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评价

孟伯君1 吴兰珍2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衢州 324000

2.江山市人民医院 ,浙江 衢州32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康复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观察组较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实行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效果显著,能提升患者关节活动度,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肩袖损伤;手术;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康复

肩袖是肩部重要腱性组织,较为脆弱,在用力甩臂时,容易出现损伤。若患者肩袖受损,则在上肢牵拉下,会导致病情恶化,愈合困难[1]。手术治疗是肩袖损伤的常见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肩袖受损情况。但术后,患者需要较长康复时间[2]。常规康复训练下,护理人员能按照基本流程辅助患者接受康复训练,训练内容不一定符合患者实际需求。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法指的是根据患者恢复不同阶段,应用多种康复方式,循序渐进改进患者肩关节功能,训练效果大幅提升。基于此,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为对象,分析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共96例,收治时间(2022年3月~2023年3月),随机分对照/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0-77岁,均值(54.53±2.14)岁,体重41-82kg,均值(61.41±2.01)kg。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0-76岁,均值(54.24±2.41)岁,体重41-83kg,均值(61.35±2.14)kg。组间(P>0.05),可比。

纳入标准:患者同意参与研究与训练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较为配合,符合医学伦理标准。

排除标准:患者依从度较低,伴有精神疾病,病史资料不完整,训练中途退出或拒绝参与训练次数累计超过3天,肩部巨大撕裂难以修复。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辅助患者完成肱二头肌训练、肘关节屈伸训练等,根据患者接受程度,适当指导患者外展关节,直至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观察组: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①第一阶段:术后1d-6w,为患者正确佩戴肩关节外展包,让患者适当外展肩关节。辅助患者牵拉、外旋肩关节。②第二阶段:术后9-12w,佩戴肩关节外展包时,适当调整肢体角度在外旋、后展肩关节时,训练患者肩梯、爬楼梯、滑车等运动。指导患者尽量让肩关节朝向不同方向活动。③第三阶段:术后13-16w,增加技巧性训练,为患者提供强化肩关节活动、抗阻力训练等,在锻炼患者肩关节肌肉同时完成闭式训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康复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集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涉及计量与计数内容应用(±s)、%表示,并以t、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以(P<0.05)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外展、后伸与前屈评分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关节活动度 (±s,分)

组别

例数

外展

后伸

前屈

对照组

48

120.00±9.31

25.78±4.07

123.47±12.81

观察组

48

137.70±9.54

32.88±4.34

148.28±13.65

t

-

9.200

8.268

9.182

p

-

<0.001

<0.001

<0.001

2.2康复效果

康复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康复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8

17(35.42)

24(50.00)

7(14.58)

41(85.42)

观察组

48

20(41.67)

27(56.25)

1(2.08)

47(97.92)

χ2

-

-

-

-

4.909

P

-

-

-

-

0.027

3.讨论

肩袖损伤后,患者可见肩部疼痛,影响肩关节活动,部分患者影响睡眠质量,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不良影响[3]。随着患者病变程度的加深,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感愈发明显。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损伤情况的主要方式。但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常规康复训练已经不能满足患者日益提升的临床诊疗需求。故文章探究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关节活动度较高,干预总有效率较高。说明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价值显著。分析原因,观察组康复训练措施中,护理工作人员能按照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为患者提供分阶段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符合患者实际运动接受程度以及恢复效果。与传统的循序渐进康复训练方式比较,该训练方式更加专业化,针对性与科学性也较高,能最大程度上辅助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中,涉及到的训练内容与方式更加全面,不仅能在患者临床恢复早期,为患者提供被动康复训练,避免患者出现肩关节功能退化情况,还能在患者接受范围内,为患者提供主动训练,辅助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中,医护工作人员能尽早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在患者手术后1d就能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水肿,缓解患者疼痛,加速炎症吸收,改善患者关无力、僵硬等症状。

综上所述,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实行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有所提升,治疗效果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田磊,张娟,张明,等. 分阶段综合康复训练疗法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分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10):1144-1147.

[2]杨芳,胡龙,龙贤亮,等. 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的团体康复训练对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23,27(2):132-138.  

[3]王琪,王徐龙,黄林彪,等. 肩关节镜修复术联合早期三阶段功能康复训练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功能恢复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22):109-111,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