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标准措施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9
/ 2

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标准措施研讨

赵元帅  龚瑞星  刘伟

41052619870502201X   362501195811074418   410822198702240039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标准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引言

工民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工程涉及到质量控制标准措施的研讨,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研讨和总结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措施,可以为混凝土施工工程提供指导,并提升工程质量。

1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必要性

混凝土是工程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如果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容易导致工程结构发生严重事故,危及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通过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混凝土作为工程结构的承载层和保护层,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耐久性。合格的混凝土可提供良好的抗压、抗弯和抗冻性能,能够经受住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侵蚀,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使用合格材料和正确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浪费和修复的成本,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在我国,混凝土施工工程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质量控制。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并执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并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原则

2.1合理设计

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确定水泥、骨料、粉料和掺合料的配合比例,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施工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工民建工程,需要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预应力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在受力状态下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工艺设计,确定施工的步骤、流程和方法。合理的施工工艺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达到理想的工作性能,避免出现施工缺陷和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机械设备。合理的设备选型和布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

2.2严格材料控制

对于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骨料、粉料和掺合料等,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这包括抽样检测、实验室测试和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认证,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与混凝土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进行供应商的审核和评估。选择质量可靠、有信誉的供应商,以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在工地上合理规划和设立材料堆放区域,将不同类型的材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和材料变质。确保材料的存储环境符合要求,避免湿度、温度等因素对材料品质造成影响。

2.3施工工艺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图纸和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模板的安装平整、牢固,能够满足结构要求和混凝土浇注的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模板的搭设和调整。根据混凝土的现场施工要求,在坍落度的控制范围内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通过合理的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产品质量。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浇注顺序和分层次施工的方法。避免出现挤压混凝土或偏心浇注等问题,确保施工均衡和稳定性。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控制浇注速度、压力和浇注方式,以防止松散或变异的混凝土区域的产生。要注意混凝土与模板接触的密实性,避免产生气泡和空鼓。根据气候条件和混凝土配比,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条件符合要求,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对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要加以密切关注。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湿、温度维持等,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耐久性。

3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标准优化措施

3.1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确立质量目标、流程和责任,并通过政策、标准和规程对质量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相关文件和档案,明确各项工程质量活动的标准和程序。制定并沟通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提供详细的施工指导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根据项目特点和施工需求,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每个施工阶段的质量目标、控制要点和检查方法。在施工前对计划进行评审和确认,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建立有效的现场质量监督和检验制度,定期进行质量巡视和抽样检验。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2引入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核磁共振检测等,能够非破坏性地评估混凝土内部质量、缺陷和裂缝情况。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质量信息,帮助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成分和特性进行快速、准确的在线检测。这种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含气量、强度等关键参数,有助于指导混凝土配比和调整施工参数。利用热成像技术,可以检测混凝土表面和结构体的温度分布,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温度偏差、裂缝和松散区域。这种技术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发展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3.3推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在项目初期,确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计划包括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测频次和责任部门等内容,确保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性和可实施性。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实施供应商评估和审核机制,保证供应商的合规性和质量可控性。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符合技术要求和设计配比。对每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进行抽样测试,确保材料满足质量标准。在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整平和确保施工设备的良好运行。检查模板、支撑系统和浇注管线等,确保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混凝土施工。密切关注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点,如浇注坍落度、振捣效果、养护条件等。及时整改和纠正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关注各个环节的细节和问题。本次研讨通过对质量控制标准措施的研究和探讨,为工民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控制标准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学者和专家加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为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世海.工民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9,(07):165+167.

[2]高强.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8):56-57.

[3]樊瑞刚.探讨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123.

[4]成震国.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124.

[5]康水根.工民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