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电力工程建设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高瑞

安徽力合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也在加快。清水混凝土作为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全新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被广泛应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使用,可以避免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提升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奠定基础与保障。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类新型施工材料与技术也随之涌现并得到广泛应用,清水混凝土即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新型混凝土施工技术,其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表现出明显的简化工序、提升装饰效果等优势,同时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一次成型工艺,无需再次进行修补,减少施工量和降低成本,施工效率大幅提升。由此,对电力工程建设中使用清水混凝土技术的方法要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清水混凝土概述

清水混凝土是现代电力工程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清水混凝土具有较强的装置效果,也可以成为装饰混凝土,是电力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手段。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手段,保证施工的效果,减少任何涂装、贴片、石材等材料的使用,是满足现代化节能减排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效果和质量,可以加强清水混凝土的防水、防潮效果,可在混凝土表面设置防水保护膜。在电力工程应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后,不需要其余装饰材料的使用,就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工程的装饰美观性。在现代化电力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清水混凝土构造装饰设计,在拆模之后保证装饰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清水混凝土的建设质量。在今后的发展中,电力建筑工程要不断对施工精准度、施工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保证材料的质感和美感。

2电力工程建设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2.1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是电力工程中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重要施工方法。它的实际应用涉及以下关键步骤:首先是模板的选择和制作。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木质模板、钢模板或塑料模板等。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制作,确保模板的尺寸精确、平整和牢固。其次是模板的安装和支撑。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将预制好的模板进行安装,并通过支撑和调整,保证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垂直度。接着是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当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通过振捣操作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使混凝土更加紧密和坚固。最后是模板的拆除与保养。在混凝土凝固后,需要及时拆除模板。在拆模过程中要注意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保持其养护状态。拆模后,还需要对模板进行清洁、修复和保养,以便于下次施工使用。模板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电力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影响。精确的模板制作和安装,以及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和模板拆除,都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同时,科学的模板管理也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并降低施工成本。

2.2清水混凝土在电力工程中梁板柱结构的应用

电力工程中很多位置需要放置大量的设备,例如配电室、电容器室等,这些设备都关系着电能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技术人员用清水混凝土来浇注梁板柱,使内部的结构更充实,外表光滑,整体效果更加匀称。在实际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将施工缝、收缩缝等缝隙必须和明缝的位置一致,并确保同一个房间中的主次梁的排序规整,符合要求。梁板柱结构的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对模板的要求比较高,首先要保证模板的强度和表面的光滑度符合施工要求,特殊地进行拼接缝的处理,保证转角和预埋件的结合符合相关要求,并在其表面涂抹上隔离防护剂。技术人员在进行模块的分类与施工时,务必要保证模块的整齐效果,减少拼接缝的施工,尤其是梁柱节点的施工,需要进行特殊的质量控制。在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需要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进行连续的浇筑。浇筑成型后,混凝土表面的颜色是均匀的,而且手感非常光滑和细腻,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以及美观效果。

2.3混凝土运输技术要点

在电力工程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过程当中,混凝土运输方式与泵送时间同样是一项十分关键的问题。该工程当中,我们的施工者所必须考虑的原因比较多,它不仅要求对混凝土的泵送方式与运送路线进行同时考察,而且也需要结合浇筑环境等因素,适当调节混凝土配比。而反过来,则该电力工程建筑的施工流程非常合理。在建筑砼构件的浇筑方面,在运输方面会对浇筑效果有很大影响的原因大致有二点,其一为运送的路线,其二为运送的方式。在此时可进行以下几点操作。第一点,有关管理人员要在混凝土运送项目的实施期间,提出具体的运送方案,并根据这一方案进行模拟实验的操作,最后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历时最短、损失最小的最佳运送方法。在混凝土运送的过程当中,要尽量的缩短进行建筑材料的搬运,并在抵达前和施工现场的有关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做好适当的衔接操作,以保证混凝土材料可以顺利有序的进入施工现场,按时完成后续施工内容。

2.4安全管理策略

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安全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项策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不仅关乎工人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首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预案,明确各种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明确每个人员的安全责任,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其次,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风险和事故案例,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此外,加强安全监管和检查。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条件符合标准和规范。最后,加强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组织调查,找出事故原因,总结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结语

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十分关键。除了注重施工质量管理,管理人员还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以技术手段提升质量控制,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标准。规范的工程技术管理和有效的质量控制可提升施工企业生产力,支撑经济效益增长,也可积极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稳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颖浩,孙德峰,姜恒力,等.关于电力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0):258-259.

[2]任小凤.电力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砖瓦,2021(7):2.

[3]薛满昌,王帅众.关于电力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休闲,2021(3):1.

[4]魏斌建.电力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2):170-174.

[5]叶康.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20):143-145.

[6]张本学.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4):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