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3

社区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温可竹

辽宁传媒学院

摘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养老模式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服务中的关键问题。社区公共空间作为老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设计应该更贴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行为特点。比如,老年人在步行、坐下、站立等动作上的特点,以及对光线、气味、声音等感官刺激的敏感程度,都应该被充分考虑。同时,社区公共空间也需要考虑老年人社交需求,提供场所以便增强老年人与邻里的社交联系,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本文就社区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公共空间;设计

引言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随之带来一系列养老问题。养老设施建设也飞速发展,但我国大部分老年社区公共设施存在一些问题,无法真正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老年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设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1社区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1.1感觉机能退化

老年人的感觉机能如视力、听力、嗅觉、味觉和触觉会逐渐退化。例如,眼睛逐渐失去对细节的敏感性,可能出现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听力下降,会导致老年人听不清或误解别人的话;嗅觉和味觉退化,会导致老年人食欲不振或难以感受食物的味道;触觉减退,可能导致老年人在感知疼痛和热度上出现问题。因此,在社区养老模式下,需要针对老年人感觉机能的退化,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供合适的视觉和听觉辅助器具、调整环境光线、增加食物的味道等,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1.2运动系统退化

系统退化造成四肢灵敏度衰退、肌肉组织力量退化、骨骼变脆导致骨折。主要表现为:肢体伸展困难;关节灵活度下降;握力、旋转力、拉力减弱;脚踝、手腕以及髋部易骨折;腰椎、颈椎易受伤。因此,在设计时地面要用防滑材料,设计平缓的地面,消除地面高差,交通动线尽可能简化,利用分流设计,营造合理的步行系统。在老年人活动范围内,安装扶手及防护装置等方式来保障老年人安全。

1.3神经系统退化

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逐渐退化,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例如,老年人可能出现名词难以记忆、时间感知困难、计算能力下降等现象。此外,老年人还可能出现行动迟缓、失去平衡感等问题,这些都与神经系统退化有关。因此,在社区养老模式下,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如提供认知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运动康复等服务,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4免疫系统退化

免疫系统退化会降低老年人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对空间温度、湿度等有一定要求。在老年社区居住空间设计中,尽量做到自然通风、增加绿植来改善空气环境,可以通过设置阳光房的方式,保证老年人有充足的光照时间。

2养老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2.1无障碍设计原则

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出发,步行是大部分老年人选取的出行方式,在社区公园、由建筑物围合成的广场等地点。为了保证出行的安全和便捷,坡路、扶手、防滑路面、公共厕所、楼梯等要作为无障碍设计的重点,在路线上,为了节约老人出行时间,尽量避免复杂的路线分支等;在坡道上,注意垂直面坡道的倾斜度;在路面设计上,保证地面平整、防滑、无反光。

2.2安全性和舒适性原则

在设计公共空间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防止老年人跌倒和滑倒。因此,地面材料应该选择防滑的地板材料,并保持地面干燥。此外,公共空间中的通道应该设计为无障碍通道,确保老年人能够方便移动。为应对紧急情况,公共空间应该配备灭火器和急救箱,并保持通道畅通。此外,公共空间应该提供足够的座位,使老年人方便休息。公共空间的布局应该设计得舒适,以让老年人感到放松和安逸。为了保持老年人的舒适感,公共空间应该提供恰当的温度和通风。另外,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例如提供易于使用的厕所和洗手池。总之,养老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以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和舒适。

2.3趣味适老化设计原则

据调查,大部分老年群体有较强的养生意识,资料显示,75%的老年人喜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锻炼,因此,在老年社区中的娱乐和休闲设施设计中,创新健身的方式,适当地融入趣味性,提高老年社区中公共设施的使用频率。娱乐及休闲设施可以结合儿童乐园的设计手法,针对老年群体的特征及需求,科学进行有效整合,融入有趣的互动形式,加强老年群体间的沟通交流。还可以在娱乐设施中逐渐增加难度,结合游戏中的闯关形式,使得老年人在锻炼的过程中有所突破,打破心理上原有的失落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2.4识别性和可控性原则

识别性是指公共空间具有明确的标识和辨识度,方便居民使用。可控性是指公共空间应该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确保公共空间的安全和舒适度。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符合识别性原则,使老年人容易辨认记忆。设计应该遵循简洁和清晰的原则,如门牌号应清晰地标注在门口,公共设施应有明显的标识,指示牌应简洁明了。此外,老年人需要感受到空间的可控性,以便他们感到安全和放心。这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座位、遮阳伞和其他设备来实现。老年人需要自由地移动,并能在公共空间中自由活动,因此空间设计应该允许老年人自由选择座位和活动区域。同时,公共空间应该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例如安保人员、清洁工人等,以确保公共空间的安全和整洁度。另外,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居民对空间的使用需求和习惯,以确保公共空间的可控性。例如,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功能区域、限制部分活动等方式,控制公共空间的使用,以避免对居民造成干扰和不适。

2.5连续性可识别性设计原则

老年社区公共设施要保证在布局上整体连续性原则上,在功能上做到完整、统一、连续,优化整个社区公共设施服务于用户的作用。由于老年群体的听觉、视觉以及记忆力都有所衰退,认知能力的减弱,使得老年人在整个社区环境中识别能力下降,因此在进行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中要加强标识系统的设计,尤其是在道路系统的规划中,应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引导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活动中,避免老年人迷失方向。

