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

段慈

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黄冈市 4387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妇科恶性肿瘤的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8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是妇科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为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质量,将82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其术后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的评估分析看,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综合护理;不良情绪;生活质量

引言:妇科是医院重点科室,近些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发生率较高,手术是常用治疗方法,可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鉴于妇科恶性肿瘤情况的复杂性,手术治疗一般会有较大创伤,术后恢复速度慢,而且很多患者在术后化疗时仍然会有明显不良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在术后护理中应加强护理干预,尤其要重视心理护理,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提升依从性[1]。目前,常规护理措施效果不佳,无法紧密贴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际情况,对此应实施更具科学性、有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便围绕妇科恶性肿瘤的术后护理措施进行简单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实施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共计纳入82例研究对象,均符合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并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将82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例如在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37-78岁,平均(49.56±4.24)岁;观察组患者年龄32-72岁,平均(48.27±4.12)岁。对比分析看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条件:①符合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②意识清晰,自愿参与实验;③无其他靶器官疾病。

排除条件: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非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感染。

1.2 方法

于对照组内实施常规护理,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状态,加强手术部位清洁,并配合实施饮食护理、早期康复锻炼。

观察组中需基于常规护理实施综合护理。①健康教育:许多患者对自身情况无明确认知,对此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同时健康教育也是术后护理的基础。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情、手术情况、后续治疗和护理要点,再如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指导、运动建议等,让其对自身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在提高依从性的同时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②心理护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担心复发、对化疗的恐惧等。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护理人员可积极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倾诉内心的不良情绪,给予语言支持;而且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③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化疗是恶性肿瘤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常引起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乏力等,这也会加剧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给予止吐药等。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如何应对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④构建良好休养环境:良好的休养环境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充足的阳光;还应在夜间睡眠时尽量关闭不必要的设备,降低环境噪声,为患者构建一个静谧、优质的环境。⑤家庭支持:家庭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支持力量。家属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同时,护士还应指导家属如何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如饮食、起居等方面,让患者在家也能得到专业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

使用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值越低越优;同时,使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分值越高越优。

1.4 统计学处理

对组内所有数据信息均进行统计学处理,将SPSS21.0软件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主要围绕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可分别使用“%”、“x±s”表示,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的情况,应分别通过“X2”、“t”进行检验,如若数据间统计学意义明显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分析

通过SAS、SDS的评估分析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SAS、SDS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SAS

SDS

观察组

41

48.04±1.36

42.19±1.92

对照组

41

56.25±2.17

55.34±1.37

t值

6.771

8.625

P值

<0.05

<0.05

2.2 生活质量分析

据评估结果看,在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生活环境

观察组

41

74.24±5.14

78.24±5.12

81.25±6.02

80.17±4.16

对照组

41

61.25±6.03

66.32±5.03

64.71±4.12

59.52±5.07

t值

8.054

8.114

8.021

7.936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当前的医疗背景下,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患者得以通过手术成功切除肿瘤,但术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便简单探究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

本次观察组的综合护理中,非常重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手术后,患者面临着身心两方面的压力。生理上,手术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创伤,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心理上,患者可能因为对疾病的恐惧、对未来的担忧以及手术的影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此刻及时、专业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2]。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康复;而且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患者纠正错误观念、加深认知。如表1所示,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本次综合护理实施中,还非常关注对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护理、构建良好休养环境并加强家庭支持,从长远角度看这均可以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可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如表2可见,观察组各种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合本次研究分析可见,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苏娜. 妇科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 29 (11): 33-36.

[2]王媛媛,陈新月,王梅明. 心理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1, 19 (27):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