽萍,魏会强,李海宁,张志涛.补肺活血胶囊联合T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2,44(9):1350-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