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治理及施工方案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河道清淤治理及施工方案设计

咸阳市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河道治理工作重视程度的日渐增加,为妥善处理河道淤积问题,提升河道调洪能力及防灾减灾功能,必须持续加大河道治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河道环保清淤技术研究及应用,降低河道淤积危害。

关键词:河道清淤治理;施工方案设计;措施

引言

当前,河道清淤工作的主要施工技术类型有排干清淤技术和水下清淤技术,各种技术优势显著,需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结合工程设计标准合理选择,确保清淤技术功能的充分发挥。

1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设计

在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清淤效果。具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河道特点:首先需要对所清淤的河道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河道的地形、水流情况、水质状况以及河道的规模和长度等特点。这些特点将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2)清淤目标:根据清淤目标确定清淤的范围和深度。清淤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或改善河道的水流条件、减少水流阻力、防止洪水发生和水质污染。因此,在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清淤的具体目标,以此确定清淤的规模和深度。(3)清淤方法:确定合适的清淤方法是施工方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常用的清淤方法包括机械清淤、人工清淤和化学清淤等。选择清淤方法时,需要考虑到河道的特点和清淤目标,并综合考虑清淤成本、工期、环境影响等因素。(4)施工设备和材料:在施工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清淤船等设备,以及清淤后的沉淀物处理和运输的材料等。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清淤质量。(5)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振动、尘土等问题,对水质和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6)安全管理:在施工方案设计中,要考虑到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清淤施工可能涉及水中作业、高空作业等,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常见的水下清淤技术

2.1抓斗式清淤

在大开挖泥层厚度河道清淤施工中,常用清淤技术为抓斗式清淤技术。该技术原理是运用抓斗式挖泥船前臂抓斗进行河底开挖清淤。相较于其他清淤技术,该技术操作灵活,受河床环境、天气环境影响小,成本低,因而得以广泛应用。但是,针对河道底泥松软的河道,该清淤方法会导致大量表层底泥泄漏,致使清淤效果不佳。

2.2泵吸式清淤

泵吸式清淤技术又叫射吸式清淤技术,即通过在圆筒状罩子内安设水力冲挖水枪与吸泥泵,采用水枪喷水将河底淤泥搅拌成泥浆,再用泥浆泵吸取外输。相关设备还可以安装于作业船上,实施移动清淤,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另一种泵吸法是通过压缩空气方式吸附淤泥。即向水底安放的圆筒装置内施加压力,淤泥在水静压与泵筒真空负压下被吸出。该清淤技术所用设备机具简单,在小河道清淤作业中非常适用。

2.3普通绞吸式清淤

绞吸式清淤技术的主要设备为绞吸式挖泥船。在绞刀转动、切割、搅拌作用下使河道泥床形成泥浆,随后在离心泵吸附作用下使泥浆通过封闭管道外输。该技术常用于厚泥层河道清淤施工,且为全封闭管道,不会发生泥浆泄漏,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

3河道清淤整治施工的措施

3.1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是河道清淤整施工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针对不同河道的特点和工程规模,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是确保清淤整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步。在选择施工技术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河道的淤积程度、河道宽度、水流条件以及河道周边环境等因素。对于淤积较重、水流湍急的河道,可以采用机械清淤技术,如挖掘机、挖泥船等,能够高效地清除淤泥和杂物,快速恢复河道通畅。对于较为狭窄的河道或存在特殊环境问题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水上清淤技术,如清淤船、抓斗船等,能够适应复杂水域条件,减少对岸边生态的干扰。同时,施工设备的选择也是关键因素。合适的设备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挖掘机是常见的施工设备,具有挖掘力强、作业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大范围淤泥清除。而清淤船和抓斗船则适合用于水上清淤施工,可以在水域自由行驶,灵活方便。在选择施工技术和设备时,还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环保因素。高效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工期和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2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与维护

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与维护是河道清淤整治施工后的有效环节。河道清淤整治虽然可以有效恢复水流通畅和改善生态环境,但长期的河道管理与维护才能确保整治效果持久,实现河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与维护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河道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划定管理边界,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确保河道的合法、有序管理。其次,加强河道巡查和监测。定期对河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和恶化。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河道动态变化,提前预警和应对潜在问题。同时,注重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建立河道生态修复计划,采取生态措施,如植被恢复、水生物保护等,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稳定性。除此之外,加强河道的维护和修复工作。及时清除淤积、杂物和垃圾,保持河道的通畅和洁净。对河道的护岸、围堰等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安全。最后,加强宣传和社会参与。宣传河道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大众爱护河道资源。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河道管理与维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3.3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在河道清淤整治施工中,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首先,施工前要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确定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其次,加强现场管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和指示牌,明确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和安全。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另外,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施工设备和机械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合理配置劳动保护用品,确保施工人员的个人安全。对于需要进行高空、水下等特殊施工的情况,要配备专业的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最后,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和采纳有关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件,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结语

在清淤治理中,需要结合河道特点和水力条件,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各项影响要素,制订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且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以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其正常功能,进而实现清淤治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明,王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设计的优化研究[J].河南水利,2019,46(1):62-65.

[2]徐国锋,王伟,赵思慧.河道清淤作业中挖泥船调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J].船舶工程,2019,38(10):44-47.

[3]叶建勇.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防洪清淤工程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8(1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