3社区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3.1多样性和积极引导性

在养老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当考虑到居民的多样性需求,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和身体条件。同时,设计应该具有积极引导性,以便居民更好地利用公共空间,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交互动和活动。例如,在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中,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需求设计儿童游乐设施、老年人健身器材等;对文化背景不同的居民,可以设计文化展示区或者休闲读书区。

3.2构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模块化组合

模块化组合分为单一模块组合与多种模块组合。单一模块组合是指将多个相同的模块单体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如将多个商业模块组合,可以形成商业集市。多种模块组合是指使用不同的单体模块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根据老旧社区内公共空间的各种需求,对不同功能的模块单体进行组合,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如将休闲娱乐功能的模块与商业模块相结合,不仅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强身健体等基本需求,还能为居民提供餐饮、购物等服务。调研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内基本分为两种类型建筑群布局:口袋型建筑群与贯穿型建筑群。口袋型建筑群的一端为封闭式,一端紧挨道路,形成“U”字区域,适用庭院模块单体与人文模块单体组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与文化交流的场所。贯穿型建筑群体的两端紧挨道路,交通便利,具有开阔性、人流量大的特点,适用商业景观模块和绿化景观模块组合,以提高社区的经济效益。

3.3娱乐设施适老化设计

娱乐设施要满足老年人日常举办活动、聚会和看剧等一些活动,设置的空间要相对宽敞,要有充足、良好的通风,在墙面安装无障碍扶手,家具布置要灵活,不宜太过紧密,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坐轮椅老人回转的需求。适当融入一些游戏环节,比如设置闯关环节,增加娱乐设施的趣味性,创造一个多元化的活动空间。安装电视或者投影仪设备,为老年人提供观影和看戏剧表演的空间。公共健身器材要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适当降低公共健身器材的操作难度,避免高难度、危险系数大的器械,同时在过高的健身器材的地面安装防护铺垫,做好接触部位的防滑处理,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娱乐环境。

3.4社区公共空间将更加人性化

在社区养老模式下,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将更加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其更加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例如,设立专门休息区、便捷通道、无障碍设施、易于操作设备等等,都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服务。最后,社区公共空间将会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应当注重环保、节能和资源利用。例如,采用绿色材料、节能设备、可再生能源等,都可以为社区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5休闲设施适老化设计策略

构建多元互动的休闲空间,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尽可能多地设置休息空间,休闲休息设施要设置在相对安静的环境,同时在休闲座椅、廊架的周围设置扶手,预留宽敞的流动空间。休闲座椅的角度,保证老年群体休息时的舒适度。休闲设施中添加导视系统,设计辨识度高的导视图标,用简单的图案来予以提示。休闲设施要视线通达,好的视线设计便于照料人员随时观察到老年人的状态,及时给予老年人帮助。

3.6确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模块化单体

根据老旧社区内不同公共空间区域的大小,确立区域内使用单体模块的数量以及大小。针对每个场地的特殊性,选择模块与场地之间的契合方式,如嵌入式模块或复合式模块,再根据其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确立每个单体模块所对应的功能需求。(1)商业模块单体设计。商业模块设计主要是对社区中住宅建筑周边违规搭建的破旧建筑或构筑物进行改造,如凉房、废弃车棚等。在住宅建筑周边区域内重新营建社区商业体,打造市集空间,植入便民服务,满足社区的未来发展。(2)庭院模块单体设计。在社区内部,庭院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强身健体、休憩和沟通的场地。社区居民可以在这个共享空间内更好地提升邻里关系,增进社区居民间的感情。社区围合式庭院模块成为居民参与、方便交流的安全公共场所。(3)景观模块单体设计。绿化景观模块是整个老旧社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模块主要是以植物材料为主,硬质景观为辅,从景观设计中提炼出来,进而可以应用到景观设计中进行组装的各种组装部件。科学的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防尘,良性的循环会为使用者提供美好的户外场地。不同绿化景观构成居住区绿地系统,具有通用性,主要用来协调硬质环境、景观构筑物等。诸多花草树木也被人们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在老旧社区内种植能够激励居民情感的绿植,使其在欣赏景观模块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其内涵。(4)人文模块单体设计。老旧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多样性,活动内容单一,本文提出建设室内文化场所(如文化活动中心)与室外文化场所(如文化广场)。室内文化场所主要针对社区内的居民,在室内场所开展各类社区文化活动,让居民成为社区文化的传承者,有利于促进邻里交往。室外文化活动场所主要作用是对外展示社区文化。人文模块包括文化广场、社区服务点、社区活动中心。在街区中心广场和户外空间增设社区文化活动空间,如文化景观小品、举办文化活动的场所,旨在为居民提供文化艺术氛围,提升社区活力与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

结语

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习惯,提供易于识别和掌控的环境,使老年人在出行时感到安全和舒适。社区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促进老年人与社区的互动和交流,为建设健康、和谐、宜居的养老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闰莹,王亚迪,孙秀涓,郭海霞.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适老化公共设施设计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2,36(04):966-967+991.

[2]张广尊.社区养老模式下城郊旧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更新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3]李蔚萍.基于社区养老模式下老旧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20.

[4]邹雅琢.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公共健身设施设计研究[J].艺术品鉴,2019(23):232-234.

[5]方敏.城市形象战略与公共设施设计的良性互动研究[J].设计,2019,32(17):53-55.

[6]陈香媛.居家养老模式下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9.

[7]王振兴,吴静.河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下城市社区公共设施通用化设计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