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5
/ 2

腹部C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评价

龙贵冬 王美凤(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评价腹部C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3年3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检测,实验组采用腹部CT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梗阻诊断准确率、图像清晰率以及梗阻位置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CT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中有着更高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部CT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准确性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复杂的疾病,其特点是肠腔内物质无法顺利通过或通道受阻,导致肠腔机械或功能障碍。这种疾病发病急、进展迅速,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及时准确地判断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和部位,有利于个体化治疗,缓解肠梗阻,促进肠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过去,临床上曾有20-30%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且肠梗阻的类型和病因也难以明确[2]。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腹部CT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肠梗阻的诊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腹部CT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3年3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6.39±4.29岁。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67.37±5.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具体过程如下: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动态平板透视摄影系统 Luminos  DRF  MAX,嘱病人站立或仰卧进行 X线片检查,以了解病人腹部肠腔内积气、积液及阻塞远端有无气体。

实验组采用GE宝石能谱CT64排CT扫描设备进行扫描。在患者接受扫描前,要求患者仰卧,并进行呼吸引导。扫描范围从胸膈顶部到腹股沟,扫描过程中的仪器参数设置为:导管电压120-140 kV,管电流250-280 mA,层厚5 mm,螺距1.375 mm,层间距0.8 mm,床层移动速度5-10 mm/s。扫描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使用60-100 ml的非离子碘对比剂,通过患者的肘静脉快速注射,注射速度为2.0-3.0 mL/s。注射完毕后35秒后进行腹部扫描,将扫描影像资料发送至仪器配套的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多层曲面重建和平面重建等后处理。最后,由2位有丰富阅片经验的资深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对X线和CT的影像学特征做出最终判断,明确阻塞部位和原因。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检测准确率:主要包括梗阻诊断准确率,图像清晰率,梗阻位置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者间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检测准确率对比

实验组梗阻诊断准确率、图像清晰率以及梗阻位置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组别

例数

梗阻诊断准确率

图像清晰率

梗阻位置准确率

对照组

30

86.67%

80.00%

66.67%

实验组

30

100.00%

96.67%

90.00%

X2

/

4.286

4.043

4.811

P

/

0.038

0.044

0.028

表1两组患者检测准确率对比

3.讨论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急腹症,其发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但病程发展迅速,导致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极差。中晚期结肠癌性肠梗阻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而术前需要明确病因和梗阻部位,这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3]。在临床实践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腹部X线机检查和腹部CT检查。腹部X线机检查通过放射线透视病变部位,构建出二维图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现肠梗阻,其中包括梗阻肠段上方的积气或积液、伴随的肠管扩张等特征。虽然X线检查具有简便、经济的优点,对急性腹部疾病的早期筛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受到了一些局限性的影响,其中包括影像的分辨率受限等问题。相比之下,腹部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影像,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显示出阻塞的具体部位、坏死情况、病灶轮廓等细节[4]。通过增强扫描,CT能够多角度观察病灶,而图像重建技术也能够清晰显示出病灶周围的大网膜、淋巴结、肠系膜、肝脏等结构,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尽管腹部X线机检查在急性腹部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分辨率受限、影像重叠等局限性使得腹部CT成为了更为优选的诊断工具

[5]。腹部CT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影像资料,有助于明确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位置和病因,从而指导临床决策,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更多的帮助。

本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3年3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梗阻诊断准确率、图像清晰率以及梗阻位置准确率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这意味着采用腹部CT技术进行结肠梗阻诊断与定位,相对于传统的腹部X线检查,在确诊梗阻位置、提高诊断准确性和获得清晰影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实验结果的发现表明腹部CT技术在结肠梗阻诊断和定位中具有显著优势,这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为医疗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未星.腹部C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2):218-219.

[2]位永梅.腹部C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12):8-9.

[3]张建林,丁峰.腹部增强CT扫描在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价值及诊断准确率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09):1687-1689.

[4]朱志友,李健康.腹部CT与X线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比较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06):738-739+742.

[5]胡美艳.腹部C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6):35-37.

通讯作者简介:王美凤(1992年-)汉族,女,广西蒙山人,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腹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