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之路径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3
/ 2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之路径刍议

巫建辉

       福建省宁化县文体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其中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振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层群众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意义以及两者关系,然后主要着重探讨基层群众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文章有助于提升相关工作者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相应路径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提升,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路径分析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和支持。一方面,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和传承当地特色文化、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养等多方面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内涵。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支持,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推动了乡村文化繁荣。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培养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如下。

一、引导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挖掘地方特色文化

乡村振兴需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传统戏曲演出、民俗展示等,引导基层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感。如,客家文化中每年都有庙会、丰收节等民俗,还有一些抬故事的习俗,让一些幼儿装扮成为古代人物在节日展示。这些民俗与活动使古老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在年轻一代中播撒了传统文化的种子。我们文化建设工作者要深入群众,在了解这些习俗与活动的同时,做好记录,并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下对此加以创新与发扬光大。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乡村之间存在较大的地理和文化差异,由于受各方面差异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地区乡村共同形成了我国多元化的特色文化。因此,建设基层群众文化首先要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当地文化,又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的创新与改进,从而提高基层群众对当地特色文化的认可度。在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组织下,能够有效提升文化吸引力。对此,从事乡村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可以在了解当地群众生活习惯、喜好及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特色文化的挖掘与发扬。为了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可以组织群众参与多样化文化活动,包括山歌竞赛、民族舞竞赛等多种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竞赛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让群众参与到文化竞赛活动中是最有效的提高基层文化建设效率的途径。

二、推广现代文化形式,加强文化教育培训

乡村振兴需要推广现代文化形式,如电影、音乐、舞蹈等,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培训,让基层群众接触到更多的现代文化形式,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文化教育培训,包括提供文化知识普及、技能培训等。如,客家美食文化中的小吃文化,通过开展各类小吃制作培训课程,提升基层群众对客家美食的认同,同时解决地方就业问题,促进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为了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相关部门要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在开展文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人才培训与教育工作,不断扩大和优化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对此,当地政府需要提供充足的资金为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支持。同时,政府还需要为人才培养活动提供场地支持。在政府的全面支持下,能够确保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在进行人才培训与教育工作时,政府要将群艺馆与文化馆的相关人员列为优先培训对象,通过少数带动多数起到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此外,为了加大培训与教育力度,当地政府可以积极与地方艺术团和相关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并形成合作关系,定期邀请艺术专家或当地学校教师到基层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为实现基层文化建设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三、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才。如今,农村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年轻人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大多择城而居,导致在农村地区难以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缺乏文化建设人才。因此,相关部门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自愿留在农村,并为农村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在相关部门的组织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能够充分调动出年轻人对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对此,相关部门在建立和完善人才保障制度时需要从营造氛围和提供就业机会两方面共同入手。

一方面,当地政府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返乡创业的优秀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当地政府还要起到合理调配人才资源的重要作用,确保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动符合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政府对优秀人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能够充分发挥出各个人才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为优秀人才提供就业与创业机会。当群众能够在建设家乡文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时自然会提高群众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政府的支持下,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就业问题对优秀人才的不利影响,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四、重视文化设施的维护保养,建立健全文化服务制度

基层文化站要提高对文化设施的维护与保养。通过延长文化设施使用寿命能够充分发挥出相关设施设备对提高文化建设效率的促进作用,避免由于相关设备受损而影响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在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时要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大力弘扬传统的大众优秀文化,还要充分挖掘出当地特色文化。通过对多种文化形式进行创新与融合能够营造出有利于进行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其中,农村地区群众接受度最高的文化传播方式是文艺演出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能够实现文化精髓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有效融合,从而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建立和完善文化服务制度有利于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基层文化站在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健全文化服务制度。通过对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创新与改进,能够有效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存在文化制度不健全,文化设施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基层文化站首先要完成文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能够得到制度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是现阶段农村振兴规划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给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一定难度。为了加快基层文化建设进度,使得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要提高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在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文化建设策略引导下,能够不断缩小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地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群众自身价值对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咪乐.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文化建设路径研究——以西部某城市D街道办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5(05):35-39+82.

[2]李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农家参谋,2021(22):9-10.

[3]耿加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南方农业,2020,14(36):92-93.

[4]房栋、褚丽娜.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J].时代报告,2019(02):144-145.

[5]陈宏、陈港能、邱雨靖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A].中国智慧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论坛上海分论坛论文集[C].中国上海,2023-02-2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