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和监管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和监管措施

朱建梅

泰安市泰肥一级公路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省 271000 

摘要: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及监管方面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为提升管理效率和保障公共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了完善监督体系、强化财务内控监管、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增强税收流程标准化、注重专业管理技能培养等策略。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事业单位不仅可以提升财税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更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这需要事业单位全面审视自身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监管措施

引言

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及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观念薄弱、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不仅回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还会引发腐败现象,损害公众利益。因此,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及监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和监管的策略,以期为提高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是事业单位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到财政税收资金的管理和运用,还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质量。财政税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财政税收资金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预算、分配、使用、监管和评价。这些环节的每一项工作都与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密切相关,其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同时,财政税收管理还需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以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法性。因此,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是事业单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事业单位财政税收普遍问题

2.1 财政税收管理的观念较为薄弱

在事业单位中,财政税收管理观念的薄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对财政税收管理重视不够,缺乏对财政税收政策的了解和掌握,导致在决策中往往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此外,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也存在不足,缺乏对财政税收政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无法有效地进行财政税收管理和监督。这种观念的薄弱往往导致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的不规范,甚至出现漏税、逃税等违法现象,给事业单位的形象和信誉带来负面影响。

2.2 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

除了财政税收管理观念的薄弱外,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也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导致预算与实际支出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出现随意更改预算的情况。此外,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导致预算执行不力,无法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3.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及监管策略

3.1 完善监督体系

完善监督体系是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及监管策略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实施定期的绩效评估和考核,建立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并加强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财政税收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障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事业单位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税收管理中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这些措施还可以增强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提高其形象和声誉。因此,完善监督体系是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及监管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2 强化财务内控监管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政税收管理的监督和控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加强对财政税收数据的审核和监督,防止虚假信息或欺诈行为的出现;实施定期的财务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科学评价。这个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包括对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效果、公共服务质量和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和考核。通过对绩效不佳的部门进行问责,倒逼各部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强化财务内控监管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事业单位可以有效地提高财政税收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保障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

3.3 提高事业单位财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信息化技术,事业单位可以实现对财税管理的全面优化和提升。首先,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事业单位财税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使用财务管理软件,事业单位可以实现自动化核算和统计,减少人为错误和干预,提高财税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财税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数据支持。其次,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事业单位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财税政策和市场信息,并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整合,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4 增强财政税收流程标准化与疑点核实调查

增强财政税收流程的标准化和疑点核实调查是解决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对财政税收管理的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确保财税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约束,防止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和漏税、逃税等违法现象。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疑点的核实调查。在财税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或疑点,事业单位应该及时进行核实调查,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确保疑点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通过增强财政税收流程的标准化和疑点核实调查,事业单位可以有效地提高财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财税管理的合法合规和准确性。

3.5 注重专业管理技能的培养与融入

注重专业管理技能的培养与融入是解决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财税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分享会等活动,事业单位可以促进财税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财税政策和技能。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将专业管理技能融入日常管理中。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事业单位可以确保财税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注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后,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培养和引入具备专业管理技能的人才。通过招聘、选拔和培养具备高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事业单位可以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财税管理中来。通过注重专业管理技能的培养与融入,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财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财税管理的合法合规和准确性。

4.结语

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和监管。通过完善监督体系、强化财务内控监管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增强财政税收流程标准化与疑点核实调查以及注重专业管理技能的培养与融入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水平,保障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

参考文献

[1]高建丽.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策略[J].今日财富,2018(12):130-132.

[2]张浩.关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探究[J].活力,2018(09):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