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2

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研究与实践

蒋少明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摘要:农田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农田建设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农业发展需求。同时,还需要科学管理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和水土资源,确保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本研究旨在探讨农田建设方法的设计,进而为农田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研究策略

前言:

农田建设方法的设计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农田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土地的类型和特征,合理规划农田的布局和利用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潜力。此外,还需要注重土壤的改良和养分管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农田建设方法的设计研究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政策建议,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的重要性

1.提高农田生产效益

农田建设方法设计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农作物种植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计农田建设方案。通过优化土壤结构、改善排水条件、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农田建设方法设计可以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和农业投入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在农田建设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可持续农业措施,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田建设方法设计可以提高农民的产出和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改善农田的生产条件和农作物的品质,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销售收入。同时,农田建设方法设计也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田建设方法设计中存在的挑战

在农田建设方法设计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农田建设需要考虑土地的适宜性和可持续利用性,但有时土地利用规划可能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农田建设难以实施和维护。其次,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农田建设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但有时设计中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同时,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农田建设需要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但有时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的供应和利用效率,导致农田灌溉困难或水资源浪费。最后,缺乏社会参与和沟通:农田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沟通,但有时设计中缺乏对当地农民和社区的需求和意见的了解,导致农田建设与实际情况脱节。

三、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1.实施规划设计工作

首先,技术人员应根据农田建设的目标和需求,确定农田的规模,包括面积、形状和布局等,这需要考虑到农田的土地利用状况、附近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其次,技术人员应根据农田的土壤质量、水资源等情况,确定农田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这需要考虑到土地的适宜性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技术人员应根据农田的地形和水文情况,设计农田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这需要考虑到农田的排水能力和排水效果。此外,技术人员应根据农田的水资源和作物的灌溉需求,设计农田的灌溉系统,包括灌溉渠道、喷灌设备等,这需要考虑到农田的灌溉效果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技术人员应根据农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设计农田的防护措施,包括防风、防洪等。这需要考虑到农田的安全性和作物的生长状况[1]

2.健全农田建设指导制度

健全农田建设指导制度是确保农田建设方法设计与实施能够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关键环节。一是农田建设技术标准制度:制定和完善农田建设的技术标准,包括土壤改良、水利设施、排水系统等方面的标准,技术标准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农田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农田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农田建设管理制度,包括项目审批、施工监督、验收评估等环节。管理制度应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农田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三是农田建设资金保障制度:建立农田建设资金保障制度,包括预算安排、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资金保障制度应确保农田建设的资金来源稳定、合理,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四是农田建设信息化管理制度:推动农田建设信息化管理,建立农田建设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田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应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等方面的规定,提高农田建设的信息化水平[2]

3.增加群众参与率

首先,在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研究之前,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当地农民的需求、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并且能够得到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其次,在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研究中,可以开展一些示范项目,让农民亲身参与其中。通过实际操作,农民可以了解到新的农田建设方法的效果和好处,从而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在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研究中,可以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向农民介绍新的农田建设方法,并提供相关技术和知识,这样可以增加农民对新方法的了解和信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此外,在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研究中,可以设立农民代表机构,让农民参与决策过程。通过与农民代表的沟通和协商,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在设计方案中予以考虑。最后,在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研究中,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参与。例如,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农民购买农田建设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还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掌握新的农田建设方法。

4.完善选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选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契合内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土地条件、气候条件、水资源、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规划等。一是土地条件:选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需要考虑土地的肥力、排水条件和土壤质地等因素。优质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应选择土地肥沃、排水良好且土壤质地适宜的区域。二是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选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时需要考虑气候条件是否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例如,某些作物对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和降雨适度的气候条件较为敏感,因此应选择这些气候条件较为优越的区域。三是水资源:农田建设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选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时需要考虑水资源是否充足。区域内是否有可靠的水源供应和灌溉设施是否完善是选择项目区的重要考虑因素。四是市场需求:选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时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项目区所在地的市场需求是否对农产品有较高的需求量和价格支持,将直接影响农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五是农业发展规划:选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等因素,都会对项目区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农田建设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农田建设方法,并结合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以取得最佳效果。还需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新农田建设方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此外,合理的土壤管理、科学的灌溉技术、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以及适当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都对农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农田建设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将会不断提高,为农民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参考文献:

[1]庾健.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法设计研究与实践[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3,6(02):40-43.

[2]赵振庭,孔祥斌,张雪靓等.基于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的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分区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22,38(13):253-263.

[3]王晓青,史文娇,邢晓旭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效益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的研究方法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9):13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