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理干预对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2

消化内科护理干预对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詹宁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322000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护理对患者情绪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内2021年8月到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消化内科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情绪状态与治疗效果。结果:在干预前,两组负面情绪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超过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内科护理优质护理可帮助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干预;负面情绪;治疗效果

引言: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等病症多发。消化道疾病作为临床领域常见病症,患者数量较多,复发率高,病人多因社会环境、生活压力、经济水平等因素,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不但危害身心健康,还会阻碍疾病康复[1]。这就需要引入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心理疏导、生活干预、药物管理等,帮助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整体疗效。本研究重点分析消化内科护理对病人情绪、疗效方面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院内2021年8月到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2:18,年龄在20—55岁之间,平均(35.62±1.27)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1:19,年龄在21—55岁之间,平均(64.35±1.36)岁。全体病人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告知疾病治疗方法、日常注意事项,监督并劝阻不良行为,加强饮食与生活管理,遵循医嘱提供基本服务。

研究组:消化内科优化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内容,如下。

(1)心理疏导。病人因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就诊或抢救,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在应激状态下消化道器官亢进,使出血程度加重。护士应重视心理疏导,在就诊或抢救时先要保障自身镇定,手法娴熟,给予患者安全感;条件允许时,可介绍各项措施、仪器的作用,减少患者因未知产生的恐惧感,提高配合度;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掌握心理动态,了解心理顾虑并帮助解决;挖掘病人的兴趣点,如看书、看剧、听音乐等,以注意力转移法,促进情绪调节。

(2)行为干预。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挪动,在床上解决大小便;护士应密切关注病情,有预见性的观察再出血情况;如若患者出现肠鸣音亢进、腹部疼痛情况,护士应马上告知医生,并守护在病人身边,轻声安慰,稳定情绪;待恢复正常后,对病房消毒清洁,拉上窗帘,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3)药物管理。详细告知患者药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与服用时间,每次患者服药后记录到表中,以免遗漏;根据病情恢复程度调整用药剂量,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因擅自停药、减量等,影响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情绪指标、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评价标准如下。

(1)情绪指标。采用SAS和SDS量表对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当SAS超过50分时,说明病人存在焦虑情绪,当SDS超过53分时,说明存在抑郁情绪,分值越低说明患者情绪状态越好。

(2)临床效果。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分成两个等级,如若无明显的消化系统不适,则为“好”,如若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则为“良”,如若与干预前没有显著区别,则为“差”,总有效率为(总数-差)/总数%。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创建数据库,将数据纳入后,再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与标准差表示,满足正态分布的组间对比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负面情绪对比

    干预前,两组负面情绪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 1 两组负面情绪对比

n=40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56.42±2.65

47.54±1.35

56.84±3.22

40.62±2.36

对照组

56.31±2.54

50.52±1.21

56.16±3.16

42.36±2.16

t

0.189

10.396

0.953

3.439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超过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 2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n=40

总有效率

研究组

22

17

1

97.50%

对照组

17

15

8

80.00%

-

4.507

P

-

P<0.05

3讨论

消化道属于情绪器官,一般消化内科的疾病都与情绪有着紧密关系,患者入院后处于陌生环境,加上病痛折磨,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使身体产生应激反应,促使病情恶化,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延长住院时间。对此,可将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模式引入进来,从患者心理、生活、药物等方面入手,坚持人性化原则,提供全面贴心的服务,由此满足病人的需求,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效果。

本研究以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重点分析内科优质护理在情绪改善、疗效提升方面的应用效果。根据结果可知,在干预前,两组负面情绪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优质护理可改善不良情绪,这与余丽君[2]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她的研究中指出,消化内科优质护理可针对患者病症提供相应的行为干预,对于抢救成功的患者,增加查房频率,经常与病人家属沟通,告知实际病情;对于轻症患者,开展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消化道出血原因、治疗方法、日常注意事项等,从而自觉规范作息、科学饮食;对于突发腹痛、肠鸣音亢进的患者,护士应立即上报医生,并保持沉着冷静,始终在床前陪伴并安慰患者,给予安全感,使病人能够充分信任、理解和配合相关操作,尽快恢复正常。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超过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意味着内科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更显著。优质护理注重药物管理,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保持充分的休息,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此外,还要科学饮食,护士结合消化道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坚持少油少盐,确保新鲜果蔬的充分摄入,为身体康复补充营养,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通过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内科优质护理,可使护患间建立和谐关系,病人愿意敞开心扉,释放不良情绪,并且科学服药、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整体疗效确切,可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邬洋,饶玉凤.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2):84-85.

[2]余丽君.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20,5(05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