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运动疗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3
/ 2

头针运动疗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

王哲  张考生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头阵运动以及电针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近两年本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患者进行医学调查,基于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进行两组划分,有电针治疗的单一治疗组以及电针、头针联合治疗的实践治疗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总结最佳治疗方式。结果:单一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为82.9%,小于实践治疗组91.3%,p<0.05;治疗结束,实践治疗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项目均值(85.63±2.63)mg/L、C反应蛋白项目项目均值(8.44±0.32)μg/L、肿瘤坏死因子项目均值(1.13±0.05)ng/L,均优于单一治疗组(100.33±1.67)mg/L、(15.28±0.34)μg/L、(1.52±0.44)ng/L,p<0.05。结论:临床领域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要重视头针运动疗法和电针的结合,更好地缩短患者恢复健康时间,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

【关键词】头针运动疗法;电针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我国人们生活节奏的迅速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几率与日俱增,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发展为影响到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备受医学领域内的工作者关注。分析此种疾病的机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慢性劳损以及退行性改变的因素影响,患者更多体现出腰腿疼痛以及腰椎部位的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为此分析教此种疾病的有效诊治方式,本次调查中尝试引进头针运动疗法联合电针治疗的模式,同时把140例患者当作分析对象,针对性开展如下报道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40例患者均在医院接受诊治,满足中医病症判断标准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判断标准,患者存在慢性腰部劳损情况或者腰部受寒情况,利用CT诊断患者脊柱有生理性弯曲变化,活动受到阻碍,其患病部位有放射痛的现象。这些患者均愿意加入调查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有骨结核疾病的患者、伴随呼吸功能障碍或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不能主动参与医学观察的患者。给予患者进行等数量分组,有单一治疗组与实践治疗组,前组70例患者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6、34例,最小年龄是38岁、最大年龄是66岁,均值(47.52±3.50)岁。最小病程是2年、最大病程是9年,均值(4.13±0.75)岁。后组70例患者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5、35例,最小年龄是40岁、最大年龄是69岁,均值(49.11±1.24)岁。最小病程是3年、最大病程是11年,均值(6.24±3.22)岁。互相比较信息资料,p>0.05,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1.2方法

对单一治疗组患者引进电针疗法,明确患者接受治疗的穴位,有大肠俞、委中、环跳、阿是以及肾俞,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身体呈现放松状态,引进75%的酒精进行基础性消毒,以最快的速度进针,之后以得气为度对患者加以提插捻转【1】。选取电针设备,型号是C6805-1,频率记作15Hz,基于患者耐受力针对性调整。每个星期诊治三次,每次诊治半小时;对实践治疗组患者另外引进头针疗法,选取患者身体接受头针诊治的穴位,有顶中带、顶颞后斜带上1/5、顶枕带中、顶颞前斜带上1/5【2】。之后是具体操作,指导患者保持坐位,利用75%酒精,平刺25度夹角科学进针,对帽状腱模下层加以刺入。对顶中带和顶颞后斜带上1/5刺两针,在两针中点增加穿刺一针,之后对顶枕带中以及下1/3实施排刺,对两针的距离保持为1寸适宜。若患者有下肢疼痛明显的情况,添加顶颞后斜带上1/5进行接力刺两针。在患者有下肢乏力的情况时,进行顶颞前斜带上1/5进行接力刺两针。最后医师指导患者应关注腰部的自由活动,间隔10分钟采取5分钟的行针干预,留针时间共计半小时,每个星期三次,共治疗三个星期【3】

1.3观察指标

引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分析,无痛记作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感越强;引进骨科协会对腰椎功能障碍加以分析,障碍程度和分数之间有正比关系【6】;以腰椎功能障碍的分数为基础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好转率=[(诊治之前分数-诊治之后分数)/(29-诊治之前分数)]×100%,且好转率大于等于75%记作优、好转率处于50-74%之间记作良、好转率处于0-49%之间记作差。引进ELISA检验试剂盒对患者的口服静脉血进行测量,有白细胞介素-6项目、C反应蛋白项目和肿瘤坏死因子。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疼痛感与功能障碍评估

尚未治疗,单一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功能评分均值(7.33±1.42)、功能障碍评分均值(13.02±3.24),实践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功能评分均值(7.02±2.33)、功能障碍评分均值(12.30±1.37),两组患者疼痛功能评分与功能障碍评分之间p>0.05。治疗结束,实践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功能评分均值(1.12±0.63)、功能障碍评分均值(22.80±2.50),均优于单一治疗组(1.86±0.74)、(20.21±0.25),p<0.05.

2.2统计治疗好转情况

单一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为82.9%,小于实践治疗组91.3%,p<0.05,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效果 [n(%)]

小组

优良率

实践治疗组

20

44

6

64(91.3)

单一治疗组

18

40

12

58(82.9)

X2

16.204

p

p<0.05

3.讨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被理解为腰纤维环破裂症,基于现代医学的视角,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发作和腰椎间盘部位的纤维环所受压力不均衡存在一定关系,或者机体有长期劳损的情况或者受寒情况,使得机体的腰椎间盘部位有退行性变化,造成机体的纤维环有所破裂。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归纳为腰骶痛、痹症或者腰腿痛等体系,基于《素问·痹论篇》的内容,中医学视角判断风寒湿作为引出患者腰部经络不够通畅的关键因素。并且气滞血瘀会引出机体腰部气血的实际运行匮乏通畅性、肾亏体恤引出机体腰部有濡养不足的问题。较多实践能够明确,针灸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起到显著成效,尤其是电针作为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已经得到医学界绝大多数专家和学者的认可。在单一治疗组的实践中,引进电针模式,对患者能够达到即刻止痛的效果,且远期镇痛效果也是可观的。电针使得机体受到电刺激,降低了机体肌肉痉挛的程度,对患者的血液循环起到改善作用,加快炎症介质高效率吸收,全方位增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成效。

【参考文献】

[1]曹成哲. 医用三氧盘内注射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61+68.

[2]苏斌. 比较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7):121-122.

[3]夏循富,周凌云. 改良侧卧体位和俯卧位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3):115-1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