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研究

贾小琴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100)

摘要:近几年,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渐深化与改革,中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得到了家长以及社会中各大企业的认可,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来促进学生的政治思想,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专业性人才,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职机械;基础课程

引言

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提高,使我国中职院校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而中职院校的学生思想以及身心发展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需要中职教师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一阶段将思政教育与中职机械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起到帮助,同时还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基于此,本文针对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融合措施,促使学生能够成为复合型技术人才。

1课程思政概述

思政教育课程的概念较为宽泛,它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全面的融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育人体系。在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导,可以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有效的关联,以此来使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整治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思政课程是一项全面的育人教育体系,其需要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中,将思政课程融入到每个课程之中,使全员都能够参与到思政课程中,以此来实现思政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的高度融合。在进行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的思政教育需要教师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还需要辅导员以及其他的教师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合理发展,才能够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促进中职学生的有效发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政治素养。

2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1提高教师团队思政融入意识及能力

在中职院校教育工作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升上肩负着专业知识以及正确思想的传授责任,因此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将思政教育有效的融入到基础课程中,以此来加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的开展交流活动以及思政课程竞赛。当前在进行在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有一些教师通常会使用较为生硬的说教方式,还存在思政教育内容以及深度缺乏等问题。因此,中职院校应该组织教师开展思政教育专业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另外,中职教师可以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将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分享,使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还可以组织各个学校教师开展思政教学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提高思政课程融入的效率。其次,还需创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活动,激发思政课程教育的教学灵感。中职教育中通过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使机械专业教师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使自身的专业知识得到扩充,有助于教师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式,从中还可以学习到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及元素,实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

2.2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中职院校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课程中实现“以为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应该将教学课堂作为载体,将教学环节作为手段,全面实现“以为人本”的教学理念,保证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到每一项教学环节之中。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其认知特征等,保证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认知相符合。再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时,教师要将机械课程的特点与特色充分的发挥,通过学生较为感兴趣以及基础较多的内容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其次,教师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全面的践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进行机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一个思辨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来学习机械课程内容。

2.3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师生融入课程思政的热情

评价体系作为教学内容的反馈体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对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以及调整,为专业能力培养以及思政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另外,评价体系还具有激励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快速成长。评价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点入手:第一点,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价。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以及教学者,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要以备课环节和教学环节以及课后环节这三方面进行:首先,要对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案进行考察,检查其制定的教学方案是否含有思政素材,并且是否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其次,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否渗透思政教育进行考察,同时考察期能否为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这一过程主要是考察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率。最后,考察教师在课后有没有进行自身的教学反思,是否调整和完善了教学方案。

第二点,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在实际进行教学工作中,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作为思政教育以及专业知识的传授者,需要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借助动态化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提高对学生的评级比例。学生在课堂中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时教师要对其进行积极的鼓励与表扬;当学生处在消极状态时,教师要及时的积极性纠正以及正确的引导。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评价平台和机会,让学生表达出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让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学习,同时讲出自身存在问题与疑虑,以此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动向有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身心都可以健康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思政教育能够与中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之间实现有效融合,就需要教师在正确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提高对思政教育渗透的重视度。同时,需要教师采用新型且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二者之间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来提高自身的思想得到素养,为学生的日工工作以及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丽泓.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D]. 贵州师范大学, 2023.

[2]黄莹;苑恒轶.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思政融合育人现状及改进措施 [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 39 (04): 28-31.

[3]陈雪晶. 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J]. 新课程研究, 2022, (26): 38-40.

[4]杨新月.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开发研究[D]. 长春师范大学, 2022.

贾小琴,女(1976.10—),汉族,江苏无锡人,工程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机械教学、教育教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