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2
/ 2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护理体会 

于淑萍

山东省德州市立医院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护理体会 。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21.04月至2023.04月到医院诊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选对象共8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常规护理,n=42)与研究组(血管内介入治疗+综合护理,n=42)。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在心率与肺动脉压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综合护理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综合护理;肺动脉压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危重症,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速度快、病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故尽早诊治疾病对于挽救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受疾病影响,患者易出现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疾病治疗,故需配合护理干预。鉴于此,该研究就血管内介入治疗及护理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21.04-2023.04为研究时段,抽取此时段内进入我院且临床症状有急性肺栓塞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23:19;最大年龄者76岁,最小年龄者40岁,均值年龄为(56.34±7.21)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4:18,年龄最大者76岁,年龄最小者41岁,均值年龄为(56.42±7.35)岁。对比两组的各项资料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展开血管介入治疗+综合护理,详细方法为:

(1)血管介入治疗:借助血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和穿刺部位,对穿刺部位做好常规消毒和麻醉处理后,使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健侧肘正中静脉或股静脉,置入血鞘管,确保导管和导丝通过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到达肺动脉,插入猪尾造影导管,对肺动脉进行血管超声造影,精准定位栓塞,评估栓塞严重程度,借助导管导丝轻轻扭转和推拉猪尾导管以打碎血栓,确定血栓打碎后注入4000U/kg的尿激酶和20mL的0.9%氯化钠溶液。0.5h后再次进行血管造影判断血栓溶解状况,若肺动脉内血栓未溶解,需实施球囊扩张术以恢复肺循环血流状态;对于血栓完全溶解的患者,需撤除导管,术后每天静脉输注40万U的尿激酶2次,每天皮下注射5000U肝素2次,7天后复查。

(2)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护士主动与患者接触,了解其心理状态,寻找负性情绪出现的原因,强调情绪稳定对病情康复的积极作用,引导其通过移情法、心理暗示法、音乐疗法等方式调节心理状态,并列举医院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治疗信心。②临床症状护理:对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症状者,给予其高流量吸氧;针对胸痛者,可通过深呼吸、局部按摩、止痛药物等方式减轻痛感。③介入护理:介入治疗前,协助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帮助其建立静脉通道;介入治疗期间,动态监测和记录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体征的变化情况,关注面部神情,通过聊天、肢体接触等方式减轻紧张情绪,确保介入治疗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后,仔细观察体征、肢体血循环状态等,重视并发症预防,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干预效果:包括心率和肺动脉压。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验证;计数资料用(%)表示,x2验证;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的结果能发现,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心率及肺动脉压更低(P<0.05)。

1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肺动脉压(mmHg)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2

116.85±14.32

81.29±10.63

46.58±10.24

23.17±5.03

对照组

42

116.57±14.23

87.42±11.35

46.39±10.26

30.45±7.11

t

-

0.090

2.555

0.085

5.417

P

-

0.929

0.013

0.933

0.000

3 讨论

急性肺栓塞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变异、不良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等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2]。急性肺栓塞是一种较为凶险的疾病,若未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安全,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加强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及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既往临床对急性肺栓塞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但效果不理想。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新手段,其借助导管深入病灶部位,在导管作用下能直接击碎和清除血栓,恢复肺动脉血流状态,改善肺循环状况,降低肺动脉压,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综合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身心特点等综合评估其实际状况,充分了解内心真实感受及护理需求,制定全面性、综合性的护理措施[4]

。通过心理护理,有利于舒缓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以乐观心态面对治疗;加强临床症状护理,有利于改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为介入治疗创造条件;加强介入护理,有利于确保介入顺利完成,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该研究发现,研究组较对照组,其心率及肺动脉压更低,这表明血管内介入治疗+综合护理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综合护理有利于恢复肺动脉血流,改善肺灌注量,降低肺动脉压,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新,石金河,陈希妍,等.阿替普酶联合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清指标的影响[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3,15(07):1151-1155.

[2]摆菲菲,白卓敏.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呼吸内科肺栓塞护理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1):184-185.

[3]周登峰,曾海波.DSA引导下介入综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22,52(04):402-404,411.

[4]杨冬梅.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S1):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