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DCA循环降低外科患者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应用PDCA循环降低外科患者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率

刘明忠

甘谷县人民医院  甘肃天水 741200

摘要:目的:比对并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外科患者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100例来自我院近一年间诊治的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患者并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50。观察组选择使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护理,n=50,对两组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相较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满意度(P<0.05);同时观察组的的患者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外科患者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率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采纳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泌尿道感染;外科

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是指插尿管以后出现的泌尿道感染[1]。因为尿管本身属于异物,容易附着细菌,并且损伤尿道粘膜,再加上尿道因为插着尿道,没有尿液起到冲刷作用,所以容易诱发泌尿道感染[2]。泌尿道感染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外科患者导尿相关的护理方法的探索需要得到重视,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上探究出新的有效的干预护理模式是提升患者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3]。基于此,本文对相关病例进行了选取,旨在探究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外科患者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率的影响。现将研究内容汇编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100例来自我院近一年间诊治的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患者并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50。观察组选择使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护理,n=50。受护者的总年龄分布为32-80岁。对照组男性对象占26例,女性对象24例,计算所得平均年龄范围为(56.96±3.58)岁,观察组中男性对象占25例,女性对象25例,计算平均年龄范围为(57.03±3.35)岁。经统计检验发现,两组受护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占比等资料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分组可以进行后续测试。

1.2  排纳标准

纳入标准:①受护者皆为于本院外科患者;②受护者或受护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充分了解并签署了本次研究相关协议。

排除标准:①受护者合并有严重影响泌尿系统功能的疾病;②患者认知功能有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对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知识的常规指导、日常生活饮食指导、健康知识基础教育、病情监测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的教育指导,基本护理和用药指导。监测相关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循序渐进的原则供应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

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护理。(1)Plan:医疗专业人员自行组织形成小组,规范各步骤的流程与执行,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及操作知识进行培训,定期展开研讨会,总结问题并向下执行实施。(2)Do:每日使用碘伏消毒外尿道口,让患者多喝水,避免导管堵塞、弯曲和压缩,导尿袋放置位置要合理,注意尿液颜色。保持排水通畅,防止逆行感染,鼓励患者多喝水和训练膀胱功能。(3)Check:定期展开研讨会,自查组内护理执行情况,及时改进发现的问题。(4)Action:总结检查发现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关的应对方法或措施,向下实施并检查效果,并保持以上步骤的循环。

1.4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对比两组受护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通过请受护者填写我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水平自我评测调查问卷,从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护理效果等多方面请受护者参与评分,根据评分填写情况对受护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评分采取百分制,其中,非常满意≥90分,89分≥基本满意≥60分,59分≥不满意≥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数+基本满意数)/总数×100%。

(2)对比两组受护者的护理后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的观察指标数据录入进SPSS23.0中,对计量资料进行表述时,选取()与t检验获取结果;对计数资料进行表述时,选取(%)、χ²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受护者的自我评估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情况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水平(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满意情况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50

22(44.00)

27(54.00)

1(4.00)

49(98.00)

对照组

50

10(20.00)

31(62.00)

9(18.00)

41(92.00)

X2

-

-

-

-

7.111

P

-

-

-

-

0.008

2.2  两组受护者的护理后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后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泌尿道感染情况比较[n(%)]

组别

n

差错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

50

1(2.00)

对照组

50

8(16.00)

X2

-

5.983

P

-

0.014

3讨论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指插入导尿管后,导尿管周围的尿路受到感染,这种感染常常由细菌进入尿道引起,如果导尿管插入时操作不正确,可能会引起尿路感染[4]。确保在插入导尿管前进行适当的清洁,并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避免引入细菌,长期滞留导尿管会增加感染的风险[5]。尽量减少导尿管的使用时间,根据需要及时拔除,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定期更换导尿袋、勤洗手等[6]。Pdca循环管理是护理新理念的一种体系,能够从多角度、多学科、多思维的方向共同作用于受护者的护理,改善护理水平。在本次研究中,针对受护者采取了常规干预护理和Pdca循环管理的两种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的受护者在Pdca循环管理后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受护者护理后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也是观察组的受护者更低(P<0.05)。证明了Pdca循环管理在受护者的预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受护者的预后效果提升有着显著帮助,同时有效提升了受护者的护理后康复情况,大幅度改善了受护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导尿相关的临床效果差异得出了结论,Pdca循环管理带来了更好的预后效果,大幅度提升了受护者的护理有效情况,同时有效提升了受护者满意程度,对改善受护者的预后情况有重要帮助,值得临床重视推广。

参考文献

[1]彭东东;陈丽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05):761-765.

[2]吕迪;刘广;肖荆.预见性护理联合导尿管追踪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泌尿系统感染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3):143-146.

[3]徐慧慧;石圣洁;李浩洁.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1):121-123.

[4]骆媚芬;郑蓉婷;李娟;陆妹.泌尿道感染患儿陪护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现状调查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6):10-14.

[5]孟繁迪.集束化干预在预防导管相关泌尿道感染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3):139-141.

[6]王慧芳;何惠玲;陈培玲;洪建东;谢小雁.预防性护理在泌尿系感染患儿抗菌药物治疗期间的效果[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10):1846-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