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生对医疗伦理问题的认知与处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护理学生对医疗伦理问题的认知与处理策略研究

张俊楠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  要: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医疗伦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医学有着天然的人文性,这一特性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削弱,反而更加凸显。对护理专业学生加强医疗伦理问题教育,不仅是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就护理学生对医疗伦理问题的认识进行了探讨,以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  医疗伦理  处理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在当前的社会生活当中,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同时还要有着较高的伦理知识水平。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医疗伦理的认识水平,是当前医学院校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护理学生加强医疗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医疗工作中的医患关系是医疗伦理的重要来源。因为医疗行为的抓也行,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而且这一过程涉及到病人的很多隐私。在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医护人员充分尊重病人,把病人放在首要位置,以高超的技术、良好的道德素养赢得病人的尊重和信任。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医疗伦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对护理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以及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在医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人文关爱精神、医德修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伦理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等,具备较高的医疗伦理综合素养。

  二、医疗伦理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转变的还不够充分。教学是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医疗伦理的教学中,两个主体在认识上都有偏颇。教师对医学专业课较为重视,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专人负责,但是对医疗伦理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将其简单地视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补充。殊不知它是理论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作用范畴。

  2.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还有差距。目前医疗伦理学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课堂教授学生理论、原则和规范,也结合实际讲,但结合实际是以举例子的方法,来证实这些原则和规范的正确性。教学的目的也局限于让学生机械的掌握这些原则、规则。

  3.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社会上的医德医风中的种种不正常现象使得传统的医德课难以自圆其说。学生原本就对简单的理论说教缺乏兴趣,与医疗实践脱节甚至相悖的说教更加会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加强护理学生医疗伦理观念的策略

  1.转变教学思想,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在医疗伦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客观分析行动导向教学内涵、优势等,以医疗伦理工作过程为切入点,客观分析卫生职业院校医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认知水平等,要围绕教学内容,以医疗伦理事件为中心,引导学生探讨生命伦理问题,比如,器官移植、临终关怀,在具体化情景深刻体验医学实践过程中生命伦理知识的具体化应用,便于学生将医疗伦理课程知识学“活”。

2.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作为学校,要根据医学理论课程具体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主体参与式教学方法等应用,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动导向教学作用。作为教师,不要过多干涉班级学生讨论,客观评价学生讨论情况,进一步补充医疗伦理章节教学内容,促使主动参与式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行动导向教学相互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有限教学时间利用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在应用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实践,以理论教学为切入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

3.加强课程考核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对课程的考核体系进行全面改革,考核内容主要是伦理分析、伦理决策、伦理评价、语言沟通、团体合作等综合能力,以及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与人文关爱精神;考核标准由行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并征求学生建议。考核方法上,改变单一的通过试卷考核、以分数高低判断学习效果的现状,等级制加评语取代分数考核;小组考核、课堂表现等开放式考核代替闭卷考试;探究问题的深度与广度、思维的发散性与创新性考核取代标准式答案、定向思维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工作页的制作使过程考核易于操作。
  四、结语

现代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较高的医学道德和伦理学水平。医疗伦理道德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实现护理专业学生整体道德伦理素质的提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怀中.现代科技伦理学概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2]高崇明.张爱琴.生物伦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郑宗秀.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4]李春秋.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张悦.从麻木到复苏——对医学人文关怀的关注与期待.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8).
  [6]许小凤、惠礽华.论医疗行为中的职业冷漠与人文关怀.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
  [7]张俊.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