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化管控视角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 2

基于一体化管控视角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王晶晶     谢女静

温州市烟草公司苍南分公司  浙江  苍南  325800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中存在的风险日益增多,使得企业必须不断调整企业战略,推动数字化应用的全面覆盖,实现赋能决策、管理、协同全领域,强化企业一体化管控能力。作为企业内部管控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现代管理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提前预测和覆盖全流程的持续监控、评估,合理配置资源,帮助企业达成战略目标。本文基于预算一体化管控视角,针对当前烟草行业全面预算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思路。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管控;内部管控

随着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烟草行业全面预算管理数字化和精细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现预算一体化智能管控的道路上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过程管控效率低、考核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限制了预算管理效能。

1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烟草行业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金流为核心,以作业活动为依据,全面规划和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全员参与、全程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管理体系。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下,预算与业务活动脱节、各层级间预算管控效率低下,同时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需要处理的数据与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不断优化以适应新的经营管理环境。财务共享时代下,构建财务共享理模式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管控的路径之一。烟草行业尽管引入了财务共享平台,但部分功能模块尚不成熟,预算管理流程与财务共享平台协同性差,无论是上级对下级,还是对深入业务活动前端,预算过程管控难以有效实施。

2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2.1预算编报过程繁琐,影响一体化管控质量

 当前预算编报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涉及大量预算数据的汇总审核。但目前大部分预算编报工作仍然脱离信息化平台,采用人工编制、汇总、审核、录入系统的形式,跨部门沟通与协作缺少高效化工具,预算编制无系统规则刚性约束,历史数据及定额标准等编制依据查询过程繁琐,编报过程无法控制,数据无法实时共享,存在数据不准确的风险,影响预算管控质量。

2.2预算管理与业务活动脱节,过程管控力待加强

预算管理应以业务基础为根本,是“为业务”而非“为管理”进行的预算管理,旨在于服务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提升组织价值。因此预算管理活动需要与业务活动紧密的衔接起来,才能有助于组织价值目标的实现。预实差异的业务和财务信息综合分析,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的有效手段,预算目标能否及时的调整,都是保障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当前对预算管控以事后分析与控制为主,缺少事前控制和过程管控工具,难以主动获取企业经营动态数据,预算执行监督、预警机制、快速调整机制尚不成熟,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难以及时反馈和调整,导致预算难以落到实处。

2.3预算分析体系薄弱,无法实现对预算偏差的溯源分析

一方面,由于数据颗粒度及核算精细度等原因,数据维度较为单一,缺乏多维度的分析,预算分析以组织或会计科目维度展开。例如,当前财务核算方式下,专卖费用分析可以以县公司维度开展比较分析,但难以直接从案由维度展开分析。而且预算分析大部分是财务数据的罗列,缺少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缺乏对业务动因的理解和挖掘,与业务贴合度差,因此分析报告难以为业务活动提供实质性建议。另一方面,分析方式较为单一,基本只围绕实际执行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分析展开,缺少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方式来说明预算偏差的实质原因,例如敏感度分析、对标分析、长期趋势分析、情景分析等分析方式,导致预算分析难以在管理层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

2.4预算考核评价不科学,激励效果不显著

  当前预算考核评价脱离预算管理平台,预算管理过程数据无法实时获取,预算考核依据依靠人工获取。不同部门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等而受到不公平的考核,考核评价所依赖的数据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数据不准确、数据缺失等,从而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可靠性。此外,预算考核评价的标准和权重过于死板,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能会忽略部门的特殊情况,导致不公平的评价结果。为满足考核指标,可能会导致过度追求预算指标的完成度,而忽略了综合业务目标的实现,导致一些短期行为,不利于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

3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3.1建立纵横贯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闭环联动管控

全面预算管理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实现预算编报、执行、跟踪监测、分析、考核评价等预算管理环节在财务共享平台联动运行。一是要建立覆盖全部预算单元、管理链条的跨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预算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管理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二是预算编制要建立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预算指标体系,完善预算编制模型,搭建覆盖企业全过程、全周期的预算编报模型,搭建匹配企业战略的预测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对标数据自动提取比对等手段,轻松实现预算编报。三是要加强预算执行全流程的跟踪、监测、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控纠偏。四是预算考评要强化执行结果考核评价,增强刚性约束,实现闭环管理。

3.2管理规则预算化,形成预算标准化体系。

管理标准、业务规则在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中可以为预算所用,将管理规则前置到业务端进行业务管控,并据此建立预算资源配置模型,实现预算和业务管理标准的结合。预算管理体系承担企业管理规则中心的功能,将分散在不同业务环节的管理规则,例如定额标准、费用控制规则、合同控制规则等,统一集中到预算管流程进行规则约束,用于牵引、控制前端业务活动。

3.3以数据驱动为主线,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

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预算管理各环节,以数据驱动为主线建立高效的数据信息传输机制。一是提供实时分析报告。各预算执行主体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信息传递机制对当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除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等固定时间点进行预算分析外,为各预算主体提供实时分析。二是提供前瞻性分析报告。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变化、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预测,结合业财、内外部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使用者提供更为全面、可靠、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报告。三是为预算考评提供依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全面的掌握各预算主体的预算执行情况,并详细的记录与存储各预算主体及其所属员工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综合预算执行结果与过程数据,基于此对其开展客观有效的评价,形成全面高效的考评机制。

3.4加强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分析应用。

要把构建数据价值链,把财务数据变为联结企业价值链、管理链条的整合信息,实现业财务信息的共享集成。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对标分析、敏感度分析、长期趋势分析、情景分析、风险评估等工具,强化业财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实现经营管理问题及风险隐患的实时识别分析,为业务活动提供数据支撑和优化方案,为行业精益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时,要坚持数字化驱动,以财务共享为平台,将智能化管控贯穿到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持续推动预算指标为联接的预算、核算、资产、资金、税务等模块的优化升级,实现管控的一体化。

4总结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需要融入大数据思维与技术,以闭环联动管理为抓手,以数据驱动为主线,强化管理规则的刚性约束,加强业财数据融合,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来加强预算一体化管控,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效率。这需要通过下大力气不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数据分析应用,从而增强业财的有效融合和上下层级间的高效沟通,为实现烟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丽斯.全面预算管理助力企业财务内控的实践研究分析[J].财会学习,2023(18):65-67.

[2]刘吉文,陈婕妤,张高高.大数据驱动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23(12):165-172.

[3]张霁暄.基于“业财融合”的一体化管控研究——以烟草行业为例[J].财会学习,2018(34):200+202.