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2

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

郭秦宾   多吉次仁

拉萨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西藏自治区  850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进行探讨,根据城市文化概念,阐述了文化传承背景下城市更新设计,如城市空间设计、城市活动设计等,然后提出了几点措施以便进行文化解读和传承,这主要包括重点理解和研究文化、多视角透视和解构文化、用发展的和动态的观点延续文化,进而在文化传承背景下,不仅能做好城市更新设计,还能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化传承;更新设计

引言:就当前城市更新的情况来看,人们只是对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进行关注,很少注意传承传统历史文化,这除了难以让城市建设发展更具有特色外,也无法 让其更具有魅力。基于此,为实现城市建设及发展,让其更具有特色和魅力,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应挖掘出城市地区文化,在进一步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把城市更新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对特色化城市的建设,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一、概述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5%,距离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同时户籍城镇化率不足50%,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病”等问题。在城镇化中后期阶段,城市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需要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及城市更新的问题,制定实施相应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

在新背景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不是对特定城市建成区(如旧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城中村等)简单的改扩建,内涵应包括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及产业结构等的更新和升级等多方面的内容。

城市文化和人类活动有一定的联系,这就是人类生活于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知识和道德以及法律,和一切社会所获得能力和习惯。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一个表现之一,包含的领域和内容也非常多,不仅有城市物质文明领域,还有政治文明领域。城市文化经历了时代的不断变化。正因为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累积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征,让城市更具有魅力与文化成为历史文化最主要载体。

西藏是我国藏族文化历史的发源地,拉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拉萨拥有1300多年历史,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等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现代建设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在城市建设时,如果忽视历史文化的传承,那么难以让城市建设更具有特色。所以,在今后进行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兼顾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

二、文化传承背景下城市更新设计

(一)城市空间设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一些人来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这也对城市容量和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城市空间设计便成了城市更新建设发展中关键点,时应特别注意通过城市空间设计使得城市容纳量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所增加,进而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更好地传承城市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就需要进行城市的空间设计[1]。基于此,在城市更新设计过程中应从文化传承的背景出发,空间设计入手宏观层面上来看,城市结构设计需要把相关的活动体现出来,让城市居民更加认同城市。具体来讲,城市更新可通过应用城市文化因素合理设计城市中居民生活空间,并将城市文化渗透在城市更新设计中,以传承城市文化,使其能更好地发展。

(二)城市活动设计

在城市文化中,城市文化活动同样非常关键。在城市更新除了要进一步传承文化以外,还应促进文化的发展,在这方面,需要把城市活动设计考量到,进而促使城市活动顺利开展。详细讲,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城市文化活动中,充分重视民众休闲文化活动,将其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在进行城市更新时,需要开展城市居民休闲文化类活动准备出特定区域场所,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然后,商业文化也是城市文化一部分,建立好本土化商业模式,无形之中会向城市建设提出相应要求,在城市建设背景下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寻求现代与传统的平衡,促进和推动健康发展;最后,在城市文化中,还需要注重城市居民群体民俗活动并规划统筹好各个区域民俗活动特色通过以上城市更新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生活习惯与习俗需求,而且让居民具有更好的居住体验让城市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在开展城市文化活动中,将城市文化与地域文化同步推广,进而在实现文化传承同时促进城市的发展[2]

三、城市更新中文化解读和传承

(一)重点理解和研究文化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掌握好城市文化内涵,并进行相应解读。

唯有形成良好场所文化体系,才能给出相应的措施达到保护目的。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历史文化主要具有如下内容:一是城市中自然环境要素,该环境通过历史不断变迁,已能将人文色彩体现出来。二是承载历史信息建筑物构筑物等三是传统生活和行为方式。四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手工产业;五是多元主体参与,包括在文化传统中对传统技术和艺术能给予充分了解人群。不管是保护历史文化名,还是改造历史或传统貌区,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理论和制度创新,进而提升文化的保护、发展与传承水平

(二)多视角透视和解构文化

历史性造就文化的多样性,不是所有文化内容都应用在城市更新中,为实现文化传承和保护,需要从中做出选择。基于此,这就需要在各种视角上,进一步分析城市文化。从历史的角度上,对城市文化精神进行了解,并正确解读,在经济利益视角上,对文化传承的重点开展深入挖掘,不同视角多措并举推动城市文化的不断演进与更新,实现对主流文化优势融合

(三)用发展和动态的观点延续文化

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矛盾统一体有时会相继的出现。一方面,由于城市居民已经了解传统文化,习惯形成人情味浓的城市环境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节奏加快,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相应要求。从现在的角度上来看,过去已经成为历史,但在未来的视角上来看,现实已经成为一个开始不管是文化解读,还是传承文化需要重新审视历史文化,维持文化延续性[4]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以长远的眼光,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与经济发展需要,进而更好地延续历史文化。

基于此,要实现城市更新,在今后有必要加大保护力度,在重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的同时注重维护传统社会关系,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动态整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唯有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保护目的,将城市文化特征体现出来,并重点的强化。

结束语:总而言之,为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高度重视城市更新设计,注重全局性、层次性、实施性和功能在空间上的重组和变化,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贯彻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在城市更新中,应注重兼顾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加强城市设计,保护自然环境,塑造城市特色,优化城市形态格局。与此同时,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重视并加强古城保护、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藏文化传承保护等,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做好城市更新整体设计、控制和引导,严格控制景观风貌,突出具有雪域高原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城市风貌,进而不断的提升城市建设发展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提高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孝旗.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探[J].石材,2023,(10):58-60.

[2], . [J]. ,2023,(21):40-43.

[3]佘曼莉.城市更新中的机制设计与规划应对探究[J].中华建设,2023,(07):77-79.

[4]徐震翔.文化传承视角下城市更新设计路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 ),2023,(0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