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9
/ 2

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龚天海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卧佛镇畜牧兽医站 642352

摘要: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Bovine Infectious Mycoplasma Pneumonia,BIMP)是一种严重影响牛群健康和生产的传染病。本文总结了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疫苗接种、环境管理和卫生措施、营养管理、牛群管理和检疫措施、病例监测和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健康教育和培训。通过综合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提高牛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

关键词: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综合防治措施,疫苗接种,环境管理,营养管理,牛群管理,病例监测,抗生素使用,健康教育

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牛传染性支原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对牛群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该疾病的传播和流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总结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养殖者和兽医提供指导和参考,以提高牛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绩效。

1 病原学及流行特点

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Bovine Infectious Mycoplasma Pneumonia,BIMP)是由牛传染性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对牛群的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牛传染性支原体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可以在牛群中迅速传播。以下是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及流行特点的综合阐述。牛传染性支原体是一种细菌样微生物,属于支原体科的Mycoplasma属。它是一种无细胞壁的细菌,具有纤维外膜,可以附着在牛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并侵入细胞内,引起炎症反应。该病原体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存活能力,可以在牛群中长时间存在,使得疾病的传播和持续感染成为可能。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受感染的牛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和鼻分泌物释放病原体,将其传播给其他牛。此外,污染的牛舍、饲料、水源和器具等也可以成为传播的途径。在牛群中,密集饲养、环境脏乱差和应激等因素会增加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年龄较小的牛群,特别是仔牛和青年牛,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发病。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特点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感染通常在牛群中引起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牛出现高烧、咳嗽、呼吸困难、鼻脓涕等症状。亚急性感染病程较长,症状较轻,但可能导致牛群中的慢性感染和持续传播。慢性感染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炎症,影响牛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2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2.1临床症状

呼吸症状:患病牛常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和呼吸困难。咳嗽通常是干性的,但也可能伴有黏液或脓涕的咳嗽。呼吸困难表现为快速而浅表的呼吸,牛可能张口呼吸以减轻呼吸道阻塞。发烧:患病牛常伴有发热,体温可升高至40℃以上。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会导致牛的食欲减退,牛可能对饲料和水源失去兴趣,导致体重下降和生长受阻。鼻脓涕和结膜炎:患病牛常出现鼻脓涕的症状,鼻涕通常黏稠而黄绿色。此外,牛的眼睛可能出现结膜炎症状,表现为结膜充血、眼泪增多和眼睛红肿。轻度抑郁和活动减少:患病牛可能表现出轻度抑郁的状态,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

2.2剖检病变

肺部病变: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变发生在肺部。剖检时,可以观察到受感染的肺组织呈现出典型的病理改变。肺表面可能出现纤维黏连,肺组织质地变硬,呈现灰色至黄色。切面可见肺组织中的小片状坏死灶和渗出物。肺泡可充满黏液和浆液性渗出物,导致肺泡壁增厚和破坏。支气管和气道病变:受感染的牛的支气管和气道也会出现病变。剖检时,可以观察到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和黏液积聚。严重的病例中,支气管黏膜可能出现糜烂和溃疡。淋巴结病变: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还会引起淋巴结的病变。剖检时,受感染的淋巴结可出现充血、水肿和增大。胸腔积液:在严重的病例中,牛的胸腔内可能出现积液,即胸腔积液。积液的性质通常是浆液性或浆液脓性。

3 综合防治措施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BIMP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经开发出一些用于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疫苗。疫苗可以增强牛的免疫力,减轻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兽医师应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和疫苗的有效性选择适当的疫苗接种计划。维持牛舍和牛群的良好环境卫生是预防和控制BIMP的重要措施。牛舍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清洁和消毒。牛群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有病牛应及时隔离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优质、均衡的饲料和饮水对于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维持至关重要。给予牛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增强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患病风险。饲养者应根据牛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安排饲料和营养补充。有效的牛群管理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关键。牛只的引进应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引进的牛只没有携带传染性疾病。牛只的移动和接触应受到严格的控制,并且要遵守洗消程序和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定期监测牛群中的疾病情况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诊断BIMP。兽医师应对病例进行及时的临床观察和诊断,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抗生素在治疗BIM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为了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应该在兽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遵守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指南和政策。提供健康教育和培训对于养殖者和兽医师了解BIMP的预防和控制策略至关重要。养殖者应了解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并与兽医师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治计划。

结语:

综合防治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关键措施。疫苗接种、环境管理和卫生措施、营养管理、牛群管理和检疫措施、病例监测和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健康教育和培训都是有效的防治手段。养殖者和兽医师应紧密合作,采取综合措施,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保障牛群的健康和生产,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梁振国. 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措施[J]. 当代畜牧,2023,(06):94-95.

[2]李雨. 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J]. 山东畜牧兽医,2022,43(12):43-44+47.

[3]王金含,吴翠兰,岑敏,马宇毅,班雪花,李军. 一例牛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报告[J]. 中国畜禽种业,2022,18(0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