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微地形景观设计及灌木施工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道路绿化微地形景观设计及灌木施工要点分析

王立萍

乌鲁木齐市道路绿化管理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城市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造型,有助于优化城市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在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积极意义。现阶段,微地形景观设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优势主要表现为艺术性高、绿化效果好。因此,本文从微地形造型的意义、道路微地形景观设计原则角度出发,分析绿化微地形景观设计及灌木施工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化微地形景观设计;灌木施工

引言: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微地形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设计微地形景观,优化灌木施工要点的方式,有助于丰富城市多元化的景观设计。在此过程中,能够提升城市绿色空间,将城市居住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微地形造型的意义

道路绿化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丰富城市自然景观的同时,与城市园林绿化空间有效组合,实现优化园林景观的目的。一方面通过改变地貌结构的方式,为绿化提供多样性的地形条件。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道路工程土方调配,最大程度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建筑面积逐渐增多,但有效的绿化面积却不断缩小。在有限绿化空间中显著提升绿化生态效益尤为重要,通过栽种灌木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降低噪音的同时避免废弃物的广泛扩散。

2道路微地形景观设计原则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上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紧密结合。所以,在景观造型设计上需要与城市发展、景观整体设计相结合,确保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一方面,微地形景观设计应从先奠定景观的整体意向,依据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周围建筑设施充分了解城市景观整体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再根据道路施工的具体需求,综合考量道路交叉、空间结构等因素,将其有机整合,丰富道路景观内容,增加道路的趣味性和城市道路的美观性。

3绿化微地形景观设计及灌木施工要点

3.1造型设计

对于山丘类景观造型来说,主要是指超过原地面水平高程呈现出地势起伏的状态。通常情况下,城市绿化过程中,绿化微景观中的山丘在55-75平米之间。山丘与山丘之间的距离应高于120米,山丘高度主要依据绿化范围和周围环境进行确定。如果将地形设置为楔形时,有助于实现道路的连续性,不仅丰富地面景观层次性,还能避免噪声、粉尘的扩散,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1]

3.2匹配地形与道路

道路的具体设计上,应根据现有地形采取曲折盘桓的方式,增加彼此之间的连续性,防止出现互不关联问题的出现。道路的曲折性在提高观赏性,满足城市居民审美情趣上有着积极意义,符合城市景观设计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微地形与道路匹配时,避免因过分追求节约而导致整体景观受到影响。应综合考量道路高程与微地形的协调性。对于地形施工,还要充分考虑排水效果,为保证施工效果,尽量在道路施工完毕后再开展施工绿化。在绿化景观的造型设计阶段,需要依据道路的起伏状态,将道路和绿化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

3.3平整土地

依据道路高程、微地形以及整体线性展开用地规划。及时清除绿化场地内的废料、杂草、树根以及多余渣土。将其运送至指定地点。只有栽种植物苗木种植厚度满足绿化要求,才能保证苗木正常生长。做好绿化种植场地的全面检查工作,确认场地内软泥层以及不透水层的含量,如果存在软泥层或透水层时,需要依据设计要求及时处理。

3.4开挖种植穴

开挖种植前,首先需要依据设计图纸展开测量放线工作,通过撒白灰点的方式确认位置,点位采取竹桩、木桩进行标识,简要标明植物名称以及规格大小,在布点完成后再次展开图纸复核工作。其次,种植穴的开挖不仅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还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明确地下管线以及隐蔽埋藏物的具体位置,避免对其他设施造成影响。一旦在开挖过程中碰到未知障碍物时,应立即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采取有效措施,确认未知障碍物,避免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损害。针对开槽后的土壤干燥种植穴,需要采取灌水浸透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最后,在确认种植穴开挖深度与直径上,先进行尺寸大小的测量,使得种植穴大小与种植土球相适应。由于种植穴一般使用的是机械开挖,在大面积施工前需要先试挖,并依据试挖的尺寸对机械开挖器具直径进行有效调整,提升种植穴的开挖质量和水平[2]

3.5选苗

在灌木的选苗上,一方面要依据设计与规范标准对树苗冠幅、姿态以及长势展开全面检测,保证苗木符合标准和要求。检测一般选择抽样检测方法,即每100株检查10株,每一株进行1点的检测。当少于20株时,要做好每一株灌木苗的检测。带球的乔木灌木类,需要在确保土球完整、尺寸合理的状态下栽种。裸根类灌木要先进行切口平整度的检查,保证根系完整。完成种植苗木的选择后,展开系统性调查,避免该类苗木产生病虫害等问题。苗木胸径检测过程中,将检测点与地面位置保持在1.5m。并将该位置作为具体的检测值。当种类与胸径相当时,苗木也要保持外形、冠幅以及高度等外在形状相近的苗木,实现整体的美观性,提高观赏效果。

3.6苗木处理

苗木运输阶段,根据当天栽种苗树数量以及类别制定相应的运输和栽植计划,确保当天栽植数量,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导致苗木干枯等问题的出现。在装车和卸车时,轻拿轻放苗木,防止对苗木造成损害,采取捆绑固定的方式集中保存苗木,做好苗木的覆盖,保持苗木的湿润,避免苗木水分蒸发而出现苗木死亡现象。如果运输到现场的苗木当天无法全部栽种完的情况下,应在现场以假植的方式处理剩余的苗木,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完成施工种植点的考察后,才能正式展开苗木种植。在种植前应做好人员、水源以及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带土球的苗木种植前将土球上的布衣和可降解包装有效去除。如果包装物为草绳,无须去除,即可栽种。当苗木在栽种时,需要借助大型机械设备,施工重点在于保障施工安全,防止苗木被机械设备损伤。采用分层踏实的方式回填。值得注意的是,栽植苗木的整体线应保持顺直性,符合审美要求。当栽种场地存在障碍物时,则可灵活调整。树高且胸径较大的苗木,应在栽种后进行支撑,一般可以选择三角支撑或四柱支撑方案。常绿类支撑高度应高于树木主干的2/3,落叶类苗木的支撑高度则应高于主干的1/2.支柱需要埋入土中20—30cm的位置。与苗木相连接的苗木支撑点通常位于苗木的主干位置,在连接位置绑扎牢固[3]

苗木栽种后,在种植周围设置相应的围堰,高度保持在15cm左右,避免因浇水而出现苗木损坏。与此同时,为防止储水围堰被水冲坏,需要在围堰内部放置相应的缓冲垫。苗木养护与浇水工作的重点在于发现苗木倾斜时,应及时将其扶正,展开加固处理。依据图纸以及施工规范做好养护工作,浇水灌溉量需要符合植物成活和生长要求。强化病虫害防治,有效控制苗木发生突发性病虫害。依据苗木实际生长状况定期施肥和增加营养液,保证苗木能够茁壮成长。

结论:总而言之,对于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来说,地形造型的设计尤为重要。地形造型的处理影响着整体绿化效果。因此,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地形景观设计的优势,不断提高城市自然景观绿化的覆盖范围。保障绿化效果的同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姝淼,张恒.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1,44(04):69-70.

[2]张凡.高校交互式“悦”读空间景观设计——软质景观设计[J].西部皮革,2020,42(14):26-27+37.

[3]王新云.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