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俯卧位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方案对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2
/ 2

不同俯卧位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方案对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于丽

灵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甘肃 平凉  744400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俯卧位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对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XX医院2022.3-2023.3收治的80例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数字抽签法,平均为两组,对照组纳入40例应用单独俯卧位通气,观察组纳入40例应用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通气,比较两组不同卧位对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在联合前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后观察组Pao2/FiO2、PaCO2指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显著,值临床大力发展。

【关键词】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ARDS;肺通气功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因病死率高而倍受关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繁多,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呈现出急性疾病呼吸窘迫及用常规氧疗方式难以缓解的低氧血症等,伴有胸闷、咳嗽等症状[1]。早期临床为改善呼吸窘迫患者采用俯卧通气,对病死率有良好的改善,但长期处于俯卧通气的患者,会诱发压疮、气压伤、肺不张等风险,严重影响疾病预后[2]。因此,对ARDS患者选取合理体位对其肺通气功能的影响起重大意义。本次研究选取XX医院2022.3-2023.3收治的80例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俯卧位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方案对其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现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XX医院2022.3-2023.3收治的80例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抽签法划分,对照组纳入40例患者(单独俯卧位通气),观察组纳入40例患者(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通气)。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22,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1.50±3.1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23,患者年龄在19-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2.00±3.7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2023)》[3]中ARDS患者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难以自主配合研究者;(2)有其他合并类型的严重性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单独俯卧位通气。对患者头部侧偏左或右方,再进行身体部位侧偏一方,放置翻身垫于患者背部,护理人员手臂紧贴患者躯体,进行上拉翻身,翻转头部至一侧呈俯卧后,上下肢采取软枕铺垫,俯卧2小时。

观察组: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通气。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更换患者体位为平卧,头部抬高,降低足部,身体保持20°-30°的倾斜,置于防滑垫在病床周围,持续2小时回归平卧状态。

1.3 观察指标

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包括: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气氧浓度(PaO2*Mpaw,Pao2/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联合前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后观察组Pao2/FiO2、PaCO2指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1。

表1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mmHg)

组别

例数

Pao2/FiO2

PaCO2

联合前

联合后

联合前

联合后

观察组

40

141.50±20.15

179.35±25.49

65.85±12.64

57.16±14.47

对照组

40

142.51±20.19

154.67±23.34

66.48±15.46

64.24±13.49

t

\

0.224

4.516

0.200

2.263

P

\

0.823

<0.001

0.842

0.026

3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非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双侧胸部影像学混浊伴严重低氧血症[4]。据研究显示,10%的ICU患者和23%的机械通气患者符合ARDS标准,该调查是在冬季病毒季节进行的,虽ARDS 患者在俯卧位通气后可恢复或接近正常的肺功能,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肌肉无力、功能失调或严重疾病的心理后遗症等功能限制。随着医学理论的不断进步,研究学者们发现俯卧位通气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通气后,Pao2/FiO2、PaCO2指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由此得出,俯卧位通气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通气,对改善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有显著作用,由于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在常规卧位德基础上处于一个头高脚底位,避免患者长期吸入异常氧浓度而出现腹部等压力,同时增加了功能残气量和顺应性,充分促进肺功能指标的恢复。

综上所述,俯卧位通气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更佳,符合临床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 齐艳丽,张黎. 不同俯卧位联合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方案对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及呼吸力学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23,40(2):180-182,186.

[2] 王超群,王茜,邱丽娜. 手术室反向特伦德伦堡伯格卧位对术后低氧血症、误吸和住院时间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4):2413-2414.

[3]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宁波诺丁汉大学GRADE中心,孙同文. 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2023)[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0):1304-1318

[4] 崔娜,赵亚娟,李伟,等. 通腑泄肺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因子及肺动态顺应性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22,31(2):304-307.

[5] 周晶晶,汪超阳,王惠,等. 宣肺渗湿汤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通气及血清PCT水平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