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肠道病毒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7
/ 2

牛肠道病毒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探析

吴仲明   张秀华   徐妙   孟超

乐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乐至县石湍镇童家镇兽医站 四川 资阳 641500

摘要:牛肠道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牛病毒病,引起了养殖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牛肠道病毒感染的原因和防治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原因方面,病毒特征、传播途径、宿主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牛肠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在防治研究方面,介绍了疫苗预防、抗病毒药物治疗、生物安全控制和养殖管理措施等方面。

关键词牛肠道病毒;感染原因;防治

1.牛肠道病毒感染的原因

1.1 病毒特征

    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ic virus,BEV)是一种具有肠道特异性的病毒,属于拟粘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牛肠病毒属(Enterovirus)。该病毒具有以下特征:
      (1)病毒结构:牛肠道病毒的病毒颗粒直径约为27-30 nm,为非包膜病毒。病毒颗粒呈正二十面体对称,表面呈现出孔道和凸起的结构,具有典型的拟粘病毒科病毒的形态特征。
    (2)生物学特性:牛肠道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主要感染牛的肠道和呼吸道,导致牛的腹泻、呼吸道疾病、流产等症状。病毒在环境中稳定性差,易被消毒剂和紫外线等物理因素破坏。
    (3)病毒变异:牛肠道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率,病毒的不同亚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病毒变异可能导致疫苗的失效,对病毒的监测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1.2 传播途径

牛肠道病毒是一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其传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粪便污染:感染牛只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牛肠道病毒,未经处理的污染物质可能成为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在牛舍内,如不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或不加以处理,就会增加病毒的传播风险。此外,牛只在采食过程中,可能会误食污染的粪便,从而导致感染。
    (2)水源污染:牛只饮用的水源如受到污染,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途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水源的卫生状况往往较差,容易受到污染,因此需要加强水源的消毒和净化。
    (3)空气传播:牛肠道病毒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特别是在牛只密集养殖的场所,病毒易经由空气传播传染到其他牛只身上。
    (4)人员传播:人员在照顾、喂养和处理牛只的过程中,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也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牛只。因此,养殖场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防护措施。
1.3环境因素

        首先,牛舍卫生是影响牛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要环境因素。牛舍卫生不达标容易造成牛舍内部环境恶劣,增加病原体的存活和繁殖,加重疾病传播的风险。因此,保持牛舍卫生干净整洁,及时清理牛粪、消毒杀菌、通风换气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牛肠道病毒的感染。
    其次,饮水设施也是影响牛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要环境因素。饮水设施不干净、水质不好容易污染,成为病原体传播的场所。因此,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水质的优良,定期更换饮水设施中的水可以有效降低牛肠道病毒的感染。
  

2.牛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

2.1 疫苗预防

    疫苗预防是牛肠道病毒感染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疫苗是一种能够诱导宿主免疫系统形成特异性免疫防御反应的生物制品。对于牛肠道病毒感染,疫苗预防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病毒侵入宿主前就形成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牛肠道病毒疫苗可供选择,其中包括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活疫苗是指将牛肠道病毒分离培养后,直接用于疫苗制备,具有免疫效果强、接种后快速形成免疫保护等优点。但是,由于活疫苗存在病毒复制和变异的风险,因此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相比之下,灭活疫苗是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牛肠道病毒灭活后制备的疫苗,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相对较弱,需要多次接种才能产生免疫保护。
      

2.2 抗病毒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是一种核苷类似物,能够抑制病毒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病毒复制。研究表明,利巴韦林对牛肠道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疗效,能够减轻病症、缩短病程。但是,利巴韦林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药物抗性、副作用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疗程等方面的控制。
    奥司他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能够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繁殖。研究表明,奥司他韦对牛肠道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能够减轻病症、促进恢复。与利巴韦林相比,奥司他韦的优点在于其抗药性较低、副作用较小,但是其使用也需要注意剂量、疗程等方面的控制。
   

2.3 生物安全控制

    生物安全控制是预防和控制牛肠道病毒感染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在养殖场内应该设立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对于进出场的人员、车辆、物品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确保病毒不会通过人为因素传播。其次,养殖场内的环境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养殖场内应该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特别是对于饮水设施、饲料存储设施、粪污处理设施等进行消毒,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此外,应该加强对于野生动物和家禽的管控,避免它们成为牛肠道病毒的传播媒介。


   

2.4 养殖管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养殖场环境的管理。养殖场环境的清洁卫生程度直接影响着牛的健康状况。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清洁,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此外,要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避免野生动物和家禽进入养殖场,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其次,要加强对牛的管理。要定期对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对症治疗。同时,要保证牛的营养和饮水的卫生,避免营养不良和水源污染,增强牛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结论

本文详细阐述了牛肠道病毒感染的原因,包括病毒特征、传播途径、宿主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对牛肠道病毒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分析,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未来的研究应该在防治手段、诊断技术和疫苗研发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为保障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有. 猪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10):153.
    [2]阎永红,刘顺爱,成军,梁璞. 人肠道病毒71型感染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9,13(05):366-369.
    [3]王桂香. 论述猪肠道病毒感染防治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2018,14(07):117-118.
    [4]黄先萍,余中红,刘可心. 2015-2016年德阳市儿童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3):2938-2940.
    [5]许斌. 猪肠道病毒感染的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2012,(06):170.
   作者简介

姓名:吴仲明(1970-07),男,四川乐至 ,汉 ,大专 ,高级兽医师  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乐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姓名:张秀华(1969-02)女,四川乐至,汉,大专,畜牧师 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单位:乐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姓名:徐妙(1987-01),男,四川夹江,汉,本科,兽医师  研究方向:动物医学 单位:乐至县石湍镇童家镇兽医站

姓名:孟超(1984-06)男 ,四川安岳,汉,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医学  单位:乐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