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水闸与泵站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2

中小型水闸与泵站施工技术分析

黄艳

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

摘  要: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小型水闸与泵站的施工技术,首先阐述了设计原则与施工要求,强调了在设计和施工前准备阶段的重要性。接着,深入讨论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土石方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金属结构安装及机电设备安装,并特别强调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文章对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验到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小型水闸;泵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中小型水闸与泵站设计原则与施工要求

1.1 水闸设计原则

水闸作为调节河流、控制水位、保证灌溉的重要水利设施,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要基于准确的水文地质数据和流域特征,确保水闸的设计能够满足最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需求。设计原则应强调结构的稳固性和耐久性,避免因水力冲刷或土体沉降造成的损坏。水闸的开闭机制需要灵活可靠,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同时,考虑到维护和运营的便利性,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复杂的结构和机械部件,确保日后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简便快捷。另外,为了减轻水闸对环境的影响,应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并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比如设置鱼道等生态通道,保护水生生态。

1.2 泵站设计要点

泵站的设计同样需要综合多个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确保其进水能力和排水能力能够满足工程需求。这就需要对流域的水文特征和用水需求进行精细分析,确保泵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最佳性能。在泵站的结构设计上,应注重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保证机组的合理布局,确保各项设施有充足的操作空间和维护通道。同时,考虑到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有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都需要选用高质量产品,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运行。此外,为了提高泵站的能效,应优选高效节能的泵机和驱动设备,合理设计管网,减少能量损失。

1.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地调查,了解地形地貌、土质条件和周边环境,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准备必要的施工材料,确保所有准备工作都符合施工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团队还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培训,确保每一位工人都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此外,施工前还需制定严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控制方案,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 中小型水闸与泵站施工过程关键技术分析

2.1 土石方工程

土石方工程在水闸和泵站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在进行土石方工程时,首先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地调查和分析,确保工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土方开挖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避免过挖或不足,确保基坑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造成地下水位的变化或邻近建筑的损坏。同时,土方工程还涉及土方的运输和堆放问题,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运输路线和堆放区域,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

2.2 混凝土结构施工

混凝土结构是水闸和泵站工程中的主体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混凝土施工前,需对模板、钢筋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混凝土浇筑时,要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空洞或蜂窝状。在混凝土养护阶段,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度,防止其过早干燥导致的裂缝。此外,混凝土结构施工还要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

2.3 金属结构安装

金属结构在水闸和泵站工程中主要用于支撑和连接,是确保工程稳定性的关键部分。在进行金属结构安装时,首先要对构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切割,确保其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所有连接点牢固可靠,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的结构不稳定。同时,还要对金属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安装完毕后,还需对金属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验,确保其性能满足工程需求,为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提供坚实的保障。

2.4 机电设备安装

机电设备的安装是中小型水闸与泵站施工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运行效能和安全稳定性。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之前,需要对所有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完好无缺。安装过程中,要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准确安装,确保设备的水平和垂直度满足要求,连接部位紧固可靠。对于泵站中的泵机设备,更需要注重其与管网的连接,保证系统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水或空气进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在设备调试阶段,要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确保设备达到设计要求,运行平稳可靠。此外,对于电气设备的安装,要特别注意线路的布置和接线,确保电气系统安全,避免短路或漏电现象发生。

2.5 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施工现场,要设立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工地进行全天候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对于施工人员,要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确保他们熟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中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3 中小型水闸与泵站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3.1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水闸和泵站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从土石方工程开始,就必须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质量标准。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规程进行作业,对关键部位和难点工程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和机电设备安装等关键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验收,不达标的部分必须及时返工修复,确保整体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控制,防止恶劣天气和其他外界因素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3.2 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验

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验是确保水闸和泵站工程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一阶段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结构稳固性、材料质量、设备性能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对于水闸的密封性和泵站的运行效率,更是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收,确保其满足长期运行的需要。质量检验工作需由专业的检测机构和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来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所有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整个工程的质量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

3.3 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建立

建立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对于确保水闸和泵站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从管理制度、人员培训、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首先,要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质量责任,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格局。其次,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控制能力。再次,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最后,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形成良好的质量控制氛围。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确保中小型水闸与泵站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严格的设计原则遵循、精细的施工过程控制以及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建立。笔者认为,通过提升设计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实现工程质量长期稳定的根本途径。未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以确保水闸和泵站工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郭璐璐.泵站水闸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技术管理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1):195-196.

[2]程跃军.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6):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