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1

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的疗效分析

朴秉国

陆军第七十八集团军医院消化内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促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疗效而不良反应较少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促胃肠动力药物;疗效分析;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 )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由非器质性疾病引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具体表现为上腹胀、腹痛、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等因素均是其主要致病 因素,尽管并不存在器质性病变,但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胃肠道动力障碍、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以及神经体液 因素等多种因素有

关”。胃肠动力学异常已被认为是其重要因素。

1.方法

多潘立酮 (吗丁啉 )10 m g/次,3-4次/d ,餐前口服;莫沙必利20 m g,3次/d ,口服。甲氧氯普胺 ( 胃复安)应用最早,但由于其通过血脑屏障及较多的神经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促动力药若与抑酸剂同时使用效果更好。

2.系统的疗效分析

2.1消化不良是一组十分常见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或不适,约占消化专科门诊30%~50%。消化不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经常规检查排除了消化系统及全身器质性病变才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中上腹不适或疼痛,餐后上腹饱胀不适、早饱、暖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常以一个或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缓慢,症状可以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上腹饱胀、早饱、上腹不适、进食后加重而影响食欲,可伴有暖气或恶心。上腹疼痛综合征(EPS),上腹疼痛,呈间歇性发作,进食和服用抗酸药物可使症状缓解,上腹可有局限性压痛,症状虽似溃疡,但胃镜检查并无溃疡。

2.2胃肠运动障碍是FD的主要病因,它包括消化期及消化间期运动障碍。MMC分为三期:I期为静止期,无收缩运动,持续45~60min;Ⅱ期:有不规则的收缩运动,持续30~45min;Ⅲ期:收缩有力,呈推进性,持续5~10min,正常人90~120min一个周期。胃、幽门及十二指肠动力异常,表现为MMC出现次数减少、动力减弱和十二指肠胃反流。放射性核素测定50%患者有胃排空延迟,胃窦测压50%患者餐后胃窦运动减弱。胃肠动力低下以及胃窦十二指肠协调功能下降是FD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胃的容受性扩张受限,超过40%的FD患者有近端胃体容受性扩张受限,使食物早期就到达胃远端而导致胃窦扩张,与早饱和餐后饱胀症状有关。容受性扩张受限可能与迷走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还表现食管体部的病理性蠕动,以及小肠运动异常,如小肠MMC发生率减少,或MMC为成串的高幅、高频收缩波,小肠通过时间延长。

2.3促动力药是能增加胃肠推进性蠕动的一类药物,有人认为消化不良的症状部分是由胃肠的动力障碍所导致的,促动力药可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多潘立酮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上消化道,对胃轻瘫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疗效。

综上所述,各促胃肠动力药物之间在总体症状缓解率和不 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药,同时为了能够给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指导,应谨慎对待上述结论,应通过更为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获取更为准确的临床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满珂.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吉林:吉林大学, 2014.

[2]杨乐,杨强.系统评价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F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J] . 中国处方药.2019,第006期

[3]马丽平.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疗效 [J] .  中国疗养医学. 2019,第012期

[4]陈萍 .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 [J]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6,第010期

[5]郭磊 . 胃动力治疗仪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J] . 中外医学研究 . 2021,第023期

[6]黄秋芳 ,任明 ,牛雅 . 神曲消食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胃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J] . 当代医药论丛 . 2021,第023期

[7] 周黎黎 . 消食健脾合剂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42例临床观察 [C]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四届全国学术大会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