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优势及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优势及问题分析

邱天

大唐南京发电厂,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其低碳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作为现今光伏发电新能源项目建设发展中重点推行的一部分,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于节约能源资源、保证电量的可持续利用,对实现“双碳”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针对其发展的优势、问题进行分析,能够为今后进一步的促进渔光互补项目的创新和完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渔光互补;优势;问题

引言: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复合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新方向战略型建设项目,我国对新能源的发展使用在结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使用所在建设地的优势资源和优势条件,以此强强联合,实现土地的复合开发,从而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其中,渔光互补项目作为现今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的光伏发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面积坑塘水面的基础上而进行建设的,这一创新项目的提出有效的解决了我国东部、南部地区陆地资源紧张,无法大面积开发光伏电站的难题。渔光互补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能够在渔业养殖的基础上,建设光伏发电,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可借助光伏发电站带来的空间的变化、人员流通以及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实现餐饮、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性的建设和发展,是一种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市场效应好的新型能源项目。
一、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优势分析

1、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人们对生活需求和对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前提下,为有效的促进能源转型,同时在适应我国大力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渔业的情境下,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成为一种可行性和操作性较高的新型能源建设投资项目。具体而言,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主要指的以水产养殖为基础,利用所在建设地的池塘、水库、沿海滩涂等空间基础上架设光伏组件,建设光伏电站。以此既能够通过为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建设空间,而且也能够为渔业养殖等产业提供充足的能源。而就以上分析的基础,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方面所生产的能源是清洁的、绿色的、环保的能源,在渔业养殖基地进行建设,产生的项目污染和垃圾较少,对于渔场养殖造成的污染较小。另一方面则是渔光互补项目能够促使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业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互相补充,充分的发挥渔业养殖场的优势,挖掘潜力,提升综合竞争。在生产清洁能源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生态产业,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2、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效应。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新性的建设项目,在其实际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在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基础上,实现新能源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无害化的理念。具体而言,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一方面不需要专门开挖建设电缆沟,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小;且光伏发电板在渔场的上方进行覆盖建设,能够有效的减少水资源的蒸发,可有效的保护水资源;与陆地光伏发电项目相比,其受到的土地资源的限制较小,整体上能够触及到陆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无法到达的空间,能够因地制宜的结合建设地方的优势资源和可利用资源进行建设,可有效的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

3、渔光互补项目的创建有效的解决了用地的矛盾问题。渔光互补项目的创建是秉持的“上面发电,下面养鱼”的观念而进行构建的,此种观念的践行一方面是能够有效的适应我国现今在全国大力推进的光伏发电项目;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某些地区本身土地资源的应用比较短缺,如果占用大量的土地进行光伏发电,会进一步的恶化此种状态,造成更为严重的土地短缺,而在渔场养殖地的上方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不仅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而且最为有效的则是实现了空间的叠合使用,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有效的解决了土地资源利用不足的情况。整体上,提高了渔场养殖地建设所占用的单位面积的利用率,有效的促进了养殖业生产与能源建设的结合,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解决了用地矛盾的问题。

二、渔光互补项目创建目前存在的问题

1、集中式渔光互补项目,存在检修工作难度大,巡检时间长,缺乏专职养鱼人员。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运行作为一项涉及养殖业的集中式的项目,需要及时的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就此而言,存在的问题是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所建设的光伏板在渔场空间的上方,下方为养殖水场,日常的维修较为不便。综上而言,首先是渔光互补项目如果是集中式的、大型化的,在检修中大量的光伏板需要逐个维护,检修空间较为狭窄不变,难度大,安全隐患高。其次,则是每次检修时间长,而为了能够不妨碍正常的养殖工作的进行,则需要维修人员与养殖工作人员有效协商,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具体的维修工作,那么以此就给巡检工作形成了很大的限制。最后,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若是租赁于当地养殖户,可保证渔业养殖不受影响,若无人租赁,则需配备专业的养鱼人员。总体上而言,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检修工作难度大、巡检时间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项目成本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2、渔光互补项目在沿海一带占据较大体量,沿海地区空气中盐分含量较高,容易造成设备腐蚀生锈。目前,基于大量的渔光互补项目基本上是在沿海一带进行建设和运行使用的。以此造成的一个问题是太阳能光伏组件金属构架及固定螺栓属于金属制造物,而沿海地带无论是水中还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盐分,且加上水的侵蚀,空气中高浓度的水汽,非常容易造成组件构架生锈,甚至长时间直接造成构架螺栓的腐蚀、结构损坏,损害功能的正常发挥。针对这一问题,如果工作人员定时的对光伏组件相关金属构件进行除锈和维修保养工作,那么无疑表示此项工作的细节化处理工作量巨大,且每次工作时间的间隔长度也是非常短的,如果每次不及时的进行外表的防生锈处理,那么则会在短时间内又立即生锈,以此循环,长期而言,将会严重损害光伏电板功能的发挥和支架结构的正常运行,对工作人员实际检修工作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3、渔光互补项目建设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建设有待提高渔光互补项目作为我国光伏发电与农业发展结合生产的新型项目,其是在“光伏+”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是对传统的渔场养殖业进行创新、改造建设的一种项目。以此存在的问题则是渔光互补项目正处在建设的初期,我国光伏项目的标准与规范以及合理化市场秩序的建立是比较落后的,以此容易造成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大量非专业人士的盲目跟随,未能够站在渔场养殖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与光伏发电项目有效结合,理性思考,对于两种项目结合发展逻辑、技术体系与商业模式等不熟悉的情景下进行盲目的投资,以此容易导致渔光互补项目创新建设目标偏离轨道,导致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出现严重的非农化倾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渔光互补项目作为现今光伏发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不仅存在着促进现代生态产业的建立、实现环境保护的效果以及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问题,但是为了能够促进此项目的长远发展,能够从其目前建设存在的限制养殖业的发展、维修时间长、成本大以及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比较缺乏的问题分析基础上,需及时改进,提出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诸荣耀. 浅析光伏电站中“渔光互补”技术.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16期.

[2] 李海涛,林炬,陈荣,谭清梅,等.“渔光互补”型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探究. 城市地理,2016年第20期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