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有效的员工培训降低员工流失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如何通过有效的员工培训降低员工流失率

夏李荷

中铁二局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1

摘要:员工流失对企业来说,不仅会增加招聘和培训成本,还会影响组织的运营和竞争力。陈孟君在《小微企业培训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影响探究——基于博弈论视角》中提出:培训能改变知识型员工个体的去留倾向,减小知识型员工群体的离职率(莆田学院学报. 2017,24(03))。因此,本文以A企业为例,提出利用有效的员工培训来降低员工流失率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员工培训;员工流失率;满意度;忠诚度

引言:

员工流失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随着人才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留住优秀的员工,而有效的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有效的员工培训措施来降低员工流失率。

一、什么是有效的培训

本文以在A企业工作超过3年且参与过企业培训的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累计发放问卷368份,实际收回351份,回收率95.4%,但有部分调查问卷全部为同一选项,或按某种方式和规律进行了作答,如“1”字型、“S”型等,这表示答题者不认真,信息不可取,该问卷为无效问卷。初步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34份,有效回收率约92.8%。

表 1‑1样本调查结果

序号

题目/选项

非常同意

1

课堂中学习到的技巧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92.18%

2

课程中学到的技能可以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90.75%

3

课程的难易程度对我非常合适

88.23%

4

课程的教学方式对我非常适合

72.64%

5

课程能够听取我的需求和建议

66.67%

6

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得到了清楚的阐释

63.19%

7

课程内容符合预期目标

58.27%

8

课程素材清晰准确

54.13%

9

课程流程清晰明了

54.09%

10

课程穿插的案例和视频数据非常恰当,易于理解

53.33%

11

课程结构安排的合理

50.68%

通过分析,得出参培员工认为有效的培训包含以下属性:

(一)相关性:问卷中“课堂中学习到的技巧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有92.18%的人对此表示非常同意,由此可以看出,参培员工最希望能够在培训过程中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学习更高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晋升和提升的机会,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培训首先应该是对他们个人有益的,能够促进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其次才有利于组织。

(二)实用性:问卷中“课程中学到的技能可以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有90.75%的人对此表示非常同意,由此可以看出,参培员工更希望多参加能够提高他们工作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他们可以学习到最新的行业趋势和技术,掌握新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避免错误和失误的发生,提高工作绩效和效率。

(三)针对性:问卷中“课程的难易程度对我非常合适”有88.23%的人对此表示非常同意,有72.64%对“课程的教学方式对我非常适合”非常同意。由此可以看出,参培员工在衡量某次培训是否有效时,比较看重该培训是否与自己的接受能力、接收方式相匹配,他们需要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实施的,是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不同的课程及授课方式,因地制宜进行定制和调整,而非照搬照抄,以一概全。

(四)反馈性:问卷中“课程能够听取我的需求和建议”有66.67%的人对此非常同意,由此可以看出,参培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很看重自己的培训体验,他们希望被尊重,希望培训组织者能够听取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从而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提供更符合他们期望的培训,满足他们对培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他们对培训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二、如何实施有效的培训

(一)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倾听参培人员的意见是非常重要一环。员工是培训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为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而员工的需求又是多方面的,包括知识、技能、心理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培训计划时,要尽最大可能地了解受训者的个人背景、工作经验、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等信息,以便制定符合他们需求的培训计划,要考虑员工的当前技能和能力以及他们对培训主题的兴趣,尽可能使培训内容满足员工的需求和兴趣。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员工对培训的需求和期望、反映和反馈,通过倾听员工的意见,来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同时,培训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员工的反馈和反映进行调整和改进。总之,培训需要能够提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确保培训内容与员工的实际工作相关,能够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提高他们的绩效,让员工感到有趣、有用、有收获,这样才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并接受培训。

(二)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培训组织者应该至少考虑:受训者所在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技能?哪些培训内容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受训者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工作流程,是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受训者对相关业务知识的了解程度如何?哪些培训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受训者的现有技能水平如何?哪些培训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场景……根据以上问题,为培训选择与员工工作相关的主题,设置与受训者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业务知识、技能水平等密切相关,并且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培训内容,准备易于理解,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如互动、案例研究和实践练习,聘请有经验的培训师或外部专家,准备完整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包括演示文稿、讲义、案例、视频等,设计能够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通过详细的培训计划,来提高员工对培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三)开展多样的培训方式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企业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线上培训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学习;线下培训能让员工与讲师及同伴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小组讨论能让员工及时分享经验和观点,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案例分析能让员工了解实际工作场景中的问题和挑战,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类培训都有不同的效果,因此企业要综合考量,运用好线下培训班、在线学习平台、视频教程等方式,以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互动性,让员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同时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互动式培训、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实践等教学策略,以增加培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满足不同受训者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总之,有效培训的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的,单一的培训模式不仅无法提高参培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还会让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做到主动学习,企业可以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以增强他们对培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方面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讲座、研讨会、培训课程等,邀请专业人士和内部员工分享知识和经验。同时,企业也可以鼓励员工争取外部的学习机会,如行业研讨会、专业培训等,通过这些活动,员工可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建立知识共享平台,通过内部网站、在线论坛、社交媒体等方式,搭建一个员工可以自由分享和交流知识的平台,员工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学习心得、经验分享、问题讨论等内容,与其他员工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不仅能够实现员工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促进知识的传递和共享,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员工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为了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企业还可以适当采取一系列的培训激励措施,如:设立培训奖励制度,对参与培训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进行奖励和认可,如奖金、晋升机会,或在员工的工作绩效评估中考虑培训的成果等,使员工在培训过程中更加努力,积极参与学习。

(五)进行规范的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培训的效果,是要进一步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情况。企业可以通过测试、考核、绩效评估等多种方式进行测评。这一方面有助于培训组织者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检验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能够让参培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如果发现培训效果不理想,企业也可以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改进培训策略,提供更有效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培训组织者还可以在评估培训效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参培员工参与培训及参培后开展工作的困惑及阻碍,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这可以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效率,也能让员工在下次培训中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好地参与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培训效果和应用能力。

三、结论

有效的培训能够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绩效,从而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并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成功,并且,通过有效的员工培训措施,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可以降低员工流失率。因此,企业要运用正确的培训策略和措施,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供持续的培训机会、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等关键手段,提高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员工流失率,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促进组织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颖童.酒店员工流失问题改善路径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6):

[2]唐玮.酒店员工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东莞某五星级酒店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3):

[3]程晨.降低S企业新生代员工流失率的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21.

[4]王伟力.HK4连锁酒店员工流失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